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德火电厂烟气脱硫脱氮装置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邦德国由于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近年花了大量投资在现有燃煤锅炉上加装控制SO_3和NO_x排放的设备,规模空前,较西欧其他国家领先很多。一、排放控制有关规定., 1.SO~2:排放控制 1983年国家排放控制法(GFAVO)要求容量大于1 10MW的燃煤或燃油机组和电厂(容量总计约50000MW)在1988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2.
庞晓华 《化工环保》2004,24(5):390-390
据悉,美国环境保护局(EPA)下属污染物和有毒物质防止办公室于6月28日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召开了第九届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颁奖典礼。该届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5个奖项分别授予了4家公司和2名个人。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4月14-16日天津万达文华酒店主办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协办单位: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中国拆船协会承办单位:中国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冶金工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支持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际回收局(BIR)美国回收学会(ISRI)日本钢铁再生工业协会(JISRI)韩国钢铁工业协会(KOSA)全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届中国金属循环应用国际研讨会将于2017年4月14-16日在天津万达文华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世界银行对新建火电厂的环保要求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中国和世界银行对新建火电厂的不同环保要求,比较分析了电厂污染物排放中的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废水和噪声的排放限值,对规划、新建火电厂的主要污染物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20台沸腾炉(功率小于等于60 MW)的燃料特性分析数据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燃烧过程中排放的颗粒物(PM)、SO_2和NO_x初始排放浓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沸腾炉PM、SO_2和NO_x排放现状,探讨了我国中小型沸腾炉PM、SO_2和NO_x排放管理控制的潜力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锅炉运行负荷大于等于80%的条件下,中小型沸腾炉PM的初始排放浓度基本上不受锅炉出力、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煤灰分含量的影响;燃煤的硫含量越高,SO_2初始排放浓度越高;过量空气系数越大,燃煤挥发分越低,NO_x初始排放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6.
《化工环保》2004,24(6):466-466
为贯彻实施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GB13223-2003)(以下简称《排放标准》),有效控制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2004年5月21日国家环保总局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在中国发展的历程.通过对美国SO2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权交易核心要素的分析,揭示了目前中国在排污权交易政策方面的欠缺.指出了排污权交易政策是帮助中国完成"十一五"计划环境目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全国多地雾霾频发,空气质量恶化,为改善空气质量,国家出台了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于烟尘、SO2、NOx的排放控制。为满足新的排放标准,解决现运行电厂存在的细微颗粒物排放不达标、石膏雨以及蓝烟问题,湿式电除尘器作为控制大气复合污染物的精处理装置,可以作为烟囱前的最后一道技术把关。分析了湿式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结构特点以及布置方式,论述了国内外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就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与干式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和电袋除尘器进行分析比较,可为电厂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控制技术,即设备管线组件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详细分析了LDAR技术在国内外的实施经验,并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我国石化行业VOCs排放控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湿式电除尘技术及其在电厂的应用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大气复合污染物控制系统的终瑞精处理技术装备,湿式电除尘器可用于控制PM2.5、酸雾、气溶胶、亚微米颗粒物、汞、重金属及二恶英等污染物的排放。论述了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结构及设计形式,探讨了湿式电除尘器在我国燃煤电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凝聚器在提高电除尘效率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微颗粒物的污染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而常规静电除尘器对微细颗粒物的去除并不是很显著。采用双极荷电凝聚技术对静电除尘器加装凝聚器,并进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凝聚器凝聚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除尘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减少细微颗粒物的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CrollReynolds洁净空气技术公司开发出一种冷凝湿式静电沉降系统,用于净化危险废物焚烧排放气,并将于明年建成第一座工业装置,处理1座液体废物焚烧炉和2座固体废物焚烧炉的排放气,可同时去除排放气中的二恶英、呋喃、重金属及直径小至0010μm的颗粒物。该系统将热燃烧气体的急冷和过冷及湿式静电沉降相结合。将热气体过冷会使其冷凝成小于01mm的雾滴,最大限度地减小表面积,从而使颗粒物的捕获和污染物的吸附得到增强。洗涤液液滴和直径为亚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在双通道多级系统中被捕获。该系统的投资略高…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为国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技术标准,批准《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 13015-2017)  相似文献   

14.
1990竿11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洁净空气法1990年修正法案。新法规定,2000年时美国每年降低 SO_2排放置1000万吨。为实现这一目标,环保暑(EPA)将分两期发布允许排放 SO_2限额。第一期,111个污染严重的公用电厂必须在1995年1月1日前将 SO_2排放水平降至2.51b/10~8Btu(1.07kg/10~8kJ)。第二期,约有200个电厂到2000年时须将 SO_2排放水平降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典型设计的500kV HGIS(GIS)变电站主要设备和厂界噪声进行测试,分析了厂界噪声的排放控制因素和变压器噪声传播衰减特性,为500kV HGIS(GIS)变电站的设计和噪声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危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我国燃煤电厂排放烟气的SO2治理已逐步走向正轨,新建的燃煤电厂基本都安装效率较高的脱硫装置.因此,控制NOx的排放将是下一步的主要任务.对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电子束或电晕放电脱硝法、光催化氧化法等烟气中NOx控制技术的机理、现状、发展趋势和主要优缺点进行了详尽的论述.通过对各种工艺技术的脱除效率、应用条件、经济性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和总结,提出了未来脱硝技术研究工作的重点.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烟气脱硝的可行方案,从而为工业废气脱硝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磊  李欣  金平  刘忠生  韩天竹 《化工环保》2021,41(3):362-370
针对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湿法脱硫烟气中颗粒物浓度现场监测数据高于在线监测数据的问题,从颗粒物的定义和分类、监测标准及方法等角度分析了现场手工采样时滤筒法和滤膜法存在的问题.指出造成颗粒物现场监测数据高于在线监测数据的原因为:玻璃纤维滤筒被雾滴润湿后雾滴中的可溶性盐及烟气中的铵盐气溶胶均被截留;石英滤膜吸水后可有效...  相似文献   

18.
燃煤电厂汞排放是最大的人为汞污染源,《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首次提出了我国燃煤发电锅炉汞及其化合物的控制指标,规定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3 mg/m3.介绍了国内外汞污染发展情况,汞的形态以及汞污染控制技术.汞控制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燃烧前脱汞、燃烧中脱汞和燃烧后脱汞,其中燃烧后脱汞的研究最广泛.  相似文献   

19.
Chemical Engineering,2013,120(8):10典型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FCC)每年可产生大约200t的干气,这种混合排放气通常作为炼油厂燃料而被烧掉。然而,该排放气中含有大约40t的乙烯,如制成汽油或柴油可具有更大的价值。美国霍尼韦尔国际公司(Honeywell)旗下的环球油品公司(UOP LLC)正在开发一项用乙烯生产汽车燃料的新工艺,单程转化率大于40%。  相似文献   

20.
铜陵发电厂在1台420t/h燃煤锅炉上应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对锅炉烟气SO2、NOx、颗粒物及相关烟气参数进行在线监测。该系统工作可靠,安装简便,无需专人值守,运行维护量较小,性能指标通过了环境监测部门的标定测试,达到了国家环保总局行业标准的要求。同时,该系统具有实时数据传送功能,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