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实施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中国能源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政策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十一五”我国各种能源规划可能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了不同类型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我国实施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出台,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传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促进《环境影响、平价法》的实施,笔者认为充分认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创新研究和实践,是当前应着手准备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传统环境影响评价局限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期能对国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作出了概述性的介绍,并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得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应包括自然环境指标、生态环境指标、资源利用指标、能源利用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5大体系.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建立流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的出台,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这也使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由于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因此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还没有相关的文件进行具体的、明确的说明,这非常不利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因此在我国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范围之内加强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界定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此促进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政策工具,文章指出目前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研究,构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评估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发挥的障碍进行探讨,并从理念、构建、法律等多个方面为提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蔡毅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29+131-129,131
本文从我国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促进土地利用规划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及应用,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港口规划的特点,对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港口规划的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为我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在于从决策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文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为基础,阐述了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环保部门综合管理职能、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充分发挥公众参与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处于边探索边实践的阶段,需要不断的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2005年6月到8月期间,我国举行了两个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四个大纲的审查会。这里主要针对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中难以把握或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介绍评审会中专家与学者达成的共识,为完善我国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添砖加瓦,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港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策略的全面性和高效性,对规划环境评价进行分析,结合规划环境工作内容、技术方法及评价意义,指出环境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识别及指标体系建立.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策略,即:传统环境影响评价策略、政策评估评价策略、区域环境评价策略、新发展评价策略,以提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对于环境污染整治、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采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就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推进我国规划环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智  鞠美庭  史聆聆  陈敏  李珀松 《交通环保》2004,25(6):16-19,2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制订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原理,探讨了建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技术方法;以中国大中型城市为背景,建立了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DP-SIR可选指标集。  相似文献   

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优化资源利用、促进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遇到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发展,本文就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步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对环境影响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价的有效方法,近些年到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概念,分析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并重点分析了规划环境影响评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输变电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电源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经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电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没有很深入地进行。以《南京电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环评》电网规划环评为案例,对如何组织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思路、评价体系和内容框架等内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EA)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政策、计划和规划层面的应用,是使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有效工具和方法。迄今为止,已有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SEA制度。目前SEA在规划和计划层面上的应用较为普遍,特别是能源、交通、废物处理、水资源部门以及空间或土地利用规划等,而政策或法律层面的SEA还不多见。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SEA的概念。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列入法律范畴。目前我国SEA的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SEA研究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为了进一步推动SEA的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6年4月30日发布了《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首批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57号),将内蒙古自治区、大连市和武汉市等确立为第一批试点的行政区。 武汉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政装背景下,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及环境的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意义。新形势下,武汉市要制定一个怎样的总体发展战略?如何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这些战略?显然,将SEA应用于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无论是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还是对我国SEA理论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双流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规划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尽早开展其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介绍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和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的评价原则,分析了与其他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并以双流县为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政府及各部门编制有关发展规划,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章结合国内外战略环境评价的研究经验,对规划环评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析并发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两者存在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进而可以找出相同处,使得两者在以后的工作中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20.
环评工作中引入政策环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项目环评和环境规划两个层次,以实例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控制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政策环评对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主要作用,应该早日纳入环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