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水质量整体改善,但全国采用统一的溶解氧标准易导致不同地区水体欠保护或过保护.美国拥有相对完善的溶解氧标准体系,在综述了美国溶解氧基准标准制定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我国溶解氧标准现存的不足及美国溶解氧标准制定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通过分析不同溶解氧暴露情况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针对淡水和海水2种栖息地环境,对冷水和温水物种及其不同生活史阶段分别制定溶解氧基准值.美国各州参照溶解氧基准,考虑社会经济、反降级政策等因素,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分别制定了保护指定水体功能的溶解氧标准值.我国现行的溶解氧标准值,主要参考国外发达国家标准制定,缺少对我国溶解氧背景浓度和水生生物溶解氧敏感性的基础研究.为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溶解氧基准标准,需在综合考虑我国气候、地理条件等自然因素对溶解氧影响基础上,开展水生生物对溶解氧敏感性、栖息地环境对物种及溶解氧浓度影响的相关研究工作,并综合考虑反降级政策,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水环境质量基准、标准与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策略   总被引:57,自引:15,他引:42  
辨析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概念差异,指出了它们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作用.全面总结了美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水质标准体系在组成、保护功能、制定方法上的不同,以及水质标准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水质标准是在水质基准基础上依据水体功能来确定的,水质基准是制定标准的基本依据.当前水质基准主要包括毒理学基准和生态学基准2类,基准值主要采用生态毒理学、调查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水生态分区是制定生态学基准的区域单元.从水质标准与总量控制的关系上看,基于水质标准的总量控制是当前水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并且水质标准体系的内容和组成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保障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安全将是水质标准要保护的核心功能.最后,提出了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的发展对策及方向.   相似文献   

3.
辽河流域氨氮水质基准与应急标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质基准是水质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针对我国流域状况进行水质基准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修订我国相关水质标准已成为迫切需求.针对辽河流域的水生生物分布和水质状况,借鉴美国氨氮基准方法学,对氨氮毒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以水体温度和pH值为自变量的辽河流域氨氮急性和慢性基准函数方程,由方程可知,pH值8.0,25℃时,辽河流域的氨氮急性和慢性基准分别为3.06,0.364mg/L.利用荷兰和澳大利亚的水质基准技术对推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得值在同一数量级,且荷兰基准技术方法相对保守.此外,基于生态风险评估对氨氮水质基准向应急水质标准的转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韩国现行地表水水质标准由保护人体健康的水质标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水质标准两部分组成。采用风险评价的方法制定有毒物质的水质标准,并根据美国EPA推导环境水质基准的公式,对制定水质基准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韩国环境部计划于2015年将水质标准扩展到30种化学物质,同时将推导得出的生态风险基准纳入水质标准,旨在推进我国地表水水质标准的制订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水质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限值的重要依据,是科学的水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体污染形势严峻,区域环境差异明显,亟需建立适合我国水环境特征的水质基准作为水质控制和管理的理论依据。文章对我国水质基准的概况、水质基准方法学、水质基准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论述,以期为我国水质基准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水质基准是水质标准制(修)订的科学依据。在水专项课题"中国流域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技术体系研究"和"重点流域优控污染物水环境质量基准研究"支持下,基于中国本土生物区系特征及流域水生态环境特征,对中国氨氮水质基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中国氨氮水质标准的修订和科学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质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的科学依据,而生态毒理学数据是制定水质基准的基础,在推导水生态基准之前,必须对毒性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借鉴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提出了我国水质基准制定中生态毒性数据质量评估方法,评估要素包括数据来源、化学物质、受试生物、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5个方面,共25个打分项,总体赋分...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锑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缺乏的问题,收集筛选了锑对淡水水生生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数据,使用评价因子法、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分别推导我国锑的淡水水质基准,通过综合分析和比较,选择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的急性和慢性的水质基准值(466.62μg/L和88.71μg/L)作为最终的基准推荐值.通过与国内外现有锑相关水质标准进行比较,提出在我国相关水质标准修订中分别制定保护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水质标准的建议,避免水质标准对水生生物的"过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淡水水生生物镉基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研究了Cd对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包括43种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和14种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同时,参照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颁布的水质基准计算方法,按照基准最大浓度(CMC)和基准连续浓度(CCC)计算了我国淡水水生生物的Cd基准.结果表明,我国淡水生物Cd基准的CMC值和CCC值分别为2.1 μg·L-1和0.23 μg·L-1,与美国淡水生物Cd的基准值有一定差别,研究结果为我国的Cd水质标准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质基准方法学中若干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我国正在开展系统的水质基准研究,对发达国家的水质基准理论和技术处于学习和研究阶段. 物种敏感度分布分析、“最少毒性数据需求”以及基准的修正是水质基准推算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以氨氮水生生物基准为例,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在我国本土生物毒性数据缺乏的情况下可在种的水平上对水质基准进行推算. 另外,可先利用全部生物的毒性数据进行物种敏感度分析,确定需重点获取的敏感生物类群的毒性数据,再用于基准推算,有望降低推算过程中对毒性数据量的需求. 最后,基于中美生物物种分布的差异,借鉴美国修订国家水质基准的水效应比法,提出利用生物效应比法对美国国家水质基准进行修订以获取我国水质基准.   相似文献   

11.
水质交易是美国提升和保持水质的创新性政策工具。美国水质交易政策完善,实施时间长、范围广,其中不乏成功案例。太湖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交易已在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正式开展,江苏省太湖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交易项目正处于积极准备中。太湖流域水污染排放交易应该借鉴水质交易的经验,妥善解决交易基准、交易方资格、排放权价格、交易区域和交易比率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循环水KPI型循环水水质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3.
美国2006~2011年水环境保护战略规划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美国EPA向国会提交了《2006~2011年环境保护战略规划》。其战略目标之二为"清洁安全的水",主要涉及了保障用水安全、保护水质、加强科学研究三大目标。其中,保障用水安全包括了饮用水安全、鱼类和贝类食用安全、游泳安全三个子目标;保护水质领域包括了改善流域水质和改善沿海、海洋水质两个子目标。围绕这些目标提出了具体战略指标和相应的实施措施,为实现"清洁安全的水"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其规划编制思路和规划重点任务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是有效实施环境水质目标的主要基础和管理依据. 明确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基本概念,系统地介绍了国外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研究、使用现状以及我国流域水环境污染和环境标准建立的特征,阐述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在环境毒理学评估、污染物风险识别、水生态污染效应、沉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研究的实际,提出了建立我国在新型污染物和复合污染水质基准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对我国水质基准支持条件下的水生态安全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做进一步探讨. 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s of a novel software platform that supports real-time, science-based policy making on air quality through a user-friendly interface. The software, RSM-VAT, uses a response surface modeling(RSM) methodology and serves as a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tool(VAT) for three-dimensional air quality data obtained by atmospheric models. The software features a number of powerful and intuitive data visualization functions for illustrating the complex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emission reductions and air quality benefits. The case study of contiguous U.S.demonstrates that the enhanced RSM-VAT i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the air quality model results with Normalized Mean Bias 2% and assisting in air quality policy making in near real time.  相似文献   

16.
Lake eutrophication (LE)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severe environmental problem recently. However, there has been no nutrient standard established for LE control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This study propose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ssis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ake nutrient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Yunnan-Guizhou Plateau Ecoregion (Yungui Ecoregion), China. The modeling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st predictive indicator for designated use-attainment is total phosphorus (TP) (total effect =-0.43), and chlorophyll a (Chl-a) is recommended as the second important indicator (total effect =-0.41). The model is further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use-attainment associated with lake water as a drinking water source and various levels of candidate criteria (based on the reference conditions and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 It is found that these candidate criteria cannot satisfy the designated 100% use-attainment. To achieve the short-term target (85% attainment of the designated use), TP and Chl-a values ought to be less than 0.02 mg/L and 1.4 μg/L, respectively. When used as a long-term target (90% or greater attainment of the designated use), the TP and Chl-a values are suggested to be less than 0.018 mg/L and 1 μg/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