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亚铁螯合剂在烟气脱硫脱硝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几种亚铁螯合剂的烟气脱硫、脱硝机理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其中含-SH基的亚铁螯合物溶液抗氧化能力强,可以降低Fe^2+的氧化,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的脱硝效率,再生方法简单经济,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湿法同时脱硫、硝硝技术。  相似文献   

2.
湿法同时脱硫脱硝工艺中脱硝吸收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开发的湿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中对脱硝吸收剂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亚氯酸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亚铁络合物、钴络合物以及尿素、亚硫酸铵。分析了各种吸收剂的优缺点,并对湿法脱硝吸收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是否设置GGH,是目前国内争议较大的问题,其对脱硫系统的投资和经济运行有重大影响.针对三水恒益电厂600MW机组安装脱硝系统(SCR)之后,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是否安装GGH进行了探讨,为工程初步技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海龙  赵晶  陈涛  金坦  李兴 《化工环保》2020,40(1):48-52
采用Ca(ClO)2溶液在高效反应瓶中与模拟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实验,考察了模拟烟气中SO2和NOx的去除效果,以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研究了Ca(ClO)2的脱硫脱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烟气中SO2,NO,NO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700,1300,820 mg/m^3及Ca(ClO)2溶液浓度为0.35 mol/L的条件下,SO2去除率达到100%,NOx去除率达到67%。脱硫过程中吸收液中的ClO-是100%脱硫率的保障。Ca^2+吸收SO2的反应速率呈现一级反应的特征。得到的脱硫产物CaSO4·2H2O达到了工业石膏的品质要求。同时脱硫脱硝时NOx和SO2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钢铁行业烧结烟气的特点及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发展现状,研究开发了烧结烟气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双碱法"液相氧化技术。从该工艺特点、脱硫、脱硝机理等方面阐述了其应用于烧结烟气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酸性Fe(Ⅲ)溶液催化氧化S(Ⅳ)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庆柯  张永奎  梁斌 《化工环保》2004,24(Z1):73-76
烟道气S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酸性Fe(Ⅲ)溶液催化氧化SO2是研究最早、最多、应用最广的一项烟气脱硫技术,但对其机理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通过综述国内外的酸性Fe(Ⅲ)溶液催化氧化S(Ⅳ)机理研究进展,总结得出其机理为配位催化氧化;指出了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及其机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资源作为现阶段我国的主要资源,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烟气脱硫、脱硝催化剂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总结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并展望活性炭用于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低NOx燃烧和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燃烧过程中NOx控制和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同时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同时脱硫、脱硝和无氮燃烧技术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燃煤火力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重要地位,其发电产生的SO2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烟气脱硫技术是控制燃煤工业SO2排放的重要途径,因其脱硫效率高、稳定性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而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述了燃煤发电中烟气脱硫技术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以及几种主要的湿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对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也作了简单评述,并对新建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中国实际,烟气脱硫技术发展和应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模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影响脱硫效率、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相应软件对反应器中吸收剂量的分布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1.
Cu2+-Mn2+-H2O2体系催化氧化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Cu2+-Mn2+-H2O2体系催化氧化降解染料罗丹明B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u2+-Mn2+-H2O2体系的罗丹明B降解率比H2O2体系、Mn2+-H2O2体系和Cu2+-H2O2体系有显著提高,反应120rain后罗丹明B降解率接近100%。对于Cu2+-Mn2+-H2O2体系,最佳罗丹明B降解条件:溶液pH为5,反应温度为45℃,质量浓度为10mg/L的罗丹明B溶液体积100mL,浓度为0.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量5.0mL,浓度为0.01moVL的硫酸锰溶液加入量3.0mL,体积分数为30%的H2O2溶液加入量1.5mL。在此条件下罗丹明B降解的反应速率常数最大,为0.04228min-1,其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12。罗丹明B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TiO2光催化处理模拟苯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苯胺质量浓度10 mg/L,纳米TiO2加入量100 mg/L,光催化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7.5.加入20 mg/L的H2O2协同TiO2光催化处理苯胺废水,光催化反应24 min后,苯胺去除率达99%.H2O2协同TiO2光催化降解苯胺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3.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采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N掺杂TiO_2光催化剂和H_2O_2改性的N掺杂TiO_2光催化剂.实验表明,H_2O_2改性的N掺杂TiO_2光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氨水(质量分数28%)加入量20 mL,焙烧温度500 ℃,H_2O_2(质量分数30%)加入量2.0 mL.日光下,N掺杂TiO_2光催化剂及H_2O_2改性的N掺杂TiO_2光催化剂在反应90 min时的活性红紫去除率达99%,它们对活性红紫的去除率远高于P_(25)TiO_2光催化剂.H_2O_2改性的N掺杂TiO_2光催化剂中N质量分数比改性前明显提高,制备的两种催化剂中不仅含有N元素,同时还含有C和H元素.  相似文献   

14.
磁载光催化剂Ba2+-TiO2/SiO2-NiFe2O4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易于磁分离的Ba2+掺杂磁载光催化剂Ba2+-TiO2/SiO2-NiFe2O4,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a2+和SiO2-NiFe2O4的掺杂引起TiO2吸收边带红移,拓宽了TiO2的光响应范围,使催化剂的粒径减小,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 ℃、Ba2+掺杂量为0.008(以n(Ba2+):n(TiO2)计)时,对质量浓度为1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降解150 min,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3.0%;Ba22+-TiO2/SiO2-NiFe2O4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侯晨涛  孔祥辉 《化工环保》2022,42(2):203-209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TiOF2异质半导体复合材料.以废水中的盐酸四环素(TTCH)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TiO2-TiOF2的光催化活性.在催化剂投加量为0.3 g/L的条件下,光催化反应30 min,对质量浓度为10 mg/L的TTCH去除率高达85.4%,且TiO2-TiOF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催化...  相似文献   

16.
17.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 Waste water contaminated with inorganic mercury is considered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mainly due to the hazardous effects this contaminant...  相似文献   

18.
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 - Although polyvinyl alcohol (PVA) membranes are commonly used for CO2 separation, there is still large development space i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igh...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HNO3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分别对Pb^2+、Cu^2+和Co^2+进行吸附,并在含3种离子的混合溶液中进行竞争吸附。单一离子吸附结果表明,在室温、pH=5的条件下,MWCNTs对单一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Pb^2+91mg/g;Cu^2+24mg/g;Co^2+12mg/g。竞争吸附结果表明,在溶液中各金属离子的平衡质量浓度均为30mg/L时,MWCNTs对Pb^2+、Cu^2+和Co^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3,15,6mg/g。MWCNTs对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大小顺序为:Pb^2+〉Cu^2+〉Co^2+分别用Langmuir和Frundlich模型对单一吸附和竞争吸附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