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工是我国发展战略与国策,我国水产通过繁殖保护、增殖水产资源;发展与强化水产养殖,扩大与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综合养殖,特别是渔业生态工程等高速大幅度大增产多种水产品,提高人民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收入,促进一些物质良性循环,从而对可持发展有所贡献,但其中有些部分忽略了水产的依托的水生系统的整体性、协生和稳态,导致人与在某些方面失调,不利于可续发展。本文着重从一些生态学方法分析这些和问题,并举一些证加以  相似文献   

2.
用于水产养殖的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对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微生态制剂在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从提高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改善免疫特性和改善养殖环境等方面总结了微生态制剂中主要益生菌、益生元及合生素等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问题.对微生态制剂的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选育优良生产菌株、优化改良生产工艺并加强对水产动物自身肠道菌群、添加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微生态制剂的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塘系统中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塘生态系统是珠江三角洲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我国很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它具有水体较小、流速较缓慢、水交换率小的水体特点和养分、水分封闭重复利用等的物质循环特点。该文分析了其水产养殖可能对基塘的水体和生物群落产生的环境影响,为进一步的定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对水生生态系统中汞甲基化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产养殖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不仅导致有机质增加,而且致使很多水体理化参数发生变化,包括水中溶解氧下降、沉积物中有机质和硫酸盐、硫化氢的增加、pH值的下降、生物和微生物群落的破坏等.然而,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极少,水产养殖对水体汞甲基化的影响尚不清楚,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的科学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在现阶段的水产养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期滥用抗生素会诱导水生动物体内产生携带抗性基因(ARGs)的细菌株,尤其是多重耐药性菌株的产生将使得各种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抗性基因一旦被排泄到水产环境中不仅会对养殖区域和周围的环境造成潜在的基因污染,而且还会通过各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如质粒、转座子、整合子等的水平迁移作用进入其他致病菌和环境细菌中,对人类的健康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论文对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水产养殖业中的来源、污染现状、潜在的传播途径和相关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开展水产养殖业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研究的必要性,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进行水产养殖业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作为生长促进剂和疾病预防控制药物在水产养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许多环境水体中检测到不同类型的抗生素。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问题也是目前环境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选择南方某市8个水源地和5个典型水产养殖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方法,调查了32种常用抗生素在水体中的含量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抗生素的来源,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水源地共检出12种抗生素,浓度范围为0.12~44.6 ng·L~(-1),以磺胺甲噁唑含量最高;水产养殖区检出14种抗生素,浓度范围为0.95~716 ng·L~(-1),以氯四环素检出浓度最高。整体上水产养殖区抗生素的浓度高于水源地。抗生素浓度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表明,水产养殖和生活污水排放是水体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对检出的13种抗生素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单一抗生素而言,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磺胺嘧啶、氯四环素和脱水红霉素的风险商值大于0.01而小于0.1,表现为低风险。总抗生素风险商值加和在大部分水源地大于0.01而小于0.1,表现为低风险;总抗生素风险商值加和在2个水产养殖区大于0.1,表现为中等风险,水产养殖区抗生素的长期生态风险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作为疾病预防和促进生长的药物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业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周围环境抗生素的残留,从而带来各种潜在风险。为了对水产养殖水和沉积物中的抗生素残留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环境样品中抗生素的富集方法。对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提取溶剂、HLB小柱活化溶剂和洗脱溶剂进行了筛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15种抗生素进行检测分析,并检测了上海市某水产养殖区7个养殖塘2018年9、12月抗生素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选用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V∶V=1∶1)作为提取溶剂,依此用甲基叔丁基醚、甲醇和超纯水作为活化溶剂,甲醇作为洗脱溶剂时目标抗生素的回收率最高;在养殖塘水体中共检测出10种抗生素,检出浓度中间值依次为:磺胺类>甲氧苄啶>阿莫西林>氟喹诺酮类>喹乙醇>四环素类和呋喃唑酮。养殖塘沉积物中共检测出13种抗生素,检出浓度中间值依次为: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甲氧苄啶>喹乙醇>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不同品种的养殖塘中抗生素的检出种类均不相同,其中青鱼塘和白水鱼塘10种、虾塘9种、扣蟹塘仅5种。对比抗生素检出浓度发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鱼类养殖塘中检出浓度最高,磺胺甲恶唑仅在蟹塘检出,喹乙醇在虾塘检出浓度达3 612.85 ng·L~(-1)。9月与12月抗生素的残留水平也存在差异,抗生素在9月的平均含量比12月高。  相似文献   

8.
在江苏省扬中市开展池塘养殖试验,以草鱼为主养鱼种,比较研究美国80:20生态水产养殖模式(养殖占80%渔获量的单种主养鱼和20%的滤食性鱼类)与传统混养2种模式对池塘水质和底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养殖池塘鱼类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优于传统混养.生态养殖池塘COD、TP、TN、NH3-N和NO2--N等重要水质指标全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1、0.12、2.06、0.340、0.021 mg·L-1,明显优于传统混养模式的25、0.15、2.56、0.706、0.113 mg·L-1;BOD5、P043--P、NO3-N和叶绿素a含量则无显著差异.生态养殖池塘底泥厚度比传统混养池塘减少了12.5%,底泥中有机质含量较传统混养池塘高11.2%,TP和TN含量分别降低13.5%和5.1%.80:20生态养殖模式较传统混养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5种典型滨海养殖水体中多种类抗生素的残留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  俞慎  洪有为  孙棣棣 《生态环境》2011,20(5):934-939
水产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抗生素环境问题已经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尤其是环境残留抗生素对微生物耐药性的诱导和抗生素在食物中的残留,直接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健康以及人类健康。应用固相萃取-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SPE-LC-MS/MS)研究不同生物养殖水体(鱼塘、螃蟹池、蛏池、虾池、鸭池)中残留抗生素类型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基于LC-MS/MS分析的固相萃取方法对滨海养殖水体中5类14种抗生素残留的检测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并且检测方法回收率在63%~124%之间;在典型滨海养殖区不同养殖水体中检出了3类7种抗生素(含磺胺类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残留,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诺氟沙星(3.54 ng.L-1,虾池)、氧氟沙星(14.8 ng.L-1,蛏池)、磺胺嘧啶(5.36 ng.L-1,鸭池)、磺胺二甲嘧啶(7.35 ng.L-1,虾池)、磺胺甲噁唑(18.5 ng.L-1,虾池)、氟甲砜霉素(5.00 ng.L-1,虾池)和甲氧苄氨嘧啶(40.2 ng.L-1,鸭池),均低于已有的报道质量浓度水平。养殖水体中残留抗生素种类和质量浓度与养殖生物类型有关,螃蟹养殖水体抗生素残留种类(4种)最少,鱼和鸭养殖水体抗生素残留检出达6种,而检出的抗生素最高残留质量浓度主要来自于虾养殖水体。  相似文献   

10.
为在水产养殖产业链中找到造成环境污染的严重环节,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日照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行业相关投入产出数据,运用eFootprint软件对2种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的环境影响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包括2种养殖模式同一养殖环节的横向对比以及同一个养殖模式3个养殖环节的纵向对比。结果显示:在2种养殖模式中,工厂化养殖模式产生的环境影响大于池塘养殖模式产生的环境影响;各指标环境影响大小顺序为水资源消耗富营养化潜值气候变化酸化初级能源消耗;工厂化和池塘养殖模式水资源消耗的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17.72和4.73,富营养化潜值指数分别为6.12和2.24,气候变化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3.46和0.91,酸化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2.63和0.77,初级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69和0.17。因此,加强水产养殖上游行业的环境治理,权衡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生产规划和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是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生态经济学观点出发,论述了乡镇企业污水利用应遵循的原理——食物链原理,加环增殖原理,无限循环原理等;同时提出了乡镇企业污水利用的三个生态经济模式:预处理→氧化塘→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污水预处理→氧化塘→水产与畜禽养殖→沼气→蚯蚓→畜禽→农田模式;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天津水产业磺胺类耐药细菌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产养殖中抗生素的滥用可能会诱导水产品和周围环境中的耐药菌.针对天津市北辰区、西青区、东丽区和津南区的6个水产养殖场的底泥和水样,采用抗性平板筛选耐药细菌,通过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分析,发现底泥中的耐药率要大大高于水中的耐药率,并且与国外的某些研究相比,底泥的细菌耐药率呈现较高的趋势.另外,利用16S-rDNA鉴定出8...  相似文献   

13.
鱼—蚌混养是生态渔业模式之一,也是淡水渔业农业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已被农业农村部发布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被列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浙江德清传统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鱼—蚌混养正是其中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技术之一。但由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造成一些地方珍珠养殖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全面分析鱼—蚌混养的生态学原理、效益及影响因素,阐明其相比淡水蚌单养的优势;并以我国传统鱼—蚌混养技术为基础,结合当前新发展的鱼—蚌—藻混养等技术,从原理、方法及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系统阐述鱼—蚌混养技术特点。分析表明,鱼—蚌混养可抑制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增殖,改变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和构造,增强水体的自动调节能力,提高水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等现象发生,同时为鱼和蚌提供丰富的食物,在促进珍珠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比“单养”更高的收益;通过鱼—蚌混养,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水体的质量,而且可以获得鱼—蚌双丰收,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全国第一次污染普查数据,结合各类污染物的产排污系数计算了农业污染物(COD、TN和TP)的产生量、排放量和入河量,对比分析了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现状。结果表明,COD、TN和TP排放量分别在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及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中所占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COD和TN排放量占种植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2%和45%,COD排放量占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达91%,COD排放量占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达80%;而不同产业对COD、TN和TP排放量的贡献率也明显不同,水产养殖业和畜禽养殖业对农业COD排放量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种植业对农业TN排放量的贡献率接近60%,水产养殖业对农业TP排放量的贡献率接近60%。因此,若要削减有机物,应主要从水产养殖业和畜禽养殖业着手;若要削减氮类污染物,应主要从种植业着手;若要削减磷类污染物,应主要从水产养殖业着手。通过分析研究区农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可为农业污染物的削减和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物料平衡法、置换成本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COD价格法对池塘养殖环境成本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基于4种评估方法估算得到的池塘养殖环境成本由大到小依次为置换成本法(4 400元.a-1.hm-2)、COD价格法(4 191.99元.a-1.hm-2)、物料平衡法(3 925.76元.a-1.hm-2)和CVM法(2 007.8元.a-1.hm-2),认为在不考虑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前提下,基于COD价格法测算得到的结果可能最接近于环境成本的真实值。采用4种评估方法测得的环境成本占常规鱼类养殖经济总收益的6%~14%,表明采取相关措施防治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运用相对简单可行的方法对太湖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初步估算.通过实地监测和调查,获得了土地利用、生活污染、畜禽养殖以及水产养殖等不同类型污染源的产污系数,并与遥感、GIS技术相结合,分别计算了太湖流域农田、生活、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不同类型污染源的污染负荷.计算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是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的TN、TP和COD污染负荷分别占流域总污染负荷的34%、58%和61%,农田污染所占比例并不突出.应将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染作为太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系统是大气CH4重要的人为源,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太湖地区是水产养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CH4排放原位监测数据比较缺乏,对水产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原位观测,有助于降低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的不确定性,可为进一步准确估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为了比较太湖地区两种典型水产养殖系统CH4排放规律,探明其影响因素,以混养鱼塘和蟹塘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水产养殖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采用漂浮箱(淹水期)和静态箱(排水期)结合气相色谱法监测其CH4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水产养殖系统中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淹水时期,其排放通量与沉积物温度(t)、沉积物溶解有机碳(DOC)和水体溶解氧浓度(DO)呈显著相关(P0.05)。混养鱼塘和蟹塘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4.4 kg·hm~(-2)和51.6 kg·hm~(-2),差异显著(P0.05)。水生植物(伊乐藻Elodea nattalii)显著影响蟹塘CH_4排放,有水生植物覆盖区域CH4排放量较无水生植物覆盖区域高14%(P0.05)。与混养鱼塘相比,蟹塘单位收入的甲烷排放所引起净温室效应(NEB-scale·GWP-CH_4)提高了80%,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评估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应考虑水产养殖池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不同人类活动方式下芜湖市龙窝湖湿地土壤镍(Ni)、铬(Cr)、镉(Cd)、铅(Pb)、铜(Cu)和锌(Zn)含量差异,采用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沉积物质量基准(SQG)比较法对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个样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只有Cd含量(0.76—3.67mg/kg)显著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6个样地土壤Cd和Cu含量与塘式水产养殖湿地、网式水产养殖湿地、垃圾倾倒地下游湿地和垃圾倾倒地土壤Pb和Zn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而6个样地土壤Ni和Cr含量与湖泊底泥和耕地土壤Ph和Zn含量未超标;土壤6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垃圾倾倒地下游湿地(25.4)〉网式水产养殖湿地(25.3)〉塘式水产养殖湿地(23.1)〉垃圾倾倒地(19.2)〉耕地(8.2)=湖泊底泥(8.2);土壤6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网式水产养殖湿地(603.6)〉垃圾倾倒地下游湿地(595.5)〉塘式水产养殖湿地(538.4)〉垃圾倾倒地(439.9)〉耕地(145.6)〉湖泊底泥(136.6)。土壤cd含量高是导致湿地土壤重金属较高污染(Cd单项污染指数占综合污染指数:49%~76%)和存在严重潜在生态风险(Cd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占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88%~96%)的关键元素。基于沉积物质量基准比较法的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土壤存在M、Cd和Cu污染的中等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家公司,无论其规模、行业还是地点如何,都可以通过改善内部的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而对可持续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国际商会工商业可持续发展宪章强调在企业内部引进和发展环境管理实践与体系,作为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贡献.本文认为,志愿举措,包括像国际商会宪章这样以原则为基础的志愿举措,在全球化、活动家压力和公司环境管理进展等范畴内既是恰当的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家公司,无论其规模、行业还是地点如何,都可以通过改善内部的环境、健康与安全管理而对可持续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国际商会工商业可持续发展宪章强调在企业内部引进和发展环境管理实践与体系,作为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贡献.本文认为,志愿举措,包括像国际商会宪章这样以原则为基础的志愿举措,在全球化、活动家压力和公司环境管理进展等范畴内既是恰当的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