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技术信息     
由特制发光源、集成电路、前后车灯组成的警示灯,适用于各种型号自行车,安装简单,操作方便.需转向或刹车时,只要按动开关,警示灯即闪烁发光提示行人或车辆驾驶员,有效地克服了单手扶把打手势的不便,为骑车安全提供了保障.生产设备为注塑机、冲床.每只成本9元,参考售价19.8元,适合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个体生产.技术转让费1.5万元.  相似文献   

2.
乙炔气瓶与氧气瓶的隐患分析与安全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中溶解乙炔气瓶(以下简称乙炔瓶)与氧气瓶广泛地用于钢铁件的焊接和切割,并经常同时使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极容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2000年10月河北省泊头市西关街个体经销点朱某从泊头市拉回5瓶氧气,在卸车过程中氧气瓶相撞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事主死亡.事故直接原因是事主违规操作,野蛮装卸使瓶与瓶碰撞;而氧气瓶没有加装安全帽和防震圈,超期未检进行充装是气瓶爆炸的另一原因.类似事件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劳动模范是劳动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着许多精神财富。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崇高的政治责任感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其中,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习惯是他们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中使用大量的机械,如加工机械、木工机械、起重机械、厂内运输机械等.机械伤害事故是人们在操作或使用机械过程中,因机械故障或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发生事故以后,受伤者轻则皮肉受伤,重则伤筋动骨、断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重视机械设备安全工作,了解机械伤害事故的种类、原因,采取预防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6.
使用个体采样器监测空气中二氧化氮山东省环境卫生监测站刘雪锦,齐力汇我们使用中科院环监所最新研制的二氧化氮个体采样器进行采集,Saltzman法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个体采样器,不用任何电源和动力,带在人们身上,可作为个体接触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分析归纳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个体风险和社会风险,首次提出以人群自然死亡率为基础,确定个体风险制定的基础,把化工企业个体风险分为三类,分别为单个或少量暴露人员场所、居住类高密度场所和特别敏感的目标对应的个体风险,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产生的个体风险基本吻合.采用ALARP原则,合理确定社会风险并划分为不可接受区、尽可能降低区和风险可容许区.风险标准值的制定为企业风险管理和风险决策提供更加有意义的参考,也为化工企业开展定量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避免遭受环境侵害的一种特殊的劳保用品。尤其在化工企业毒害作业的现场,个体防护用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个体防护用品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日前,笔者在一家化肥厂合成氨岗位,目睹到这样一些现象:在地上、设备旁随意躺着沾满油污、灰尘遍布、附件残缺或已经损坏了的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等特殊个体防护用品;有的即使配备了,也等于聋子的耳朵,做了摆设,岗位上操作人员对其用法、适用的环境、条件、维护保养方法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应知应会内容一无所知,或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9.
一个连续运行的石化生产装置,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生产波动是难以避免的.生产出现波动,一方面能够暴露出装置存在的问题和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对运行人员的操作水平也是一个提高.但是生产波动并不是经常性出现,也不是人人都能遇得到,而且每次波动对装置来说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因此,减少或避免生产出现波动又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企业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长周期生产的特点.特别是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装置内从事技改施工、日常维修、现场抢修时,装置经常处于开车或局部停车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用火、登高、进入容器、电器操作等高危险的作业,现场的环境相当复杂.当生产不正常或现场条件发生突然变化时,原有的作业条件遭到破坏,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空坠落、电伤害等事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1.
习惯性违章,顾名思义就是指那些固守旧有不良习惯或贪图省力方便在操作或施工过程中故意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这些"习惯"也因其的便利性和偶然安全性使我们习以为常.而危险却恰恰隐藏于这些"习惯"之中,待到时机成熟,如同火山爆发,严重威胁我们的生产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2.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一种可用于定性分析或定量评价的危险性评价方法,它被用来探明生产装置和工艺过程中的危险及其原因,以寻求必要的解决对策.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间歇式或连续性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评价中.我们在进行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聚丙烯装置(间歇式操作)的现状调研与评价中即运用了此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过程中 ,职工违章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业者违章是受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支配的。通过安全心理知识分析 ,找出影响不安全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 ,采取相应措施 ,就可以减少人的失误 ,保证安全生产。1 原因1 .1 因循守旧图侥幸 “过去多少年都是这样干的 ,也没出事 ,现在按条条框框干太麻烦 ,不习惯”,这就是他们的口头禅。因此 ,就很容易习惯成自然 ,下意识地仍按老的操作经验和方法操作 ,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操作规程。1 .2 图省事、走捷径 捷径反应是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持这种态度的人 ,为争时间、抢速度 ,不惜违反安全操作…  相似文献   

14.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万事万物都普遍存在着危险因素,不存在危险因素的事物几乎是没有的.因此,我们从事任何活动或操作任何系统,都有不同的危险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安全管理.而安全管理本身不是生产中的技术管理,而是生产要素在安全生产目标上造成缺陷的管理.因此,强化安全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对于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具体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中有很多不安全的细节,因为我们偶然的侥幸得脱而养成了坏习惯,久而久之,一种想当然的错误思想就形成了.这种现象在很多人的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6.
我厂的产品碳酸氢铰是雪白晶莹的化肥,在田里撤一把碳铝就像在锅里撤一点盐那样安全,可是它的生产是由空气、水、煤等诸多原料经过数万米工艺管道,上千台设备、仪表、阀门的运行控制,上百个岗位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灼伤这样严峻的连续性条件下进行的。显然.安全是化肥生产中的头等大事,没有安全就不能使化肥生产顺利进行。笔者观察到化肥生产中某些操作很容易发生违章事件,引起爆炸或全厂停车。而事故责任者并不仅仅局限于一些新工人或平时表现差的人。表现较好,操作多年的老工人,有时也会因失误而违章操作。究其…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一~在生产或废水处理工程中,固液分离是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在这些工艺中,往往处理对象的流体量很大并且悬浮物质的浓度较低(%级以下),这时一般采用重力沉降分离操作。重力沉降分离是利用重力场使流体中浮游的固体粒子或液体粒子沉降导致与流体分离的方法,其原理简单,装置也不需  相似文献   

18.
当前,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乡镇企业中联户办或个体办的企业也发展很快。这种类型的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取较好经济效益,往往都推行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的对策。因此多数厂房简陋,有的甚至把住宅当工场,生产与生活混在一起,加上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忽视劳动保护、缺乏防护措施,因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及环境的破坏,引起了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联户或个体企业中主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氟不仅仅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而且还与人体有机活动息息相关.饮水中氟含量过高或过低是导致氟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那些饮用高氟水地区,推广一种成本低易操作,即合理的降氟技术已是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土壤中的粘土矿物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对氟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在地球上分布相当广泛,是降氟的天然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一长期以来,企业在防治污染方法,往往是沿袭“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为了满足其现有生产条件下的再生产,各企业要求自身的环境保护员为其增加环境效益而负责。在企业因污染引起生产矛盾、干群矛盾及厂群矛盾时,环保员充当了单一防治和进行善后工作的角色。这种简单的、局部的、缺乏宏观环境效益的防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