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叶碎米荠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野菜资源十分丰富,野菜大多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作用,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大叶碎米荠在民间食用较多,但其开发利用还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介绍了大叶碎米荠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黄山市冬青科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查清黄山市冬青科野生植物资源共有18种、2变种。叙述了这些野生植物的主要用途,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标本查阅、实地考察、扫描等方法和手段,对大叶火焰草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全面修订与补充。首次修正了该物种是2年生草本而非1年生草本植物,基生叶和茎生叶的形状和排列方式均不相同,并首次发现茎上可生腋芽,花药呈红色。同时,首次报道了大叶火焰草倒梯形状的心皮鳞片,扫描电镜下大叶火焰草的种子呈近矩圆球形,外壁被高脊状纵棱。  相似文献   

4.
乌头种质资源形态学多态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乌头种质资源,经种属鉴定,均来源于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michaeli Debx.),以南瓜叶、鹅掌叶、艾叶等3种变异类型为主。观察了全生育期间哥形态学特征,证实乌头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多态性,其中南瓜叶乌头长势壮、叶面积大、叶片肥厚、茎粗、须根发达、子根数目多、形状规则、子根大,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可作为附子栽培的重点推广品种。这些形态学指标可直接用于3种乌头资源的早期鉴定,对附子种质资源评价和良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学是一门集地质、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农业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以地质学为基础,主要开展对土壤、水、大、气候、地理、地质环境和农作物的调查研究,建立土地资源科学评价体系和农作物生态地质环境模式,为政府科学规划、布局、管理土地资源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展望21世纪,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给新疆大农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加入WTO又面临挑战,机遇和困难并存,地学和农学结合势在必然。开展新疆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特别是新疆名优特农产品种植区生态地质调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大有开发价值的蛋白质新资源——植物叶蛋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蛋白质的需求越来越大,开发新的蛋白资源势在必行。作者从原料,营养价值,食用效果及经济效益四方面论述了植物叶蛋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大生态”的概念,并据此提出了“大生态战略”, “大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大生态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大生态战略”与“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盾叶薯蓣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论述了我国盾叶薯蓣的野生资源现状、人工种植生产现状、资源濒危原因及应采取的保护对策.指出:我国现有盾叶薯蓣野生资源蕴藏量估计在200万kg左右,资源数量已大为下降,然而年需求量却高达2亿kg以上,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造成资源濒危的主要原因是利用过度、生境及种质资源被破坏、家种者皂素含量低且质量差而不能大批量用于皂素生产.建议在采取有效保护野生资源的同时,尽快建立全国性良种繁育基地,按GAP要求建立我国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的高产优质药材原料生产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盾叶薯蓣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依法强化环境保护保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维新 《青海环境》2000,10(2):62-65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之年,也是实现“九五”环保目标的最后一年。当前,全省上下、各行各业根据省委要求,广泛深入地开展“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结束不久,省人大常委会即召开全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青海大发展”,研讨我省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这对进一步加强我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地方立法与监督,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认真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在各级人大…  相似文献   

10.
掌叶大黄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掌叶大黄叶中的药用成分做了定性分析,运用凯氏定氮法和液相色谱仪对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掌叶大黄叶中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含有除色氨酸以外的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粗蛋白含量在叶及叶柄中分别为干重的0 5712%和1 896%。在此基础上,对掌叶大黄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前缘,坝上、燕山、太行山等地区是区域水源的主要发源地,同样是京津及华北平原的主要生态屏障。对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规划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特点,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生态风险理论,从矿产资源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角度入手,分析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并以此识别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和较高发区。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空间布局与燕山、太行山山地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坝上高原风沙防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存在空间重叠,规模性的矿产开发会对区域内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生态功能构成持续性影响;高海拔地区的高强度开矿同样会加剧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天津市滨海区,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邯郸市武安市等市县因密集分布了已有的矿产开发企业,并囊括了近期矿产资源开发的众多矿区,矿产资源开发的遗留性问题也比较突出,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风险高发区。在生态影响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空间差异性生态保护对策,以期为京津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布局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水资源主要存在着地下水限量开采、地表水严重不足、客水利用受到制约等问题。以济南市创建水利部水生态文明城市为背景,研究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优化,分析了济南市产业布局不合理给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带来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以济南市水生态保护为目标的产业优化布局方案,建议大力发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民勤湖区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具罚函数 LP-DP 模型。模型解算结果表明,在维持一定粮食产量的条件下,发展林牧业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得到现有水资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类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实践,提供了自然生态估值的新视角。通过核算生态产品价值,能够客观体现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的潜力以及生态产品的社会价值。本文以经营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旅类企业作为生态产品会计核算的主体,结合会计学基础理论和生态价值常用的评估方法,针对生态文旅类企业构建了企业生态产品会计核算的基本框架,为企业的生态产品运营提供了全新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5.
王计平  邹欣庆 《四川环境》2009,28(1):110-115
海岸带具有强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在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海岸带资源和环境也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以江苏盐城市海岸带为例,从自然资源、人类行为环境、生态环境治理、社会经济以及资源信息环境5个方面对社区居民进行了海岸带资源和环境的感知的调查研究,得出一些基本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岸带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而又脆弱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然而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生物多样性资源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将维护生态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17.
在生产和生活领域,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观念,按照生态消费观念的要求,遵循生态消费的特点,适度、持续、全面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了生态消费模式对生态、资源、环境的影响及现实意义,以期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大力倡导保护型、节约型、循环型的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以艾里克湖为主要研究对象,论述了艾里克湖生态补水前后区域生态环境演变,并对生态补水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干旱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优先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金佛山岩溶环境与经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戴亚南 《四川环境》2002,21(4):55-57
岩溶环境是一种缺土、缺水、富钙的极不稳定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金佛山岩溶环境的形成,探讨了该区现有的资源优势及其岩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对经济发展的滞后作用,并针对该区存在的资源优势和环境劣势,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开发措施,指出金佛山经济开发不能以牺牲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代价,必须把它们放到与经济开放并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