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炼油污水处理场浮选池、浮选机除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下一级生化处理的效果以及外排水合格率,而浮选所用的絮凝剂是浮选池、浮选机除油率的高低的关键一环。通过对现有的六种絮凝剂实验室筛选以及筛选出的最佳絮凝剂的工业应用,浮选的除油率和外排水的合格率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
铝土矿尾矿絮凝剂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铝土矿尾矿进行絮凝沉降实验,研究絮凝剂种类及用量、助凝剂种类对铝土矿正浮选尾矿矿浆沉降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PAC、PAFC、PFS作为絮凝剂使用时,虽然出水较为澄清,但是沉降速度过慢;而PAM作为絮凝剂使用时,沉降速度快,絮团紧实,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性,0.5、1、1.5h澄清液面高度分别为:7.2、7.5、7.7cm,主要沉降作用发生在0~0.5h阶段。PAC、PAFC、PFS作为助凝剂与PAM配合使用时,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能互相弥补彼此缺点,0.5、1、1.5h澄清水位高分别为3.5、5.1、5.6cm,PFS用量为300mg/L的时候,SS为最小值265mg/L,与单独使用PAM10mg/L相比SS下降了约180mg/L。  相似文献   

3.
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胶质气体泡沫并将之引入浮选柱,以胶质气体泡沫为浮选载体并通入常规浮选气泡对预先装入浮选柱的模拟含Cu(Ⅱ)废水进行浮选分离实验,考察了pH值、铜离子初始浓度、SDS用量和絮凝剂的添加对Cu(Ⅱ)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胶质气体泡沫与常规柱浮选气泡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含Cu(Ⅱ)废水,铜离子去除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4.
环保文摘     
煤泥水处理新工艺—脱泥浮选与洗水二次澄清[刊]/于尔铁等//世界煤炭技术(煤炭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94,(6),—15~18 由于原煤含有大量易泥化矸石,加之洗水水质软,煤泥的回收与洗水澄清极为困难。本文采用浮选前用分级方法脱除细泥,并将其与浮选尾煤合并处理,在复合絮凝剂作用下强化澄清,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可全面改善浮选、过滤以及跳汰作业条件,同时也能消除泥质物对精煤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第一节污泥的性状 1.池底泥泥砂粘着油泥。大颗粒悬浮物,比重1.03~1.1克/厘米~3含水率约为99~99.8%。 2.浮选渣投加絮凝剂的空气浮选产生的浮渣,容重约0.97~0.99克/厘米~2.将东炼含水99.5%的浮渣,装入玻璃试管中离心分离(3000转/分),浮选渣即分为四层,上层为油占体积10%室温  相似文献   

6.
废水处理过程中较多地使用了高分子絮凝剂,笔者在文中就四类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进行简述,包括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和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并对各自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随后比较了这些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的优缺点。最后对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在未来的研发领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筛选出对炼油污泥处理效果好的复配絮凝剂。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AM)分别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复配处理炼油污泥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更好,复配絮凝剂具有适应性广、投加量少、浮渣少等优点,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使用有机和无机复合絮凝剂对冷轧高浓度含油乳化液废水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考察了絮凝剂种类和用量、废水pH值以及有机-无机絮凝剂联合使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同时使用加压溶气气浮装置进行了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曾玉彬  黄锋  刘世海  李霞 《环境科技》2007,20(Z2):114-117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概况、分类及絮凝机理,指出了与传统絮凝剂相比较微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分析了已使用的微生物絮凝剂在污水达标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开发廉价、高效、可降解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冷轧高浓度含油乳化液废水,使用有机和无机复合絮凝剂处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考察了絮凝剂种类、pH值、絮凝剂投加量以及有机-无机联合使用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加压溶气气浮动态试验表明处理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絮凝剂   总被引:77,自引:3,他引:77  
絮凝剂已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废水处理。按照生产方式,通常,絮凝剂可分为3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无机絮凝剂,如铝盐、铁盐;微生物絮凝剂。前2类常用于废水预处理及污泥脱水,而微生物絮凝剂则是目前正在开发的新类型絮凝剂,应用前景广阔。微生物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培养方法生产的,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安全、方便。因此,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日益引人注目。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廉价地大量生产。一、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微生物某些真菌和细菌能用于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J.Nakamura等人早在1976年就对能产生絮凝效果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从霉菌、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214种菌株中,筛选出19种具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其中,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屠宰废水为原料制备了微生物絮凝剂,考察了微生物絮凝剂单独使用或与壳聚糖复配使用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性能,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复配处理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1L屠宰废水、2g尿素、2g葡萄糖、2g K_2HPO_4、1g KH_2PO_4,在发酵温度35℃、摇床速度150r/min条件下发酵60h后,微生物絮凝剂产量达2.92g/L.对于浓度为20mg/L的亚甲基蓝废水,单独使用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时,在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为15mg/L、废水p H=7的条件下,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可达64.9%.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微生物絮凝剂12.9mg/L,壳聚糖0.07g/L,p H=6的最优复配条件下,亚甲基蓝的去除率达到94.7%,说明微生物絮凝剂与壳聚糖的复配使用显著提高了亚甲基蓝废水的处理效果,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3.
饮用水传统净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常规饮用水净化工艺中混凝环节使用的无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和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和氯化消毒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减少其有毒负产物的方法,并对O3、ClO2消毒等较先进的消毒方法进行论述,以及深度处理中的活性炭吸附的不同使用方法效率特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在污水处理行业使用已很普遍,使用前通过精确小试更准确把握其使用浓度及使用量,可节约生产成本。本文介绍了一种简易的试验装置,用其测定得到污水处理厂絮凝剂的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絮凝(混凝)技术是一种既经济、简便又最普遍使用的处理方法。目前,研制高效无毒的絮凝剂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介绍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国内外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现状,论述其在印染废水、啤酒废水、味精废水和淀粉废水中的应用,并提出今后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6.
ZDMC絮凝剂工业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采用两种复合配方分阶段在炼油厂净化水车间一级浮选池进行工业应用试验,并与车间现用絮凝剂PAFC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AFC20+ZDMC5的除油效果与PAFC的相当,浮渣产生量比PAFC减少26%,药剂费用低,药剂用量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昕  郑广宏  乔俊莲  顾国维 《环境科技》2007,20(Z2):104-107
目前普遍使用的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存在处理效果不理想、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对新型絮凝剂的研究成为迫切而又有意义的课题.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代谢产物.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降解性能好、应用广泛、成本低、操作简单以及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等优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比传统理论更为复杂,目前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种解释其絮凝行为的理论.在此将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就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絮凝剂在絮凝过程中,无论单独使用还是混合使用都是在净化废水(3)除去含乳浊物和悬浮物粒子时有发展的方法之一。絮凝剂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石油  相似文献   

19.
新型絮凝剂NCF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CF絮凝剂用于浮选,可明显破乳、提高污染物去除率效果。在最佳投药条件下(铝盐25rag/L、NCF15mg/L)其药耗费用为0.108元/t水,与单独使用铝盐时的药费相等。其COD去除率可提高40%~50%、除油率可提高4%~15%,硫化物和酚去除率有所提高。如果与单独用铝盐达到相同效果,处理水可节约药剂费0.021元/t,以处理300t/h计,可节约药剂費5.04万元/a。  相似文献   

20.
两性高分子絮凝剂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然高分子植物粉 F691为原料 ,通过羧甲基化、接枝共聚和曼尼期 ( Mannich)三步反应合成出两性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 ( CGAAC)。研究了阴 /阳取代度、接枝率等结构因素对 CGAAC絮凝性能的影响 ;并将 CGAAC对高岭土的絮凝性能与阴离子絮凝剂 CGA和阳离子絮凝剂 PAM-C进行了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 :该絮凝剂具有最佳用量范围较宽、p H值使用范围较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