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稻米壳吸附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和铅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壳是一种廉价的生物质吸附剂,用于从废水中去除铜、铅离子。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加入量与粒径、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去除水中铜、铅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稻壳对初始浓度为4mg/L铜离子、10m班铅离子的吸附量分别为0.62和2.09mg/g,去除率分别为63%和83%。同时,Cu^2+和Pb^2+在天然稻壳上吸附的热力学行为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吻;动力学数据研究表明,吸附满足;隹二级动力学模型。稻壳将是去除废水中Cu^+和Pb^2+有潜质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孔石莼(Ulva pertusa)对铅、铜、镉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型藻孔石莼对铅、铜和镉的吸收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重金属体系中的孔石莼对铅、铜和镉的积累量随着水相中的游离态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从热力学平衡角度加以描述,铅和镉饱和结合量分别为:0.715mg/g干重,Cd^2+为0.037mg/g干重;在孔石莼对铜(0.056mg/L)吸收动力学浓度的实验中,第4天达到了吸收平衡,蓄积量为对照组的9.01倍;在镉暴露浓度为0.028mg/L的实验中,第5天达吸收平衡,蓄积量为对照组的5.06倍。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对重金属离子铅镉铜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活性炭对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铅镉铜的吸附行为,分析研究了ICP测定重金属铅镉铜的分析方法,并对分析的最佳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00 mL溶液pH值为4.8,活性炭用量0.2000 g时,活性炭对Pb^2+、Cd^2+、Cu^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可达到52.54 mg/g、35.65 mg/g、57.05 mg/g。  相似文献   

4.
米糠炭吸附水中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米糠炭的用量、溶液温度、Cd^2+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对米糠炭吸附Cd^2+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米糠炭对Cd^2+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94.6%。其最佳吸附条件为:米糠炭用量20g/L,温度30℃,pH=3,Cd^2+质量浓度低于50mg/L,吸附平衡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5.
微乳液膜萃取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酸/丁醇/碳酸钠水溶液组成的微乳体系对水相中Zn^2+进行萃取研究,考察了微乳体系组成,水相的pH值、膜水比、搅拌时间等实验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以及水相中NaCl盐度对微乳体系乳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油酸:丁醇:碳酸钠(1.0mol/L)=5:5:4(体积比),废水pH值在5.1~5.8之间,膜水比Rrw为1:7,搅拌时间为6min时,Zn^2+萃取率达99.91%,由初始浓度500mg/L降至0.7mg/L,水相中NaCl含量为1.5g/L时.萃取过程中不存在溶胀现象。用盐酸调节pH值破乳,油相回用,实验结果证明5次回用后液膜萃取效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
曲霉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去除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2种曲霉A.sojae M146和A.oryzae M149的菌体,作为吸附剂对水中Pb^2+和Cd^2 进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曲霉菌体的最佳培养时间为72h,吸附的最佳pH为5.5、温度为30℃、时间为1h。在最佳实验条件下,A.sojae M146对Pb^2 和Cd^2 的吸附率,分别为69.76%和72.28%;A.oryzae M149对Pb^2 和Cd^2 的吸附率,分别为60.64%和81.34%。使用稀碱溶液对曲霉菌体进行浸泡预处理后,可提高对重金属的吸附去除效果;而使用稀释、乙醇水溶液以及蒸馏水对菌体浸泡后,明显降低了重金属的去除效果。Na2CO3和EDTA溶液,可以有效地将重金属从曲霉体上解吸下来,从而达到重复利用菌体作为吸附剂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改进铁氧体法,石灰乳做中和剂,实验研究了不同FeCl3/FeSO4初始浓度、pH值、FeCl,及FeSO4加入量(Fe^3+/Mn^+比值)、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下,城市污泥用乙酸-双氧水淋溶处理液中铜、锌、铬、镍、镉、铅去除率。结果表明:在pH为9、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FeCl,和FeSO4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05mol/L;Fe^3+/Mn^+(Cu,Zn,Ni,Cr,Cd,Pd离子总和)=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铜、锌、铬、镍、镉、铅去除率为94%,98%,86%,92%,89%,99%;处理后的液体中铜、锌、铬、镍、镉、铅含量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采用“氧化还原+中和反应+高效凝聚”工艺处理废蓄电池回收和电池制造企业生产废水。总处理水量为208m^3/d;进水水质:pH:1-2、总铅:13.5mg/L、SS:450mg/L。经该工艺处理后,废水中的总铅、pH、SS等指标均能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制备嵌入式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ESCFE),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铅(Pb)的电化学行为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铅在修饰电极表面出现了一对明显的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发生了2质子的电化学氧化反应。用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铅离子浓度与其峰电流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8×10^-7~1.0×10^-5g/L,线性方程为:ipa(μA)=0.12+1.471c×10^6(g/L),r=0.9999,检出限为6.0×10^-8g/L,RSD%为1.015(n=5)。利用本法对湖泊沉积物中铅进行测定,样品铅含量:0.218~0.6317mg/kg,RSD:3.3%~6.2%,加标回收率:94.3%-106.6%。  相似文献   

10.
以氨氮浓度大约为5mg/L的微污染水为研究对象.其CoD浓度低于20mg/L,主要进行了沸石的表面特性及其活化试验研究。研究了沸石经NaCl、NH4N03改性处理后对微污染饮用水中氨氮的吸附。结果表明:改性沸石对氨氮有较好的吸附,吸附温度为常温,NaCl溶液、NH4N03溶液改性沸石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6-1mol/L、1.5-2mol/L.氨氮的去除率达90%。  相似文献   

11.
市政污泥生物碳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江山  薛强  王平  刘磊 《环境科学研究》2013,26(11):1246-1251
采用市政污泥在300℃缺氧条件下制得污泥生物碳,研究了污泥生物碳添加量、溶液pH及吸附反应时间对溶液中Pb2+、Cu2+、Zn2+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影响机制及污泥生物碳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结果表明,污泥生物碳对溶液中重金属的去除率与重金属水合离子半径呈负相关,随着污泥生物碳添加量的增加,溶液中重金属的去除率不断增加,但单位吸附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重金属吸附量随溶液pH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初始pH为6.00时,污泥生物碳对溶液中Pb2+、Cu2+和Zn2+的吸附量最大,分别达42.941、25.769和12.484mg/g. 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可有效描述溶液中重金属离子在生物碳上的吸附过程,重金属在污泥生物碳表面的吸附主要受化学反应控制,Pb2+、Cu2+和Zn2+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9.747、6.849和10.004mg/g,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Pb2+>Zn2+>Cu2+.   相似文献   

12.
鉴于污泥基生物炭作为重金属吸附剂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数据,为探讨不同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结构性质及其对水体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影响,在缺氧条件下于300~900℃范围内以城市污泥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利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测定、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并选用900℃生物炭进行了吸附重金属Pb、Cr和Cd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300~900℃缺氧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产率为44.39%~69.41%,污泥呈弱酸性(pH为6.35),热解后的生物炭呈碱性(pH为7.7~10.58).② 900℃生物炭中w(H)、w(N)大幅降低,分别比干污泥中减少89.50%和77.16%,而w(C)降低29.22%,固碳作用显著.热解后生物炭比表面积明显增大,700和900℃生物炭比表面积分别达到58.48和87.55 m2/g,最佳制备温度为700~900℃.③ 热解后的生物炭具有大量极性基团,热解温度越高,酸性基团越少,碱性基团含量增多.④ 热解作用使生物炭zeta电位升高,吸附能力增强.⑤ 900℃生物炭吸附Pb、Cr和Cd的最佳pH为7~8,对Pb、Cr和Cd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38、2.48和1.16 mg/g.⑥ 各因素对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影响顺序,对于Pb和Cr表现为生物炭投加量>热解温度;对于Cd,表现为生物炭投加量>pH.研究显示,污泥基生物炭对Pb、Cr的吸附能力高于Cd,影响生物炭吸附行为的主导因子为生物炭投加量,影响Pb和Cr吸附的次要因子为生物炭热解温度,而影响Cd的次要因子为pH.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主要机理是离子交换吸附、络合反应、表面沉淀和竞争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稻草生物炭对土壤中重金属Cd2+和Pb2+的吸附机制,采用水稻秸秆在500℃下热解制备稻草生物炭,设置不同吸附时间、Na+和Ca2+离子强度、pH等影响因素,拟合稻草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在此基础上,采用黄沙模拟土柱试验得出稻草生物炭固定Cd2+和Pb2+的穿透曲线,着重分析比较pH和Na+离子强度对稻草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pH、低离子强度下,稻草生物炭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较好;当pH为6时,稻草生物炭对Pb2+、Cd2+的吸附效率分别为92.58%、63.36%;当离子强度为10 mmol/L时,稻草生物炭对Pb2+、Cd2+的最高吸附效率分别为97.58%、68.35%;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稻草生物炭对Pb2+、Cd2+的吸附规律,拟合系数(R2)均大于0.995 8,表明稻草生物炭吸附速率主要由化学吸附机制决定;此外,稻草生物炭对Pb2+的吸附规律适合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描述,而对Cd2+的吸附规律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进行很好的模拟,表明稻草生物炭对Pb2+的吸附是近似单分子层吸附,而对Cd2+的吸附存在多分子层吸附.由黄沙土柱模拟试验结果得出,稻草生物炭对Pb2+和Cd2+的滞留率随着pH的升高和离子强度的降低而增强.在Pb2+和Cd2+同时存在条件下,当pH为6、离子强度为1 mmol/L、稻草生物炭按黄沙质量的0.5%投加时,稻草生物炭对土柱中Pb2+、Cd2+的滞留效果最好.研究显示,高pH对稻草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起到促进作用,而高离子强度对稻草生物炭吸附固定重金属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原胶对水中铅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生物大分子吸附剂,黄原胶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结构优势。该文主要研究了黄原胶对常见重金属Pb2+的吸附性能,并重点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2、温度、黄原胶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时间取30 min为宜;溶液的pH值在6.8~8.5之间时,黄原胶对Pb2+的去除率较高;适宜的吸附Pb2+温度为35℃;适宜的黄原胶用量为0.8 g/L。在此条件下,黄原胶对Pb2+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为原料,经过高锰酸钾和乙二胺改性后,制成对金属离子具有吸附作用的新型吸附材料,研究其对废水中Pb2+吸附效果,对吸附过程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特征和等温吸附特征进行研究,并将改性稻草秸秆用于鲕状赤铁矿选矿废水混凝后Pb2+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稻草秸秆对Pb2+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pH在3~8之间,Pb2+吸附率均可达到80%以上;在室温下,pH为5~5.5,固液比为2 g/L时,吸附时间90 min时,吸附率可达98.7%;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饱和吸附容量达到156.9 mg/g;不同浓度下吸附量与平衡浓度之间遵从Freundlich经验公式;混凝后鲕状赤铁矿选矿废水中Pb2+经过改性稻草秸秆深度吸附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碳酸钙改性硅藻土处理电解锌漂洗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铅锌矿在我国储存量大,电解法生产锌过程中可产生含Zn~(2+)、Pb~(2+)、Cd~(2+)、As5+和Cu~(2+)等重金属离子的漂洗废水。以硅藻土精土为基体,用碳酸钙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硅藻土,对电解锌漂洗废水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50 min,碳酸钙改性硅藻土用量为3 g/L,pH为5.46,温度为25℃条件下,对废水进行吸附实验,吸附后废水中的Cu~(2+)和As5+离子浓度低于仪器检测线(0.01 mg/L和0.09 mg/L),Pb~(2+)浓度为0.16 mg/L,吸附后废水中Cu~(2+)、As5+和Pb~(2+)离子浓度均满足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同时,采用SEM、FTIR、XRD等对碳酸钙改性硅藻土进行表征,进一步探讨了碳酸钙改性硅藻土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发酵米糠对Pb~(2+)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生物对米糖进行发酵处理,制备出微生物发酵米糠重金属吸附剂,对微生物发酵米糠吸附Pb2+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米糠对Pb2+吸附效果好,吸附率可达96.5%。该吸附剂的最佳用量为20g/L。最优吸附条件为:pH4.5,温度30℃,Pb2+浓度不超过50mg/L,最佳吸附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察不同Pb2+浓度(3、5、10 mg/L)下,SBR活性污泥系统对模拟含铅废水中Pb2+的去除效果,分析了活性污泥去除Pb2+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动力学模型、红外光谱及X射线能谱对活性污泥吸附Pb2+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Pb2+浓度分别为3和5 mg/L时,SBR活性污泥系统对模拟含铅废水中Pb2+的去除率均在98%以上,该系统中活性污泥的Pb2+吸附量为6.2 mg/g;Pb2+浓度为10 mg/L时,SBR活性污泥系统运行后期Pb2+的去除率有所下降,这与该系统Pb2+累积量(351.6 mg)过高有关. ②在Pb2+长期作用下,SBR活性污泥系统各试验阶段的MLSS均会经历先下降再恢复的过程,且该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可逐渐筛选出对Pb2+耐受性较强的微生物. ③SBR活性污泥系统去除Pb2+的适宜pH范围为6~7,最佳温度为25 ℃. ④活性污泥对Pb2+的吸附机理主要表现为化学吸附作用,包含表面有机络合、离子交换等过程. 研究显示,SBR活性污泥系统更适用于处理低浓度(3、5 mg/L)的含Pb2+废水.   相似文献   

19.
浮游球衣菌去除废水中Pb2+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浮游球衣菌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了菌铅比、pH、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浮游球衣菌对Pb2+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该过程10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且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不大.当pH5.5,菌含量0.6 g/L,铅离子初始浓度不大于20 mg/L时,Pb2+去除率近100%,浮游球衣菌最大单位吸附量为2.1 mmol/g干菌体.浮游球衣菌对0~60 mg/LPb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HCl和EDTA溶液可有效地将Pb2+从菌体上解吸下来并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二氧化锆,利用SEM、XRD技术,对纳米ZrO_2进行微观形貌和粒径分析,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值以及Pb~(2+)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热力学性质和动力学特性,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40℃,Pb~(2+)初始浓度为10 mg/L,pH为4.5时,吸附反应40 min后,最大吸附量为17.8 mg/g;纳米ZrO_2对Pb~(2+)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其吸附动力学过程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温度在303~323 K时,纳米ZrO_2吸附Pb~(2+)的吉布斯自由能ΔG~o<0、焓变ΔH~o<0、熵变ΔS~o<0,表明纳米ZrO_2对Pb~(2+)的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