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韧性城市的理念和相关理论是当前研究热点,雄安新区作为国家千年大计,如何构建韧性雄安新区是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命题。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过程中公共卫生应急风险出发,研究其城市化进程中重大传染病输入性风险以及人口大规模迁移和聚集、重大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带来的风险和需求;在充分分析新区现有薄弱的卫生应急基础条件以及未来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在安全韧性雄安新区构建中纳入卫生应急的全风险应对模式,创新雄安新区卫生应急平台,基于新技术搭建卫生应急预警系统和优化区域卫生应急协同等对策,为雄安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卫生风险管理提供解决思路,最终实现雄安新区公共卫生应急风险的防范化解以及整体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
针对雄安新区城市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人口风险及其衍生影响,开展从问题到对策的研究。总体上采用一般性研究结合雄安新区建设规划具体分析的方法,利用公共安全及安全韧性的三角形理论模型分析人口风险在城市系统中的作用机理,从致灾因子和承灾载体2个维度着眼、管理维度着手,探讨人口风险驱动的社会治理策略,提出"管住人"、"引导人"、"保护人"3方面政策建议,并强调应特别关注"人"的安全教育和文化提升,依托"科技—管理—文化"之三足鼎立,支撑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安全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安全发展,要用最先进的理念从顶层设计开始进行构建。本文从安全韧性城市先进理念出发,对韧性概念的源起与内涵、安全韧性城市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城市安全韧性表征模型,阐述安全韧性城市所应具备的特征。依据雄安新区的定位与特点,剖析凝练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所应具备的安全韧性特征,为构建安全韧性雄安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安全生产事业的长远发展,应运用最先进的理念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在韧性、安全韧性城市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安全生产特点,提出城市安全生产韧性管理理论;基于城市公共安全三角形模型,构建以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作业场所承灾载体、安全生产韧性管理为3条边的城市安全生产韧性模型;同时,结合国内外城市韧性安全生产规划先进经验和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探索安全生产韧性管理理论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不同阶段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安全韧性雄安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消防站选址布局优化及对雄安新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是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底线。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火灾防范、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等工作,是提升新区城市救援能力,保障城市安全的有生力量。消防站是消防救援队伍工作(执勤备战)的场所,优化消防站选址布局意义重大。面向雄安新区消防安全提升和应急救援能力提升需求,针对我国目前消防站建设过程中覆盖率低及消防站建设投资巨大等问题,建立位置集合覆盖模型和最大覆盖模型联合使用的选址方法,增加补充性约束条件对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基于GIS的选址模型应用流程,并通过实际案例应用研究,提出雄安新区消防站规划建设的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10月19日至22日,受无锡市梁溪区应急局委托,中国安科院开展梁溪区崇安寺街道城市社区安全发展规划化建设指导工作。信息与培训中心相关同志与梁溪区应急局有关人员分别从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监督检查、风险分级管控等方面进行交流并开展现场安全检查指导,提出社区安全发展规范化建设建议,为梁溪区推进城市社区安全发展规范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依据2022年应急管理部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专家指导服务反馈信息,对61个园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发现的4类重点问题,从政府引导服务、顶层设计指引、项目建设规划、运行效果保障4个层面给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充分发挥该系统在园区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中的核心作用,有效推动化工园区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相似文献   

8.
胡畅 《安全》2018,39(9)
为提高城市社区消防安全水平,客观的评估社区消防安全风险,基于安全科学和安全管理学相关思想,从社区建筑特征、应急疏散能力、消防设施设备、消防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影响社区消防安全风险的因素,构建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实际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相关概念不统一、使用混乱的问题,首先对比分析国内已有的相关标准以及学者观点,梳理并明确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原因、事故类别、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风险6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定义,探讨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概念关系图;然后结合基本概念及安全管理工作,从时间线上构建基于关键时间点的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模式,阐明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预防与应急的关系;再从控制内容上构建"5E"对策的事故控制系统,阐明事故预防、风险评估、应急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本概念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基础,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预防、风险评估与应急的逻辑关系影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效果,须明确并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沿用“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模式,选取粮食供给、产水量、土壤保持、固碳释氧和生境维持5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指标,以及人口密度、地均GDP和土地利用程度3项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指标,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2方面识别重要生态源地,利用夜间灯光强度进行基本阻力面修正,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生态廊道提取,构建出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表明:新区生态源地总面积约48433 km2,占新区土地总面积的313%,主要分布于新区西北部旱地和东南部水域;新区生态阻力系数空间分布较为破碎,大部分区域阻力值较低,间或分布高阻力值;新区生态廊道总长度18586 km,呈“Y”字型沿建设用地和水系分布,所处地类主要为旱地。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可为新区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董伟  杨玲  康铭洋 《安全》2023,(4):30-35
为提高城市稳定性、减少内涝灾害损失,依托安全科学和韧性理论,结合城市内涝灾害形成机理,从安全韧性角度建立评估指标,采用熵权—正态云法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河南省郑州市“7.20”暴雨为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市道路铺装面积占比过大,植被覆盖率小,风险评估处于高风险等级;该市在鲁棒性、迅速性、冗余性及智慧性4方面均处于较高风险,发生内涝综合风险为Ⅲ级,即较高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城市安全治理及应对未来内涝灾害的发展规划有着良好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双控"机制指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简称为"双重预防机制"。2016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提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要求各地区、各有关单位按照安全生产"关口前移,源头管控"原则,迅速贯彻、积极行动,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扎实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的雄安新区工程监理模式,结合工程监理现状,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等特点,提出基于持续改进(PDCA)的工程监理流程,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程监理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雄安新区工程建设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块链技术工程监理模式可较好地解决雄安新区的长远建设管理问题,服务雄安质量的战略目标,使工程监...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结构转型和快速发展要求基层作为风险应对主体完善风险治理体系。本文介绍了安全社区运行机制及建设绩效与经验,从“四个转变”阐述了安全社区建设对完善基层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促进作用。安全社区蕴含的风险治理理念和机制模式,对我国基层安全风险治理机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提出"构建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已在全国范围内积极落实。此项工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由传统的重隐患排查、轻风险管控,逐步转向基于风险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指针,意义和影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事故后,应急预警及救援问题受到各界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要健全预警应急机制,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要强化预防治本,健全预警应急机制。这些,是新形势下指导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府讯息     
正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加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本刊讯7月8日,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召开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视频推进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会议强调,各地区要以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提高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会议强调,各地区要在科技、管理、文化3个维度做好"1+3+1"的重点工作,即建设1个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信息化实时感知、智能化快速预警、自动化及时处置;构建3个全过程管理环节,做到合理规划布局、主动风险管理、高效应急处置;打造1个安全文化体系,做到安全理念牢固、安全氛围浓厚、安全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宏观安全及事故预防的微观要素两方面,深入剖析我国在事故预防法规标准、重大危险源监控、隐患治理、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科研、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五个转变"的理念,并从健全事故预防法规标准、严格安全设备及人员准入、构建多级事故风险预警机制、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重大事故预防控制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重大危险源监管实用技术开发与推广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突出强调了风险预控和依靠安全科技,建议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预防控制工作的系统思考和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在校园安全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本文梳理传统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及教育行政部门在传统校园安全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基于协同治理体系构建地方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型,并基于教育行政部门在校园安全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提出校园安全治理水平提升建议和对策。研究表明: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从“体系—行为—状态”3个层次构建地区校园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模型,能够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增进校园安全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