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德建龙3#高炉第1代炉役后期,炉身冷却壁大量损坏,炉缸部分冷却壁水温差超高,炉底、炉基温度达到安全警戒线,炉壳多处开裂变形,依靠外部打水维持生产的情况下,通过采取加强高炉操作,设备维护管理等技术措施,保证了高炉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高炉是一个竖直的圆筒形连续性生产的冶金炉(如图示)。高炉本体包括炉基、炉壳、炉衬、冷却设备、框架或支柱等。高炉内部工作的空间,由下至上可分为五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起SHXF35-1.25/250-AQ型锅炉炉膛发生严重爆炸事故,通过对现场破损情况、燃烧控制系统、控制线路等分析着重阐述了锅炉爆炸事故的起因。分析认为,燃烧器前控制阀门机械故障和控制系统失效,导致鼓风吹扫过程中大量高炉煤气泄漏进入炉膛,当炉膛内燃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此时进行点火操作,高炉煤气遇明火瞬间发生炉膛爆炸事故。结合实际应用和工作经验,提出了燃高炉煤气锅炉安全使用的建议和相关措施,对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8年1月13日,河北衡水市某化肥厂,一煤气发生炉在加水时突然爆炸,当场炸死2人,重伤2人,216m~2锅炉房全部摧毁,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元。该煤气发生炉的水夹套等设备是该厂自行焊接制造的,于1982年安装运行,1987年7月停炉大修一次,更换了蜗轮、蜗杆、立轴、灰仓等部件,大修后工作正常。事故后对现场进行调查发现:炉底盘断裂,炉体倾倒,炉体焊缝全部撕开,水夹套内壁12#钢板有5处向内鼓包,上下封头环形焊接部撕裂变形,并有过热过烧的痕迹,炉内夹套汽包、废热锅炉汽包,制汽分汽包  相似文献   

5.
正煤气具有中毒、着火、爆炸三大危害,在工作和生活中极其危险,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在冶金行业中,煤气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铁合金煤气等,几乎覆盖到了各个生产单元。本文根据GB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相关内容,对照  相似文献   

6.
1990年12月12日,我厂发电分厂在停炉抢修2~#锅炉过程中发生一起重大的锰铁高炉煤气中毒事故,致使6人中毒,其中4人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1.事故经过 12月10日,发电分厂有人发现距2~#锅炉约15m的停用煤气管道放散管顶部冒少量煤气,估计是发电分厂煤气进口水封失效所致,曾电话要求锰铁分厂将高炉煤气出口之水封注满水,以切断煤气泄漏;12月12日3时许,厂煤气转送站发现该站高炉煤气压力  相似文献   

7.
杨萍芬 《安全》2002,23(5):28-29
烧伤是指各种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及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后造成的特殊损伤,重者可危及生命,而有幸保住生命者往往遗留下严重的瘢痕和残疾.常见的有生活中开水烫伤、热油灼伤、电击烧伤等.近几年,火灾、煤气爆炸等突发事故引起的烧伤也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氢气球爆炸也会造成严重烧伤.例如1996年1月8日,浙江台州市开大会不慎引起1888只氢气球爆炸,形成一片火海,刹那间温度高达1000多度,造成近100人烧伤,其中58人重伤住院,烧伤部位主要是面部、手部的Ⅱ度、深Ⅱ度烧伤,烧伤面积4%~8%.  相似文献   

8.
小氮肥生产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小氮肥生产工艺的特点及企业实际情况,在分析小氮肥生产过程中火灾爆炸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道化学法对小氮肥生产工艺中的煤气发生炉、煤气柜、脱硫、变换、铜洗和合成等6个单元进行了固有危险指数和安全补偿措施后的危险指数的计算,同时对评价单元的火灾爆炸危险度进行了研讨。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合成单元和煤气发生炉的固有危险度最大,生产过程中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危险,小氮肥企业应特别重视。笔者建议,小氮肥企业应设法改进监控和操作手段,降低相应的工艺危险系数或加强安全防范,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二、高炉煤气生产 (回收)与净化安全高炉煤气生产(回收)净化的一般流程是:在热风炉被加热到1000℃左右的热风,通过混风调节以恒定温度送入高炉与炉料进行炼铁反应,产生含炉尘浓度10~40g/m~3的粗高炉煤气,通过上升管、下降管进入重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厂3号高炉进行大修改造。在半年长时间的施工中, 我们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强化管理,做到了安全施工。 这项工程的主体,是将255米3的炉体改造为300米3。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项目共75个,高炉本体全部拆除工程量900多吨,安装工程量1,600吨,参加人员最多时达700多人,而施工现场仅有6,000米2,而且布满各种设备、机具,施工空间很小。在这种复杂、不利的条件下,我们首先确定了本次施工的奋斗目标是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一般工伤事故降到最低限度;不发生严重煤气中毒、多人中暑、恶性爆炸与车祸事故。 1号、2号高炉生产放散煤气,有可能使处于下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一起煤气发生炉爆炸事故分析,继而讨论了煤气发生炉的安全现状,提出了煤气发生炉安全管理和能效提升方面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安全是生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化工企业更是如此。因化工生产所具有的特性,致使不安全因素非常多。其生产的主要特点是:高温、高压、深冷、负压设备多,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多,酸碱性强,极易造成烧伤、烫伤、冻伤和化学灼伤,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有的设备支架、走台年久失修或腐蚀严重极易坍塌,只有通过安全隐  相似文献   

13.
1.钢坯生产安全 (1)钢锭加热:钢锭在轧制前,首先要用均热炉通过煤气燃烧(炉温1000℃以上)加热到轧制温度。因此在均热区工作必须注意煤气爆炸、烫伤及中毒事故。人员不得在揭盖机、钢锭车的轨道上行走,不得攀乘钢锭车、铸锭车及清渣车。渣罐,渣坑及清渣走廊都要经常保持干燥,以防爆炸,还要有足够照明。未凝固的钢渣,禁止往上浇水,以免爆炸伤人。取送渣罐或在炉底清渣,  相似文献   

14.
1985年8月21日,由于供电事故全厂突然停电,正在运行的2~#煤气发生炉(ПД—7型)即转入热备用状态。时隔1小时30分钟送电恢复生产时,2~#炉突然发生爆炸,将其送风管90°弯头,送风系统防爆孔板、送风调节阀和入炉风量调节阀损坏,使煤气供应中断54小时20分钟。根据事后调查分析,这次事故的主要诱导原因是突然停电;其次是炉内煤气倒流,煤  相似文献   

15.
煤气既是钢铁厂的副产品,又是重要能源,主要有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它们的有效发热成分主要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遇到火可引起爆炸,又能引起中毒,所以在煤气生产、净化、输配、储存和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要特别注意安全,严防煤气事故发生。煤气事故主要有爆炸事故和中毒事故。这里主要介绍煤气中毒的危险性以及防止煤气中毒事故的检测监控报警技术装备现状。  相似文献   

16.
煤气安全     
高、焦炉煤气是冶金工厂的副产品,每生产1吨生铁就产生2.6吨(2100米~3)高炉煤气和0.12吨(240米~3)焦炉煤气。合理利用这些煤气,是减少外来燃料消耗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钢铁工业的发展,煤气的应用将越来越多。煤气是剧毒易燃易爆的气体,在生产中由于误操作,违反安全规程及对煤气安全重视不够,极易造成中毒、着火、爆炸等事  相似文献   

17.
正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煤气可分为水煤气、半水煤气、发生炉煤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等。煤气的使用在工业中非常重要,在所有的工厂事故中,煤气事故也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且最易造成群死群伤。防范煤气事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保证煤气设备设施的完好。本文主要根据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中煤气设备设施的有关条款,结合煤气岗位中的实践经验,列举了煤气设备上常见的一些  相似文献   

18.
某厂1~#电炉发生炉内爆炸,高温烟气从炉内窜出,钢水外溢,烧伤正在工作的6人,其中重伤工人、轻伤4人。 事故发生经过。电炉分三次装料进行送电熔化,8点20分加石灰600kg,吹氧化渣升温,温度为1588℃;9点15分流渣并加石灰600kg、萤石100kg继续吹氧。突然电炉4孔除尘风管冷却水管套爆炸,冷却水倒流入炉内,炉内发生爆炸,随即从炉内窜出约10m的高温烟气,并溢出部分钢水,将作业工人烧伤。  相似文献   

19.
焦化企业焦炉地下室一般都存在高炉、焦炉煤气管道及各类煤气附件,涉及到的煤气事故主要有火灾、爆炸、中毒等.通过对焦炉地下室涉及到的煤气危险特性的分析.依据相关标准提出焦炉地下室煤气安全要点,为焦化企业焦炉地下室煤气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炼铁生产中采用的煤气湿式净化方法,使所需净化的煤气温度冷却到30~35℃。此时,高炉煤气的物理热便传到煤气净化所用的水里,最后逸入大气。在现有炼铁生产规模下,往往要损失大量的热能。倘若将高炉煤气的能量用于煤气透平机(其入口要求净化后的高炉煤气温度应有140~160℃),上述现象便特别不能容许。将湿法净化后的煤气再加热到上述温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