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城市污水进行水稻免耕栽培减轻面源污染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城市污水进行水稻免耕栽培,培育人工经济湿地,通过消耗城市污水中的污染物,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减轻滇池污染。既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滇池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和环滇沿岸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滇池水质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结了滇池流域污染防治所取得的成绩 ,列举了国外在治理富营养化湖泊方面的一些经验 ,提出加强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措施的同时 ,还应注重流域内面源污染的治理 ,以及滇池水体水质的恢复。特别建议将饮用水气浮工艺处理技术推广应用于环境工程治理。  相似文献   

3.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投资政策绩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巨额的治理投资尚未带来根本性的水质改善,因此,开展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投资政策绩效评估研究,对提高投资资金的效益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方法,应用数据包络C2R模型和BC2模型,对2001—2012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财政投资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1—2012年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综合效率值均值为0.708,总体效率水平不是很高,且只有2001年、2006年和2010年DEA有效,DEA无效年份中2011年效率值最低为0.441;影响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资综合效率的主要因素为城镇污水处理率和滇池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外海),同时,工程治理投资和面源污染治理投资存在较多冗余.因此,未来滇池治理可适当调整工程治理和面源污染投资金额,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率,以减少污水的排放和降低入湖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4.
滇池流域农业区排水水质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滇池湖滨地区村镇污水和农田径流水水质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污水水质状况和城市污水有明显差异,污水中的氮磷含量、特别是磷含量高于城市污水,最高值凯氏N达5567mg/L、总P达1888mg/L;农田径流水因土壤肥力的不同,差异十分明显,一般地说总P含量低于1mg/l,这与红壤固定磷能力强有关,而凯氏N则可高达1857mg/L。治理滇池农业区氮、磷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综合环境生态、生物工程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理。  相似文献   

5.
滇池污染的日益严重,制约了昆明经济的发展,提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治理滇池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并提出了一对策。  相似文献   

6.
滇池是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治理的湖泊,位于滇池北岸的昆明主城区是流域内人口最密集、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滇池入湖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地。本文对2008年滇池北岸昆明主城区污染负荷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排水系统结合,研究了污染物的产汇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处理发展与滇池治理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燕 《环境科学导刊》2010,29(Z2):38-42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和治理滇池的成效,就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污染物的减排及其与治理滇池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滇池水污染日趋严重,致使滇池水体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直接威胁到昆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制定综合整治滇池水污染方案的指导思想应是以总量控制为原则,以市场经济为机制,以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主要措施为加强环境管理,控制入湖污染负荷的产生量;利用治理工程,控制入湖污染负荷和削减湖内污染负荷;外流域引水,增加湖泊环境容量负荷和可用水量;调整滇池水体的最高功能,以利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滇池20年污染治理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滇池的自然地理概貌、滇池的富营养化演变过程,分析了滇池污染的主要成因,回顾了滇池污染治理思路的创新和演进过程,总结了滇池污染治理主要骨干工程、滇池治理实施的主要政策法规,提出了下阶段滇池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滇池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滇池流域存在的生态…安全问题,以社会经济调控、水土资源调控、水环境污染控制、水生态调控、管理支撑体系为核心内容构建滇池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策略,同时对滇池流域生态安全保障策略进行了目标可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工业废水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描述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经济增长、经济空间结构和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基础上,运用无残差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分解出1981~2006年间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和排放强度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利用H-P滤波方法对这一时期工业废水减排效果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① 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均增长0.25×108 t,其中由经济增长、排放强度、空间结构引起的变化分别为25.9×108 t、 -25.5×108 t、 -0.16×108 t; ② 1981~2006年中国工业废水累计减少排放641.8×108 t,同时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减排缺口处于波动之中,但总减排缺口大于0,说明实际减排量高于潜在减排量;③ H-P滤波分析所得到的潜在减排率在研究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④ 综合来看,我国在1982~1990年及1997~2006年工业发展表现为高污染型,1991~1996年表现为低污染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相似的经历。以上海市经济增长和废水排放的关系为例,在选取上海市1991-2007年经济与废水排放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均GDP与废水排放量的模型和绘制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上海市的经济与环境指标中的固废生产量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倒U型,而环境指标中的废水、废气指标则是库兹涅茨曲线呈正U型。  相似文献   

13.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着重介绍了膜技术在生活污水、油田采出水、造纸废水、纺织印染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膜技术处理废水与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实现废水回用和有用物质回收的优点。并展望将膜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特别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纳滤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含低分子量污染物的分离,与传统的废水处理过程相结合等技术均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宇  张敏  郭鹏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30(4):50-51,80
认识经济发展与水环境污染的关系,以求西部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文章运用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和自回归分析模型,对1995~2004年我国西部地区人均GDP与废水排放量的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增加1%,则污水排放量增加0.582%,经济发展伴随着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恶化,说明西部地区目前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左半部分。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水环境的规制和治理,改善经济发展和水环境质量之间的这种两难关系。还表明自回归模型对于西部地区水环境质量的预测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国内外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现状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发展规模上的变化,阐述了生活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必要性,介绍了再生水处理工艺,通过实验结果论述了生活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它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某公司对镀镍线产生的含镍废水,依据废水的性质和来源,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对逆流漂洗废水采用槽边回用的方式,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回用于逆流漂洗槽;对综合废水收集处理,对部分出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镀镍线前处理、废气净化以及废水处理药剂配制等,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通过废水的回收利用,公司实现节水400 m3/d,减少废水处理量220 m3/d,减少废水排放量约300 m3/d,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铁屑微电解法处理蓄电池生产中含铅酸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铁屑微电解法处理蓄电池含铅废酸水的新工艺,经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对处理含铅废酸水,具有工艺简单可靠,处理稳定效率高,针对性强,经济效益明显,排放水水质达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Laboratory reactors were operated by using piggery wastewater and the effluent of anaerobic digester from piggery wastewater plant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naerobic digestion on nitritation rate.  相似文献   

19.
以北部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沈阳城市污水源热泵系统规划思路,对沈阳市7座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特征参数进行了论述及推算。通过调查分析供暖企业的燃煤现状及供暖情况,推算出了采用污水供暖取代燃j采供暖后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提出了沈阳建立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