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介绍了SF6-O2气体在线监控报警设计的原理与应用。SF6气体主要应用于电力行业,80%用于高中压电力设备,作为电气设备绝缘和(或)灭弧。由于SF6的应用越来越多,人们对它的安全防护日趋重视。北京新华劳科贸有限公司参照国外一些知名公司的解决方案,发展了红外原理检测技术,可对SF6气体进行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2.
六氟化硫(SF6)气体因其具有优异的绝缘和灭弧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电气设备中.SF6同样也是《京都协议书》中限制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等效于二氧化碳的23900倍。世界各国的电网企业都已开展了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全生命周期的排放管控,我国政府近年来也日益重视SF6气体的排放控制问题,并有意将电网企业纳入未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本文从现阶段碳交易试点市场的项目接受情况、企业六氟化硫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限制及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方案出发,研究分析了电网六氟化硫温室气体减排在碳市场试点阶段及全国市场阶段的参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SF_6及其混合气体的放电毒性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SF_6是迄今最理想的绝缘和灭弧介质,因而在电力工业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F_6/N_2混合气体绝缘在工业上已有应用,SF_6/CO_2混合气体的放电特性也正在研究之中,发现在许多方面优于SF_6/N_2,可望工业应用.SF_6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嗅、无毒和不燃的惰性气体,理化性质较稳定,但在放电条件下,能分解出一些有毒分解物,如SOF_2、SO_2F_2、SOF_4、S_2F_(10)和SO_2等.这些毒性物质如果从电力设备中泄露出来,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的生命安全.有关含氧的硫氟化合物毒性研究证实:如SOF_2为剧毒气体,有窒息性臭味,可造成严重的肺水肿,并对眼鼻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4.
SF6为目前认为具有最高温室气体暖化潜势的气体,也是《京都议定书》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对气候的影响能力不可忽视。SF6气体的应用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与环境污染问题,已备受全球关注,sF6减排已成为社会责任。减少sF6气体排放量,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sF6气体使用量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在合理使用和管理sF6气体的同时,研究逐步减少sF6气体使用比例,减少sF6气体排放量,减少其对温室效应贡献的应对策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分类,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单位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国外公司对被动式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的研究情况,并对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光学气体成像技术的原理、泄漏检测与维修关键技术、甲烷气体泄漏检测与识别实验情况,讨论了该技术在石化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石化企业气体泄漏检测问题,对常见气体甲烷、乙烯、环氧乙烷进行红外成像检测技术试验研究,完成非制冷型泄漏检测关键模组选型测试,对比分析国产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与进口制冷红外成像技术在不同检测距离、气体流量、镜头焦距、检测模式下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非制冷型气体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可实现150 m距离,小于0.5 m2的气体泄漏目标检测,适合作为企业气体泄漏长周期监测技术手段,并提出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PID检测技术原理、特点,及在重油输送装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ID比催化燃烧式可燃气体检测仪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FLEXPART模式反演中国区域SF6排放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氟化硫(SF_6)是一种长寿命卤代温室气体,被列为《京都议定书》限排物种.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国的SF6排放量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采用传统的"自下而上"清单方法估算SF6排放量时,所需排放因子、活动水平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存在较大局限.因此,本文利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FLEXPART,结合2009年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SF6浓度观测资料,尝试建立中国区域SF6排放量的反演方法.结果表明,初步反演的2009年中国区域SF6排放量为1.25×103(0.53×103~1.97×103)t·a-1,与文献结果相当,源排放量的不确定性从1.05×103t·a-1减小到0.72×103t·a-1.与先验源相比,反演源的相关系数从0.37提高到0.43,均方根误差减小了2.64%.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核设施碘吸附器的非放射性泄漏检测主要采用连续式氟利昂气体法,在调研并对比国内外该领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碘吸附器的脉冲式氟利昂气体泄漏检测新技术实验研究,通过进行碘吸附器在泄漏、不泄漏、穿透等几种条件下的实验表明,脉冲式泄漏检测方法可以直观地判断碘吸附器的泄漏情况,并能准确计算其机械泄漏率;与连续式方法的对比发现,两种技术在泄漏率的判断上具有一致性,脉冲式氟利昂法的示踪剂用量少,仅为连续式氟利昂法的1/3.  相似文献   

11.
燃气-蒸汽联合发电是利用原油、重油、渣油和天然气作燃料,综合效率高于常见的火,供电效率明显领先于其它形式的发电设备,具有广泛使用的潜力.通过对其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论述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燃油机组工程环保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氯苯紫外光降解产物对生物过滤塔运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过滤技术对难生物降解VOCs的处理效果较差,构建紫外光降解-生物过滤联合处理工艺是解决难生物降解VOCs处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已有研究表明,紫外光降解预处理对氯苯生物过滤塔的去除性能有促进作用.为了考察紫外预处理对生物过滤塔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分别考察了氯苯紫外光降解主要产物氯酚、乙酸以及副产物臭氧对生物过滤塔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乙酸降低了生物过滤塔的氯苯去除性能,在增加喷淋量后去除性能有所恢复.加入邻氯酚使生物过滤塔的氯苯去除性能略有降低.臭氧明显促进了生物过滤塔的氯苯去除性能,当进口臭氧浓度在60~120mg.m-3时,氯苯平均去除率可由70%提高到90%以上.因此,臭氧是紫外预处理促进生物过滤塔运行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奥运前后北京及其周边大气六氟化硫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6~9月,对北京、兴隆、廊坊、沧州、石家庄、涿州、保定和禹城等8个站点进行每日2次的空气样品采集,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样品中的SF6浓度进行分析,以期对华北地区大气SF6的浓度范围、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北京及其周边大气SF6浓度分布存在空间差异,8个站点在采样期间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7±5.1)′10-12、(6.7±0.6)′10-12、(7.2±1.6)′10-12、(8.0±1.7)′10-12、(9.6±5.5)′10-12、(7.6±2.1)′10-12、(8.3±3.5)′10-12和(8.5±2.0)′10-12(V/V),区域平均浓度为8.3′10-12(V/V).华北地区SF6的浓度大小和变化幅度主要受人为排放源的影响,呈现出脉冲式排放.兴隆站可作为华北区域的本底站点,观测期间其SF6的浓度呈线性增加,增长速度远大于全球本底增长速度.奥运前后的各种减排措施对北京SF6的排放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Welding is a fabrication process to join two different materials. Among the many welding processes, the arc and laser welding processes are the most widely used. Great effort is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phenomena of arc and laser welding due to the complex behaviors which include liquid phase, solid phase and, gas phase.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understand the detailed procedures of welding.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the various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of the arc welding processes such as arc plasma, gas tungsten arc welding, gas metal arc welding, laser welding, and laser–arc hybrid welding. Thes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inite differential method and volume of fluid metho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various weld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5.
Sulfur hexafluoride (SF6) is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greenhouse gases in the atmosphere. Reductive photodegradation of SF6 by styrene has been studied with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a novel remediation for sulfur hexafluoride pollution. Effect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destruction and removal efficiency (DRE) of SF6 ar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Both initial styrene-to-SF6 ratio and initial oxygen concentration exert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RE. SF6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at the initial styrene-to-SF6 ratio of 0.2. It is found that DRE increases with oxygen concentration over the range of 0 to 0.09 mol/m^3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oxygen concentration. When water vapor is fed into the gas mixture, DRE is slightly enhanced over the whole studied time scale. Th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alysis, together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alysis, prove that nearly all the initial fluorine residing in the gas phase is in the form of SiF4, whereas, the initial sulfur is deposited in the form of elemental sulfur, after photodegradation. Free from toxic byproducts, photodegrad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tyrene may serve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SF6 abatement.  相似文献   

16.
张娜  王献  王笑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7):39-42,27
根据2010年9月,在北京某试验场开展的一系列SF6示踪扩散试验,以及获取的SF6浓度空间分布数据,以高斯模式和计算机拟合为基础,计算出SF6浓度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扩散标准差、地面峰值浓度等参数,分析、总结出了在典型地理(山区和平原连接处)和边界层条件下燃烧对SF6扩散的影响。通过试验及分析可知,燃油对试验区域气流产生了明显扰动,但具体原理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美国水环境保护的机制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加利福尼亚州水环境保护工作为例,介绍了美国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资金机制以及工业污染源管理模式,包括排放标准的制订原则、总量控制与排放许可证制度等,还介绍了美国的水环境监测和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方法,污水处理的机制和技术,面源管理情况等内容.美国水环境管理的机制和措施具有与我国不同的特色,对美国的水环境保护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些较好的经验和技术是值得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在贮煤场四周设置挡风抑尘墙是目前我国对贮煤场煤尘采取的最主要治理措施。以某2×350MW机组工程贮煤场为例,进行了挡风抑尘墙综合抑尘效率90%、不同风速、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煤尘源强估算,并进行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为相关环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ADMS模型,对2万m3原油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有毒有害气体及燃烧次生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其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对环境影响较大;在火灾持续6h的情况下,产生的主要废气污染物在距离事故中心120m范围内的人员将有半数死亡;距120~240m范围内造成组织缺氧;距240~4725m人员不会有生命危险;距离4725m范围内污染物的浓度超出车间最高允许浓度要求。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风险管理措施,为今后类似事故环境影响评价作借鉴,为环保部门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