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列车集便器粪便污水贮(化)粪池恶臭气体污染物浓度高、臭气量大、清掏作业频次高、所处位置敏感,对周围空气环境影响较大。针对某车辆段化粪池,经比选分析,提出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和植物液喷淋法除臭,工艺针对性强,处理效果好,操作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2.
列车集便器从源头分离收集水质稳定的污水,有利于资源回收水处理技术应用。在阐述列车集便器污水特性、主要处理方法和可回收资源的基础上,探讨污染物浓缩技术、堆肥资源化技术、鸟粪石沉淀技术、微藻水处理技术等集便器污水资源回收技术,比较分析4种资源回收技术的优点、局限性及其推广应用价值,以期提高对从集便器污水中回收资源可能性的认识,有助于污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铁路真空集便器管夹阀的耐疲劳特性进行研究,在结构上通过橡胶内夹布的方式、在材料上通过两种胶种并用的方式来改善管夹阀的耐疲劳特性,从而制作出质量好、寿命长的真空集便器管夹阀。  相似文献   

4.
旅客列车真空集便器便盆污物冲洗排空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各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为实现以较低冲洗水量达到良好冲洗排空效果、提高系统洁净性能,对便盆曲面、冲洗流型进行分析设计,对旋流和扇面2种不同冲洗流型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设计参数及安装位置对冲洗排空效果的影响,最终通过试验研究验证冲洗喷嘴的安装位置、旋流喷嘴的射流方向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三种不同的覆膜抽气模式对填埋场作业面进行除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1.0mm+3台负压车、2条负压管比单层覆膜0.3mm+1台负压抽气车、2条临负压管或覆膜0.3mm+3台负压车对氨气、硫化氢和臭气浓度的去除效果都要更好;但覆膜抽气法对总挥发性有机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的去除效果较之前更差,这主要是由于TVOC主要为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扩散较慢,且垃圾堆体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TVOC浓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将填料装入生物滤塔之前,对其进行挂膜驯化培养,待其成功后即可装填使用。试验结果表明,第12d后,发现树皮表面长有生物膜。在没有营养盐供应的情况下,微生物依然可以利用有机填料作为碳源进行代谢反应。42d后,从生物膜的镜检和混合液的pH值变化可知,用于除臭的优势微生物驯化成功。  相似文献   

7.
采用移动除臭装置对填埋场作业面夜间覆膜后产生的臭气进行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移动除臭装置对臭气中H2S和NH3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7%,41.3%;臭气浓度平均去除率为97.4%;甲硫醇及甲硫醚的去除率分别为99.9%,100%。温度、气体停留时间是影响除臭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地下高铁站作为相对密闭的空间,在列车高速通过时将产生一系列复杂的气动效应,导致车站内附属结构物的风致振动响应。针对某城际铁路地下车站开展了列车气动荷载特性试验研究,在隧道壁、轨旁砌体墙、站台屏蔽门及结构柱表面布设了风压传感器,对采集的列车风压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列车由明线进入隧道时,在列车前部形成压缩波,并以声速传播至前方地下车站形成微气压波,车身通过测点位置时产生“正-负-负-正”的列车风压,并在短时间内发生换向;地下车站微气压波极值远小于列车自身携带的列车风压极值,活塞风井可有效降低进站端砌体墙及站台屏蔽门表面的列车风压;车站出站端结构表面的气动荷载明显大于进站端,正线通过的列车在进入地下高铁站站台区域时形成了新的活塞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CRH1高速列车20 kg旅客行李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具量热仪和全尺寸试验研究了不同引火源功率、不同通风量等条件下行李点燃特性、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率、热释放总量、烟气释放速率等火灾参数,总结了其燃烧行为及特性。结果表明:高速列车20 kg旅客行李燃烧特性易受通风量、引火源功率等火场环境影响;引燃时间为1~2 min,持续燃烧时间在27~35 min;热释放速率可达347.3 k W以上,因行李压实较为紧密,燃烧不够充分,产生大量高温未完全燃烧气体,极大程度增加列车车厢回燃性;质量损失率较小,行李燃烧不充分;温升速率快,最高温度可达230℃;产烟量较大,透光率最低为35%;行李热释放总量THR随着引火源功率增加而增大,最高可达到213 MJ,控制引火源功率是减小行李热释放总量THR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某直列式起爆装置的瞬发度、解保时序安全性、冲击片雷管输出能力,研究该型起爆装置是否满足武器装备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模拟平台的解保指令及起爆指令的测试工装,以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雷管替代品。通过测试工装模拟平台的起爆编码,使用稳压源模拟平台为起爆装置提供工作电压,利用示波器查看从起爆指令给出到雷管起爆过程的时间差,测量起爆装置的瞬发度。当工作电压在20~32.6 V时,起爆装置瞬发度的分布范围在31.7~40.6μs,平均瞬发度为34.50μs,测得的瞬发度远小于系统所要求的250μs;该直列式起爆装置在接收到5种共50次异常解保信号下均不会起爆;根据钢块凹痕法(GJB 736.3—1989),利用钢块测定冲击片雷管的输出能力,凹痕深度在1.32~1.52 mm,满足指标要求。研究表明,该直列式起爆装置在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调试和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且在起爆冲击片雷管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基于直列式起爆技术的新型起爆系统满足武器装备的要求。同时所设计的电子安全解保测试工装能准确模拟具有不同判别时间窗的各通道的解保功能,并能安全可靠地按照平台的要求输出点火电...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安全保障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应具有线路维修、区域安全运行、日常和临时限速命令的控制、车站地面设备与机车上司机的信息传达、列车运行调车监督等功能。铁路提速列车的安全技术监督系统既要兼顾既有系统的技术、设备 ,又要按照列车提速的技术要求进行标准化、计量化、质量等方面信息和功能设计 ,因此 ,笔者给出一种根据实时动态跟踪数据对提速列车的设备进行评价和预警分析属性评价方法。通过快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获取列车安全的重要参数 ;构造每个参数等级标准属性函数 ,计算出多参数综合属性 ,给出运行系统安全状态属性识别的综合评价结果 ,并以机车安全属性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洪水工况下某尾矿坝的溃坝形式及其破坏发展过程,开展了1∶100的大比尺物理模型试验,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模型试验表明尾矿坝的溃坝形式为渗透破坏,其破坏表现形式为流土。模型试验显示浸润线上升的速率先快后慢。停止抬升水头后,由于滞后作用,浸润线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会小幅上升。浸润线在坝面出溢的顺序为:第二级子坝—第三级子坝—第一级子坝—第四级子坝。数值模拟得到了与模型试验一致的结果,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得到坝体在上游水头为125 m时仍未发生失稳破坏,符合模型试验的观测现象。尾矿坝最终将因流土破坏发展至坝顶产生决口而引发溃坝。大型模型试验法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研究洪水工况下尾矿坝溃坝问题,可弥补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分析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3.
蒋玉娥  张定才 《安全》1997,18(2):5-6
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纤维织物对粉尘捕集效率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严寒地区冬季温度梯度对混凝土箱梁的影响,笔者对绥芬河斜拉桥箱梁的初期运营阶段进行了全天候的温度测试。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验证并揭示温度是如何传递并影响箱形梁的,进而明确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分别对箱梁的影响程度。为严寒地区混凝土斜拉桥设计时温度荷载的确定提供参考,也为以后箱梁温度梯度监测时间的确定建立科学依据。试验发现负温度梯度明显存在、实测温度梯度较小,满足中美两国规范的要求、冬季的温度梯度值远远小于夏季。建议今后对严寒地区斜拉桥的设计,主要应考虑辐射热大的夏天温度应力对箱梁混凝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鞍钢炼铁厂的球团矿、烧结矿采用电机车运输,露天向原料矿槽内卸料,产生大量粉尘。这种粉尘具有阵发性、扩散性和产尘量大、作业时间短等特点,不易捕集。炼铁厂一排高炉(即1~#、2~#、4~#、9~#高炉)每天使用球团矿、烧结矿约1.8万t,卸料约1.3万t,扬尘量约6.8t,严重污染周围环境。炼铁厂环保科根据矿槽生产工艺和卸料操作的特点及矿槽除尘的情况,采用半密封式捕集粉尘方法处理矿槽卸料产生的粉尘,获得成功,矿槽粉尘捕集率达95%。 1.原料的理化性质为了研究捕集粉尘的方案,对原料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 (1)球团矿、烧结矿的化学成分见表1. (2)粉尘的物理性质见表2。 2.试验布置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高大空间建筑中安装有自然排烟系统,而随着空间高度增加,火灾烟气温度降低,浮力减小。在某机场航站楼二楼办票大厅进行了全尺寸火灾试验,对大厅顶部的电动自然排烟窗的排烟有效性进行检验。试验中火源为甲醇池火,添加发烟剂作为示踪粒子。共进行了6组不同排烟口面积和火源功率的试验,通过测量火源附近大厅上部烟气温度分布和排烟口速度验证自然排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自然排烟窗能有效排出烟气,控制烟气沉降,降低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介绍了气瓶附件的行业特点及安全现状,对涉及到安全的检验检测项目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检测设备的研制开发及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的火烧试验要求,对检测设备进行了研究,对检测方法及检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