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勘察现场,包括走线路由,需要考虑隐蔽性,对建筑物破坏(建筑结构特点),在利用现有空间同时避开电源线路和其他线路,现场情况下的对线缆等的必要和有效的保护需求,施工的工作量和可行性(如打过墙眼等)。  相似文献   

2.
做好筑路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修志 《安全》2005,26(1):58-58,57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普遍提高,在机械化施工中,要杜绝或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机械设备及人员的安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树立企业形象,就必须做好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3.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以往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分析,总结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特点,认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受到地质环境、社会外部环境、施工机械设备失控以及施工人员主观过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事故诱因,提出构建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预控管理模式,对可能产生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施工过程、紧急救援措施等进行监测与评价。通过预警分析,制定预控管理对策,以使公路施工事故的灾害损失尽量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以大沙湾隧道为背景,为合理选择出节理岩体隧道安全施工方案,从安全、时间和经济三方面综合分析,运用数值模拟分别对双侧壁导坑法、交叉中隔壁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隧道围岩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并以3种施工方案下的拱顶下沉、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隧道施工成本、施工复杂程度为指标,构建施工方案优选的模糊物元模型,通过计算得出3种施工方案的关联度分别为0.778 9,0.802 1,0.869 0,并按最大关联度原则确定出最优方案为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与现场所用方法一致。结果表明,在隧道对施工方案优化时考虑隧道施工成本和隧道施工复杂程度是合理的,采用模糊物元模型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选择合理的施工开挖顺序,不但可以缩短大型地下洞室群的施工工期,而且有利于提高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和减少支护成本。通过弹塑性损伤有限元法和平面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3个不同开挖方案进行了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分布符合地下洞室群的一般规律,且两者的分布规律一致。不同施工开挖顺序方案洞室的围岩稳定性不同,应选择合理的施工开挖顺序方案,以利于地下厂房洞室群的围岩稳定。3个方案相比较而言,方案二开挖完成后,洞周位移、围岩应力和破坏区范围以及应力集中程度均较小,且具有一定的超载安全储备,能够满足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整体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浅埋暗挖施工广泛用于城市地铁、市政工程、城市热力与电力隧道、城市地下过街道、地下停车场、水利工程等工程项目中。浅埋暗挖技术是以加固和处理软弱地层为前提,采用足够刚性的复合式衬砌结构,选用合理的开挖方式,应用信息化量测反馈设计和施工,以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国内、欧美及前苏联国家规范中管道并行间距的有关规定,在深入分析了影响管道并行间距的安全、施工、维抢修、阴极保护、爆破施工、管道爆炸等因素后,提出了长输油气管道并行敷设的合理间距:在采用机械化施工的一般地段其合理距离为施工间距,在无法采用机械化施工的地段其合理间距为维抢修间距,局部难点段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可以采用同沟敷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进步的前提下,城市建设加快了步伐,市政工程的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随之产生了诸多的污染问题。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国要求施工企业针对粉尘、废水、废气等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因素进行相应的处理。施工企业结合项目与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以环保为原则的绿色施工方式,从而逐一解决各种不同的污染问题。环保型施工策略的应用,在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实现了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某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某隧道施工,进行地质素描和节理统计,通过赤平投影分析节理发育分布规律,建立岩体结构模型;根据隧道围岩结构模型,运用离散元分析方法计算围岩稳定性,并结合现场塌方分析围岩破坏模式。通过离散元分析及时支护和无支护情况下围岩稳定性,探讨钢格栅锚杆组合进行初次支护的力学机理;根据现场钢格栅承受压力和隧道收敛监测,分析某隧道施工中围岩和支护体系的稳定性,总结出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并给出合理的支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小施工桥梁的地震损失,基于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地震损伤和破坏的现实,以3座典型大跨悬臂施工连续梁桥为对象,在分析地震需求和抗震能力的基础上,采用能力需求比(CDR)法,研究大跨梁桥施工全过程的抗震性能和抗震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悬臂施工全过程中各构件各部位的能力需求比均大于2.5,悬臂施工全过程结构抗震安全;抗震易损的部位分别位于墩底、桩顶和1号-GPZ(KZ)3SX支座;最小能力需求比集中于8号梁段、9号梁段、边跨合龙、中跨合龙和桥面施工等阶段;抗震设计应在施工的维度上,重点关注地震风险相对较大的施工阶段,确保抗震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校园网的出口带宽和安全性,提出了利用基于策略的路由选择和网络地址翻译等技术有效解决网络出口瓶颈的方案,在合理利用现有CERNET网络资源的同时,使用当地网络服务提供商ISP提供的带宽高速安全地上网.本文介绍了基于策略路由的双出口校园网的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分析、配置,较好地解决了混合IP组网的校园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等级,考虑评价指标的非线性关系和复杂动态性,基于数据包络法(DEA)-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提出一种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方法。首先,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技术5个方面系统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DEA计算指标权重,运用BP神经网络网络评价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等级;最后,以重庆地铁1号线小什车站为例,运用该方法评价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结果表明:该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等级为高,与实际情况吻合;安全意识、机械伤人、周边环境、技术交底、渗流破坏是影响深基坑施工安全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确选择矿井开拓和采矿方法,制定合理的通风制度,密闭采空区或局部充填隔离,是预防矿井内因火灾的有效方法。现分述如下。 一、正确选择开拓和采矿方法 无论开采薄煤层、厚煤层或者急倾斜煤层、缓倾斜煤层,都以采用石门、脉外巷道或公用脉外巷道方式为好。用这种方式,可以少留煤柱,少切割煤层,减少自然发火的危险。但在开采程序上,应遵守先上层后下层的原则。否则,上层煤容易受到破坏而自燃。当开采自燃性较强的煤层时,应采用由井田边界向井筒方向推进的后退方式。采矿时要尽量减少矿石受空气的氧化,及时密闭自热区,具体措施如下: 1.采用脉…  相似文献   

14.
笔者对比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安全体系结构的组成;讨论了限制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各种因素以及安全评估的目标;在分析现有路由协议的基础上,从路由安全的攻防角度入手,详细阐述了现有各种路由攻击手段的原理、特点及危害,并给出了相应的攻击示意框图;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为WSNs安全路由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避免边坡施工过程中发生失稳破坏,以广东省仁化至博罗高速公路K443+260~K443+585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分析造成边坡局部滑塌的原因。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边坡进一步施工的安全稳定性和变形规律,为控制边坡安全风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边坡岩体裂隙发育,遇水软化,强度低是造成边坡局部滑塌的主要原因;边坡开挖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支护,边坡的安全系数将下降约10%,不利于边坡的稳定。当遵循开挖一级支护一级原则时,边坡安全性可得到保证;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施工时采取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好防排水措施、加强施工监控等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以青岛某地铁车站工程为背景,针对大跨度地铁车站主体隧道台阶法施工,利用M IDAS/GTS仿真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台阶数量的开挖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并结合工程现场监测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基于坚硬岩石地层条件下大跨度地铁车站台阶法施工沉降特点,从地表沉降控制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台阶数量,为类似工程的开挖方案设计与施工沉降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WSN对铀尾矿库核素污染监测优于传统有线布置,为解决无线传输路由能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前向传输分簇路由协议。该协议以分簇的方式来减少数据发送量与寻优开销,在下一跳接收节点选择阶段,以前向传输区域为切入点,利用优化的蚁群算法进行多路径搜索最后选出满足条件的最优路径。仿真实验表明,CFTA协议的网络生存周期有效延长,并减小了能耗。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方施工活动威胁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相关破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安全稳定供气,有的还引发爆炸或火灾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冲击公众安全感。本文对3起燃气设施第三方施工破坏事故(简称第三方破坏事故)中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简称燃气从业人员)承担的责任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针对多种复杂的施工特点,往往会碰到不能按常规进行作业、操作的情况,那就要求我们针对生产施工的特点。既经济又合理完成生产施工任务,对此我们在特殊施工环境下,对一台QTZ63塔吊拆卸进行了大胆尝试,以供广大施工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某铁矿3#溜井为研究对象,按照相似模拟试验准则,建立了溜井放矿相似性模拟实验台。通过井筒相似性模拟实验,采用全站仪观测法记录岩层变化情况,研究了不同地质结构下的溜井放矿冲击点分布及其破坏规律。实验过程表明,基于相似模拟试验,采用物理模型的比对换算,可以初步推算实际溜井的冲击点位置和破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溜井所在地层存在断层带的地质构造易引发溜井的局部括刷严重。研究结果对于溜井放矿破坏机理的分析和矿山井巷工程合理有效维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