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ASTM标准及F23防护服系列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创立于1898年,目前已下设约135个工作技术委员会。该学会致力于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1ASTM工作范围(1)采纳新标准。(2)现行标准再确认,4年进行一次。凡技术上先进、不需要进行技术修改的标准,只需进行再确认投票,通过后就算再确认。经过再确认的标准还可以进行编辑性修改。(3)现行标准修订。(4)标准的撤销。2ASTM标准分类2.1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一种规范化的、产生试验结果的程序,按照这个程序检测材料的某种特性或成分,材料或产品的组成。它包括关于设备、试样…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家SAN JOAQUINVAL-LEY(SJV)商业集团公司员工约为1000人,同时还有250名经常在公司使用电脑的签约员工。由于技术的改进,公司员工将花更多的时间在电脑或控制面板上,这样他们患上与电脑相关的重复性肌肉损伤(RSIs)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SJVBU公司的领导层在几年前就开始对RSIs采取了措施,但公司的员工仍长期受到RSIs的困扰。公司领导已经意识到:要想使公司的人机工程学研究达到世界的水平,必须着重降低RSIs的  相似文献   

3.
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国外研究了桁架锚杆支护方法(或称顶板桁架),并在煤矿大量试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1971~1974年,广东梅田矿务局先后在三个矿山进行了生产试验,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因此,对这种支护型式的工作实质进行探讨,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对可燃气体(或蒸气)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值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测定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物混合爆炸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值的装置,用其所测数据与IEC标准中的推荐数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为爆炸性气体(或蒸气)的分级、分组以及隔爆型电气设备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北京市宣武区劳动局等单位组织了一次乙炔发生器现场安全试验。这次试验共进行了四项试验,其中运行中的试验二项,分机二项。我们从始至终参加了试验,现仅对二次运行试验发表一点粗浅看法,供大家研究使用时参考。 一、试验方法 这次试验的方法,是采取在试验的发生器系统内,充进适量的氧气(又名倒氧)或空气(即打进空气),使器内形成乙-氧或乙-空混合气体,以模拟回火方法,用电点火或直接操作回火的方法来引爆。 这次起爆是用直接操作回火方法,即类似于实际操作中的回火条件。 二、试验结果 (一)OB-1型中压乙炔发生器运行中充氧(即倒氧)…  相似文献   

6.
由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兴隆庄煤矿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共同完成的“兴隆庄煤矿无煤柱综放面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在通过了专家的技术鉴定以后 ,最近又荣获了山东煤矿科技进步一等奖。此项课题是原煤炭工业部的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组人员经过将近两年的研究及现场试验考察 ,掌握了兴隆庄煤矿无煤柱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工作面自然发火的规律 ,最终发现了其发火危险性最大的地点是工作面上顺槽相邻采空区及工作面周边巷道顶部的松动煤炭。在此基础上 ,他们建立了均压、堵漏、连续监测和注氮措施 ,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提出了针对…  相似文献   

7.
颗粒层除尘器的研究,从1974年开始。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摸索和探讨,完成了分层脱开式颗粒层除尘器的半工业性试验。初步摸清了这一新型除尘设备的技术条件和性能,掌握了必要和可靠的技术数据,确定了基本的结构型式,为今后的  相似文献   

8.
《火灾科学》2002,11(3):156-156
(1)油罐火灾的研究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的油罐火灾方面的研究有 :因火灾造成的液面下降速度 (燃烧速度 )、火灾向周围的辐射热、液面温度、沸溢、罐顶部分敞开时的燃烧特性、火焰内温度、气体组成、流向火焰的空气量、在油罐间的蔓延、防油堤火灾等。最近 ,因环境因素研究所内没有能进行大规模石油火灾试验。在 1991— 1999年间 ,研究所先后七次参加了国内外进行的大规模石油火灾试验 ,取得了辐射特性的资料 ,测定了各种数据 ,并以其资料为基础 ,进行了大型油罐火灾情况下 ,防止火灾的热辐射伤及消防队和周围设施的辐射模拟试验。(2 )可…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矿山救护车将开赴现场澳大利亚1991年~2001年矿山死亡人数及伤害次数如下表:(澳大利亚财政年度由每年4月至下一年3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为加强矿山安全,已开始进行矿山救护车的研究。研究该车的目的是改善井下矿工的自救能力。该项工作将由位于Redbank的矿山试验研究站与昆士兰州矿山救护服务中心与澳大利亚煤矿协会联合进行。该救护车应能在特  相似文献   

10.
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是石化装置长周期运行保障的一项重要技术,是一种追求系统安全性与经济性统一的设备管理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欧美20余家石化企业为了在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运行成本,开始了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研究。它是在对系统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以确保本质安全和减少运行费用为目标,给出风险排序,找出薄弱环节,优化检验策略的一种安全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消除凿岩机消声器的结冰问题,美国国际镍公司 Thompson 矿从1976年开始,试图排除压缩空气的水分或研制一种不产生冻结的消声器。曾试用除雾器及其他类型的风水分离器,均未能解决冻结问题,便决定研制不结冰的消声器。通过一系列试验,最后研制一种聚氨基甲酸酯消声器,不仅使噪声级明显降低(由720~121dB(A)降至110dB(A)),而且消  相似文献   

12.
1987年,为了减少砂轮机事故,我们在加一车间和齿轮车间成立砂轮机 FME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应用试点小组。具体做法是:(1)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  相似文献   

13.
TC100各委员单位、通讯委员单位、中国安防行业各相关单位、业界人士: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2005年新标准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于2004年四季度开始,2005年一季度结束。凡欲向TC100申报新标准项目立项的单位或个人,均可申报(书面申报或网上申报均可)。  相似文献   

14.
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规程》中要求:企业对于起重机械,应根据使用情况,规定一年或二年作一次技术检验。对新安装的、经过大修的或者改变重要性能的起重机械,在使用前都应当进行技术检验。 桥式起重机的技术检验,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试验前检查:试验前的无负荷技术检验,应检查大、小车的各结构件(构架、销、键、螺钉)、各传动系统、保险装置、安全装置、防护装置、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信号装置、吊重制动器、行车制动器、吊钩、鼓轮、钢丝绳、链条等是否完好,安装的是否妥当和磨损程度等情况。并检查轨道的平直情况及有无障碍,车轮运行…  相似文献   

15.
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基质,通过化学接枝的方式将羧基引入纤维表面,制备得到含有羧基的螯合纤维,并应用于水溶液中In(Ⅲ)吸附分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间歇吸附试验表明,所制备螯合纤维对In(Ⅲ)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7.5 mg/g,整个吸附过程在120 min以内达到基本平衡,吸附过程复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竞争性吸附试验表明,在含有In(Ⅲ)、Fe(Ⅲ)、Zn(Ⅱ)和Hg(Ⅱ)的混合溶液中,吸附材料对In(Ⅲ)显示出一定的亲和能力.研究依靠路易斯酸碱理论在纤维表面构建了能用于In(Ⅲ)捕捉的吸附位点,为In(Ⅲ)的吸附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或方法.  相似文献   

16.
美国环保局从1975年即执行一项综合的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计划,由该局资助有关企业、大专学校、研究所或环境保护方面的咨询机构,有计划地进行有关大气、水体及固体废杂物控制的试验研究。为了总结交流各项试验研究工作,1979年首次在芝加哥召开了钢铁污染控制技术讨论会;1980年又在费  相似文献   

17.
<正>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建于2004年,主要承担航天产品可靠性技术研究,环境与可靠性试验、元器件复验筛选、破坏性物理分析及失效分析、材料理化分析、无损检测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试验工作,是集科研、开发、咨询和试验于一体的产品保证技术研究所。中心现有各类试验检测设备1 200余台(套),科研试验面积近4万m2。中心主要从事各类产品的高低温测试、高压测试、振动试验、冲  相似文献   

18.
从八十年代中其开始出现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条码、磁卡等与同期或早期的识别技术相比,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长、适于恶劣环境、多目标识别及运动目标识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工业上应用声发射技术作为工程监测和诊断手段的成功例子要追溯到六十年代初期,首先出现应用于航天航空结构方面。大约在1962年-1963年,美国研制了北极星导弹,导弹的内腔是由增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成。为了评估结构完整性,进行腔内充压的验证试验。在试验中记录到的声发射信号提供了判断结构破坏型式(即纤维破裂或粘结点与层面剪切破坏)的依据。同时,根据取得的声发射数据确定了结构出现裂纹的部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所谓的应力波分析技术(SWAT)。这里"应力波"指的就是声发射。后来,这项技术又推广应用到土星Ⅱ,SL…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定向断裂控制爆破存在的问题,结合某特大型硐室成型爆破工程的地质、工程条件,利用岩石耐压而怕拉的特性,提出了双向聚能拉伸爆破技术.对该技术的特点、破岩机理、力学模型作了详细介绍与分析.进行了现场双向聚能拉伸爆破基础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该技术被应用于硐室的方形断面(1个自由面)和岩锚梁(2个自由面)的成型爆破.现场试验及应用结果表明,双向聚能拉伸爆破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能有效地控制裂纹产生、发展方向及断裂面的形成,实现岩体的精确控制爆破,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