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简述了污泥调理方法和调理剂的分类,分析论述了污泥调理时应注意的各种影响因素;污泥调理剂应以脱水性能好、用量少、产生二次污染小为优选.通过对市政污泥进行絮凝过滤试验,研究三种类型聚丙烯酰胺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率为0.03%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过滤水量达65.3 ml,抽滤泥饼含水率最小,为71.8%;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率为0.05%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过滤水量达66.1 ml,抽滤泥饼含水率为72.5%;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率为0.06%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过滤水量达65.2 ml,抽滤泥饼含水率为74.1%.证明了对有机物含量高的市政污泥,宜选聚合度较高的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调理剂,其消耗量少,调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污泥脱水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污泥比阻试验及叶片吸滤试验,探讨化学调理,真空过滤方法用于石油化工污泥脱水的规律。研制并开发了改善石油化工污泥脱水性能的最佳药剂PTC,并为石油化工污泥脱水提供了必要的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种极其简易的间歇操作的污泥脱水设备,用穿孔排管外包滤布组成滤片,以胶管接真空泵,用电动葫芦吊住滤片。开始工作时将滤片沉入污泥池,启动真空泵,滤片内的穿孔管内形成真空,水分透过滤布及孔眼被抽走,泥被截留在滤布上。泄内泥浆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预处理对污泥结构及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微波辐射用于污水污泥预处理,考察了辐射130s内污泥沉降、过滤脱水性能的变化,并通过粒度分布及污泥胞外聚合物含量变化探讨了相关机理,分析了微波辐射对污泥结构的破坏过程.结果表明,适宜的微波辐射可明显改善污泥结构及脱水性,900W微波辐射50s,SV减少48%,真空抽滤含水率由原泥直接抽滤的85%降为71%.污泥结构破坏是改善污泥脱水性的重要因素,胞外糖含量介于15.8~16.5mg/gMLSS时,污泥脱水性最佳.核酸能较好地指示微波辐射下污泥细胞壁开始破裂的时间,过量的微波辐射因破坏污泥的细胞壁结构、导致胞内物质大量溢出、污泥黏度增加,脱水性恶化.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蓝藻泥处理成本高、资源化途径少的难题,在蓝藻泥热压滤深度脱水工艺的基础上,探索了热压滤滤液与市政污泥协同处理工艺。将蓝藻泥热压滤滤液协同回用于市政污泥深度脱水,考察了不同pH条件下热压滤滤液对市政污泥的脱水效果以及对市政污泥脱水后滤液中污染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蓝藻泥热压滤滤液中投加铁离子有利于市政污泥深度脱水;热压滤滤液回用于市政污泥脱水的最佳条件是在热压滤滤液中添加CaO调节pH至7.0,协同处理工艺添加的化学药剂量比常规深度脱水工艺减少68.1%,产生的滤液量比常规深度脱水工艺减少45%,并且总单位成本比常规深度脱水工艺减少16.6%,将促进蓝藻泥的经济处理,拓展其资源化途径。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阴阳离子有机絮凝剂对污泥的脱水效果,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向污泥中投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HCA)和聚丙烯酰胺(APAM)。结果表明:絮凝剂浓度、过滤时间、p H显著影响污泥的脱水性能;污泥脱水最佳的絮凝反应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0 mg/L,污泥p H为5,真空抽滤时间为4 min;投加HCA和APAM的污泥都能取得良好的脱水效果,但HCA污泥脱水效果优于APAM。另外,吸附架桥是离子型有机絮凝剂高效絮凝的主要机理,电中和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威  周迟骏 《环境科技》2008,21(3):18-21
选取了淡水藻水绵与啤酒厂污泥进行厌氧发酵,设计了测定污泥干燥性能、沉降性能、过滤性能等装置,观察并记录了其对污泥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水绵在厌氧发酵条件下能分泌出含有絮凝性的物质EOM(胞内多聚物),有助于污泥更好的脱水。  相似文献   

8.
采用均匀试验法设计城市污泥过滤脱水实验,分析了聚合氯化铝和生石灰对城市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聚合氯化铝有利于更大絮体的形成,随着加药量的提高,污泥的比阻、压缩系数以及过滤时间均显著降低,最优剂量为10wt%左右;生石灰的添加破坏了污泥的絮体结构,提高了滤饼的渗透性,降低了污泥的压缩性和过滤阻力;对于超高可压缩的污泥,较高的过滤压力无益于脱水特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生物膜法出水悬浮固体偏高的问题,通过对水处理中慢滤池和滤饼过滤原理的借鉴,将生物滤池引入生物膜反应器,利用游离的活性污泥和部分脱落的生物膜及颗粒滤料组成污泥过滤层进行过滤出水以提高出水水质.在分析污泥滤层的过滤机理及滤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滤料粒径、污泥浓度和初滤速对污泥过滤滤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滤料粒径为0 8~2 2mm,污泥浓度不大于1200mg·L-1,初滤速小于2 5m·h-1的情况下,污泥过滤平均滤速可保持在0 3~1 0m·h-1,与SBR法的沉淀、滗水时间持平,且不会产生污泥穿透现象,出水浊度均小于10NTU,具有应用的可行性.污泥主要集中在滤料表层.由于采用慢速表面过滤,滤速相对较小,滤料层中截留的悬浮固体在孔隙中堵塞的强度较弱,采用强度较低的非膨胀反冲洗即可.  相似文献   

10.
生物滤池污泥的生态稳定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健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33-535
采用生态滤池对高负荷生物滤池所产生的生物膜污泥进行分解稳定的中型试验。生态滤池由布水区、滤床和排水区3部分组成。滤床中蚯蚓等各种微型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将生物膜污泥作为生长代谢营养源,集污泥浓缩、稳定、调理、脱水、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当生态滤池水力负荷3.0m3/(m2·d),污泥负荷(SS)0.18kg/(m2·d)时,生物膜污泥可被滤床的生态系统所吸收和稳定,过滤后出水各项指标可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生态滤池中少量增殖的蚯蚓和蚓粪可用作饲料和高效农肥。该方法处理生物污泥具有节能和造价、运行费用低廉,管理方便,解决污泥最终处置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 1985年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二期工程上马,增加约60000吨废水排放量,为此废水处理量大增。除增设废水处理装置外,污泥脱水装置也相应增加。在原来的真空转鼓过滤脱水机基础上,特从国外引进一套带式压滤污泥脱水装置。该装置(图1)具体包括带式污泥压滤机2台;捣碎机3台;污泥泵3台;冲洗泵3台;增压泵2台;抽气机2台;全自动加药装置1套;皮带输送机1台;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田联合站清罐产生的油泥砂含水率高及不能及时脱水所导致的拉运成本、处置成本高等问题,研发了撬装移动式油泥砂脱水成套装置,实现了清罐油泥砂的及时高效脱水;同时,该装置还能满足站内污泥池含油污泥脱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污泥化学调理和机械脱水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袁园  杨海真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7):499-503,507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化学药剂单独或联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污泥颗粒尺寸、污泥化学组成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以及污泥化学调理的静电作用过程、污泥离心脱水过程、污泥过滤和挤压固化脱水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汇总了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参数指标.并展望今后在污泥调理和机械脱水方面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高温厌氧消化处理炼油厂浮选的过滤脱水效果,得出在污泥停留时间为10天的条件下,厌氧过程能较好地进行;高温消化后的污泥过滤脱水性能有较大的改善;过滤后的滤饼含水率明显降低,由新鲜浮渣的91%可降到57%。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钙预处理对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润英  陈湛  张伟军  王东升 《环境科学》2017,38(3):1151-1158
本研究采用过氧化钙对活性污泥进行预处理,深入分析了调理过程中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絮体结构以及反应动力学的变化特性,探讨了亚铁离子协同过氧化钙处理对污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CaO_2处理后,污泥的过滤脱水性能先改善后恶化,当投加量(以TSS计)为20 mg·g~(-1)时,污泥的过滤脱水效果达到最佳.同时,污泥絮体结构变得疏松破碎,其上清液有机物浓度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污泥得到了有效裂解.污泥溶解反应过程遵循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为15.2mg·L~(-1)·h~(-1).此外,亚铁离子和CaO_2协同处理可以进一步强化污泥中大分子有机物的裂解释放,同时,反应过程中形成铁离子的絮凝作用可以实现污泥絮体结构的重建,从而改善污泥过滤脱水性能.该研究成果为CaO_2及其联用处理技术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冻结融解法进行污泥脱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给水厂污泥,通过加药脱水和冻结融解脱水的两种实验,比较得知:污泥经冻结融解处理,粒子粗大化;过滤比阻比真空脱水污泥的比阻降一个数量级,过滤速度是真空脱水污泥的3—4倍,比添加助剂脱水污泥降两个数量级;脱水性能显著提高,可获得含水率较低的泥饼.特别是10%以上的高浓度污泥,自然固液分离很困难,经冻结融解处理,沉降性提高,固液分离容易,再浓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张冰莹 《环境保护》1991,(2):29-29,6
前言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对污泥的处理多采用机械压滤、真空过滤等方法。这些方法投资高、耗用动力大、操作复杂,因而许多单位不愿或无力进行污泥的处理,致使污泥随地排放,造成二次污染。几年来,经我们积极进行探索,研制成功了一种新的污泥脱水新方法,即重力吸附脱水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煤粉具有疏水性能强、热值高等特点,采用真空抽滤脱水实验法考察了煤粉投加量、粒度对污泥调质与机械脱水效果的影响。通过测试污泥调质前后的比阻及其分子结构,初步探讨了基于煤粉的污泥调质与机械脱水的机理。结果表明:当煤粉粒度为150~425μm、煤粉投加量为2.5 g/100 m L污泥时,污泥经机械脱水后滤饼含水率由调质前的75.22%降至56.60%,抽滤时间从调质前的300 s降至120 s,污泥比阻值从调质前的2.65×106s2/g降至6.37×105s2/g,污泥热值从调质前的8.04 MJ/kg提高至17.92 MJ/kg;煤粉改善污泥机械脱水性能的机理主要表现在煤粉能显著降低污泥比阻并增强污泥疏水性能。可见,基于煤粉的污泥调质不仅能显著地改善污泥的机械脱水性能,还能提高污泥的热值,为污泥的能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城市污泥电渗脱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电渗脱水是一种能有效去除污泥中水分以实现减量的处理方法.本文采用自制电渗脱水装置进行了城市污泥的电渗脱水实验.通过监测脱水过程中电渗流量、电压梯度与剩余含水率的变化,考察了电压梯度、电极间距和处理时间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电渗处理过程中脱水效果变化的原因.处理中随着脱水效果由阳极向阴极发展,污泥可划分为已脱水污泥与未脱水污泥,已脱水污泥内电渗停止,电渗与水分的脱除发生在未脱水污泥内,并由未脱水污泥的电压梯度决定.已脱水污泥阻值上升,使未脱水污泥电压梯度逐渐降低,造成了电渗流量与脱水效果的衰减,并使得污泥剩余含水率由阳极至阴极逐渐增加.电渗脱水的整体效果随加载电压的增加而提高,脱水能耗亦随之增加,选取较小的电极间距时电渗脱水能效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一些炼厂污水净化装置的污泥业已使用金属丝带压榨脱水。这些污泥绝大多数来自二级净化装置,并含有很少的烃类,添加有关的聚合物,用金属丝带压榨处理,没有任何问题。Andritj—CpF类型的设备已用于日本、美国和英国(彭布罗克裂化公司)。最近,在法国壳牌公司布依腊克炼厂的动态试验装置中进行了试验验证,甚至采用储存长达一年、用澄清池不能进一步脱水的生化污泥进行试验,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