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受到更多关注,其中,饮用水中的有机物成为关注的焦点。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饮用水净化过程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与其组成的研究进展,评述了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来源、组成、分子量分布以及去除技术等,最后针对微量有机物去除的净化工艺的选择及优化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气田水中有机物的特性和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田水中有机物特性随氧化剂加量呈阶梯状变化的情况推断,气田水中的有机物可能由三大类组成,即:羧酸或醇,腐殖质,环状烃类衍生物。开发了一种有机处理剂SW-1A,它能与气田水中的第二类有机物(腐殖质)和第三类有机物(环状烃类)结合,形成较牢固的“结合体”,然后用混凝沉降法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这种处理剂对气田水中难被氧化的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能将气田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降到100 mg/L以下,并且处理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3.
油水沉降罐是油田集输系统油水分离的主要生产设施。油水沉降罐生产过程中的呼吸会向大气中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甲烷,是油田挥发性有机物和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目前,针对国内油田油 水沉降罐呼吸气的排放鲜有基于实测数据的规律分析。文章选择国内油田联合站内典型油水分离处理工艺中的沉降罐,通过对各类油水沉降罐进行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内分析,总结得到了油水沉降罐呼吸气的排放规律,不同功能储罐、温度、液面高度、生产工艺等对排放规律的影响以及排放气体特征,为油田集输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油气损耗核算和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黄浦江上游水源为原水,通过煤质炭、竹质炭、椰壳炭等炭种筛选小试和中试试验,研究了黄浦江上游原水中有机污染物强化去除的最佳炭种及其最佳投加量。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原水中投加PAC能够改善处理后水质,提高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且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原水中有机物去除效果增强;综合性价比、碳源等因素确定竹质炭较为经济合理;当竹质炭投加量为10~15mg/L时,处理后出水CODMn可达到3mg/L或以下。  相似文献   

5.
借助有机物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采用电气浮法处理前与处理后废水中有机物的结构变化情况,并对电气浮法去除钻井废水COD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析。结果表明,某些有机物如磺化沥青在采用电气浮法处理前与处理后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氧化降解,其去除以电解氧化还原作用为主,电解絮凝和电解气浮作用为辅;而某些有机物主要是在电解絮凝和电解气浮作用下去除的。  相似文献   

6.
溶解性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OM是陆地及水生生态系统中十分活跃的组分,是土壤圈与相关圈层物质交换的重要形式,对有机污染物质的毒性、迁移转化以及生物降解性等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在论述DOM来源、组成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DOM对有机物的环境行为的影响。DOM主要通过氢键、电荷转移、范德华力、配位体交换、疏水分配、共价键结合、螯舍等增强或抑制有机物在土壤的吸附/解吸、生物有效性,阐述了DOM与有机物结合的两重性;同时,DOM不同组分和分子量大小对有机物环境行为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大港油田地区挥发性有机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大港油田地区环境空气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变化趋势和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油田地区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水平冬季要高于其他季节,时间分布特征比较明显;其主要成分为硫化物、卤代烃和芳香烃三大类,为典型的石化类污染。在此基础上,结合油田实际情况,对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瑛  杨冠  董丽  魏戈 《四川环境》2008,27(6):77-80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废水处理技术,它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COD、氨氮、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硫磷、重金属离子等。本文根据国内外对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好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除污功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生物治理技术及其应用BioremediationTechnologyandItsApplication郑远扬,白跃华一、技术特点现代化生产以来,在工业产品的生产、运输和消费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有化学品特别是有害化学品(如石油烃类、含氧有机物、农药及有...  相似文献   

10.
对典型丁苯橡胶废水进行了水质综合分析,并利用凝胶排阻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了有机物特性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DOM的组成与可生化性的关系,利用树脂将其分离为疏水酸性有机物(HoA)、疏水碱性有机物(HoB)、疏水中性有机物(HoN)以及弱憎水酸性有机物(WHoA)和亲水性有机物(HiM)五种组分,分别考察了DOM中各组分的比例分布及其生物急性毒性。结果表明:DOM是单体物质和聚合物的混合体,重均分子量约2 583Da,主要含有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物质。DOM中疏水性有机物和亲水性有机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0.23%和59.77%,其中HoN和HoA具有相对较高的芳香度和分子量。生物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疏水性有机物的急性毒性显著高于亲水性物质,其中含量较低的WHoA和HoB的急性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1.
实行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泄漏的监测和监管。文章遵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根据炼化企业生产过程特点,对挥发性有机物泄漏和检测过程进行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并利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手段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阐述了系统目标、系统架构、关键技术等。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检测手段和工作效率,同时对检测数据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企业得以广泛应用,但在油气开采、处理等 上游企业应用案例较少。采用LDAR技术对国内某天然气处理厂生产装置开展动静设备密封点的泄漏检测和 统计分析工作,共发现泄漏密封点23个,总泄漏率为0.47%;初次修复成功率为26.1%,修复后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为1.8648t/a。通过开展LDAR工作,减少了VOCs的排放,为油气开采、处理等油气生产上 游企业治理VOCs无组织排放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EKC曲线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我们在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问题要远远复杂得多。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是在一二百年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的。在大气污染方面,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煤烟型污染造成的酸雨问题,70年代以后比较突出的是机动车尾气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2000年至今核心问题跟我国现在的问题一样,是PM_(2.5)以及地面臭氧问题。我们是传统的煤烟型污染(这跟能源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和臭氧、PM_(2.5)、挥发性有机物等问题一起出现,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交织在一起。中国的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简称环境EKC)开创了环境经济经验分析的先河,环境EKC的研究方法也被应用于  相似文献   

14.
废水土地处理方法是利用土地的各种净化机能,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消除污水中的污染物的自然处理方法。广义地说,它包含污水灌溉,污水养殖,地下渗滤和氧化塘等等方法,其中氧化塘日益成为二、三级污水处理的关键项目。氧化塘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完成废水处理任务的低费用废水处理方法。它运用流入塘内的废水中可利用的有机物,由细菌进行生物氧化而降解,而藻类则利用较简单的细菌降解产生的物质和阳光,生产出供好气菌使用的氧气。如果氧化塘的有机负荷很高,以致其需氧量超过光合作用和表面曝气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5.
梳理了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控政策,结合现场经验,提出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项目技术方案。通过资料收集、实施范围审核、现场排查及标记、信息采集、建立数据库等9步流程,控制并降低管线和设备VOCs无组织排放。实施LDAR项目,可以有效减少VOCs无组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保障员工健康。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新型复合絮凝剂NF,并研究了pH值、初始磷浓度、有机物HA和浊度存在对其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絮凝剂NF对总磷的去除率高达98%以上,而且在弱酸性到中性的pH值范围内除磷效果都比较好;受不同初始总磷浓度影响也比较小;有机物HA的存在对NF的除磷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浊度的存在有助于NF对总磷的去除。  相似文献   

17.
余慧  周琪 《四川环境》2005,24(4):54-58
含氟有机化合物的众多特性使得其在各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较普遍的环境污染物。本文列举了含氟有机化合物的应用类型及相应的应用特点;指明其污染途径和毒性特征;从含氟有机物的分子结构特征、降解茵的类型、外部因素三方面阐明了其生物降解特性;总结了酶作用于碳氟键使得含氟有机物发生降解的四种作用;并介绍了含氟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和生态修复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锰酸钾氧化技术是提高混凝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之一。与其他方法相比,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作为混凝工艺的前处理工艺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实验采用高锰酸钾强化混凝处理生化尾水,考察了高锰酸钾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pH以及不同混凝剂组合的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COD,TOC,UV254等污染物的去除率随着高锰酸钾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锰酸钾投加量小于12 mg/L时,反应时间不应大于40 min;高锰酸钾对有机物的去除存在最优的pH,pH在6~7范围内,有机物去除率较高;高锰酸钾与不同混凝剂组合工艺相比于单独投加高锰酸钾或直接混凝剂混凝,COD去除率明显提高。高锰酸钾与聚合氯化铝组合混凝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其他组合工艺好。  相似文献   

19.
我国焦炭年产量处于长期增长状态,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焦化行业VOCs废气具有成分复杂、排放节点多,毒性强等特点,且挥发性有机物是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前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主要针对VOCs的来源、排放特征以及治理措施进行梳理和分析,为VOCs治理技术发展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各省     
正广东:向挥发性有机物"开刀"从3月中旬召开的广东省环保局长会议上获悉,2016年,广东省将加快推进石油化工、印刷、家具制造、制鞋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动企业优化采购和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材料。广东将率先在东莞、中山、顺德、深圳和江门等市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