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仕凭 《环境保护》2006,(1A):56-59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是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之一。他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在今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被写进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但在5年前,当“循环经济”一词还只在中国学者的学术论文中出现时.江苏一家造纸企业就在积极探索.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循环经济作为企业发展的引擎.企业很难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正> 一、环境保护要走我国自己的道路地球像一艘在宇宙间飞行的飞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像是飞船上亿万个宇航飞行员。其实我们从呱呱坠地,一直到老死,就在作着这样的飞行,只是人们不感觉罢了。地球比宇宙飞船要大,不像宇宙飞船空间很小,宇航员在其中生活和进行各种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无论是食物,呼吸所需的氧气或者排出的废物,都限制了他们在宇宙中的活动时间;地球固然很大,但是地球生物圈的  相似文献   

3.
邹晶 《世界环境》2007,(1):10-11
当今中国,循环经济可谓是社会各界使用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何谓循环经济?其定义见仁见智。作为学术性概念,多数学者都认为,循环经济思想来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SpaceshipEconomy)理论。其核心内容即是,地球如果不想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就要树立一种新的发展观,即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新近出版的一本名为《可疑的环保主义者》的书中,作者(一丹麦学者)与当前流行的环保观念大唱反调。他认为,地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并不像环保主义者所宣传的那样严重。经过大规模的工业化,人类的资源不是面临枯竭而是更多了,环境污染问题在大多数地方也比以前改善了。污染是工业化早期的产物,会随着经济发展而消失。对于环保政策,他怀疑现行的不惜一切代价治理污染的做法,主张以福利最大化为原则在环保与发展间作出选择。这本书出版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在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主张放任污染,当然会成为众矢之的。然…  相似文献   

5.
据科学家的初步估计,目前在宇宙空间散布着3000多吨的太空垃圾,它们都是些宇宙飞船的残片。到2010年这种垃圾至少会达到一万吨,而仅直径10厘米以上的碎块就会有7500吨,其中的一些碎块用天文望远镜就能看得到。这些碎块在地球轨道上的飞行速度极快,甚至直径1厘米的小铁块在和宇宙飞船或者轨道空间站碰撞时也会带来真正的灾难。直到目前人们还较幸运的是,没有发生过重大的碰撞事故。但是在和平号轨道站上的俄罗斯宇航员们已经抱怨,轨道站的舷窗被小碎块碰坏,因而妨碍了拍摄高质量的地球表面照片,并且在回收的卫星上已经可以看到,由于与这种太空垃圾的碰撞,卫星表面嵌入了直径为几毫米的残片。科学  相似文献   

6.
想象现在是2030年.地勤人员把你送上了前往火星的宇宙飞船。你的任务就是在这个红色星球上寻找生命。天文学家认为火星和地球在年轻的时候非常相似。还有一些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化石表明地球上的生命“仅仅”诞生于10亿年前(而地球到现在则有45亿岁了)。也许火星上也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7.
<正>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他这样描述所看到的地球:"它是个蓝色大水球!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地球表面积的71%被海洋占据,地球上近80%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海洋是生  相似文献   

8.
张月 《环境》2008,(3):84
月球基地 环保栖居 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地球环境保护的时候,科学家也开始设想如何在月球计划中采取环境友好的举措.虽然也许不能够完全像在地球上一般自如、方便,但有了一种名为.月神盖亚"的环保栖居地,今后太空人在月球上的生活可能还不错.  相似文献   

9.
从宇宙获得的丰富情报,对于地球自然资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根据宇宙影象资料,同时借助载人宇宙飞船和无人卫星的帮助,可以研究地球的地球化学场和地球物理场,并对地球的金属成矿新方向进行研究。在矿产地质学中,现今首要的任务,是应用宇宙象片。因  相似文献   

10.
近期,全球产业化的加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消费量日益增加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环境,造成了地球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我们公司非常关注资源的节约.并做到污染预防、开发环保产品、将非环保产品逐渐转化、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等。为了公司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我们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里有很丰富的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论述。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提出资源有限、节约为先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近900年后的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 E. Boulding)在"即将到来的太空船地球经济学"一文中,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观。他认为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最大生态系统是地球,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01,(9)
环保卫士身为地球人,我们做不到眼睁睁看着地球伤痕累累而无动于衷,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成为环保卫士。广东教育学院“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13.
华琳 《环境》2020,(5):78-80
正4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然是和谐共生,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令人欣喜的是,在地球日期间,很多企业都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地球的绿色环保明天而不懈努力。"星善食"为地球瘦身  相似文献   

14.
传统商业活动对地球资源大量吞噬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使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面临空前挑战,而环保主义者和支持环保企业的种种措施也未能触及问题的要害。由保罗·霍肯所著的《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一书指出,环境问题的关键是设计而非管理问题,创造一个可持  相似文献   

15.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依赖水而存在着.不可否认,我们真个地球的含水量是非常巨大的,但是能被人们生产与生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却极为有限.据资料显示,地球所拥有的水资源有97.5%左右都是来自于海洋,海水既不能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又不能用于工业用途;而淡水资源却仅仅只占2.5%左右,并且很大一部分淡水资源也无法加以利用,所以说,人类真正意义上可以利用的自然淡水资源就十分有限.而我国本就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本文从我国自然淡水资源的现状出发,就已存在的或潜在的淡水资源危机作了简单的分析,并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环保之举,抢救地球 瓶装水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制造了不必要的垃圾,瓶装水的成本是自来水的1万倍.  相似文献   

17.
为有源头清水来──记烟台市全国环保先进青年企业家于德利本刊记者王明远特约通讯员杨圣霞水是生命之源,它覆盖了地球70%的表面积,滋润着地球,孕育了无数生命。而可供工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饮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部水量的2.53%,且分布极不均匀,据科学家预言,...  相似文献   

18.
由《资源节约与环保》杂志社携手天津摄影家协会共同举办、以"节能、低碳、环保"为主题的"2012节能杯有奖摄影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家园,需要全人类的警醒;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全社会的行动。欢迎广大摄影爱好者,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臭氧层简介     
在地球上空25公里左右的高空中,有一层脆弱的遮盖物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存环境不受太阳紫外线的直接袭击。这一层遮盖物就是臭氧层,其厚度比一层纱布还薄而且脆弱。臭氧层对地球上生命的重要性就像氧气与水一样,如果没有臭氧层保护,地面上的紫外线辐射就会达到使人致死的强度,地球上的生命就会像完全失去空气一样遭到毁灭。  相似文献   

20.
曾添 《环境》2012,(Z1):36-36
本文主要介绍环保设备的发展,及环保设备对于环境方面的运用。包括环保设计在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以及符合国家节能等规范。随着工程机械品种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工程机械所消耗的资源、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荷。为保护人类十分宝贵且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及工作舒适性,努力达到人、机和环境的亲和,很有必要按照节能减排的环保标准来设计工程机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