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防苑》2003,(5)
我国古代通常把火灾分成两大类,《左传》即称“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所谓“天火”,就是指由于雷电所击而引起的大火。这种“天火”占火灾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建筑物遭“天火”尤为突出。于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者便采取有关措施以避雷防火,这里略述一二,以供参考。根据民间传说和以往的经验,在屋顶正脊的两  相似文献   

2.
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由中国水利学会牵头,联合中国地震、地球物理、气象、天文、地理、地质、环境、海洋等14个学会共同举办的“全国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全国减灾十年委员会主任田纪云到会并讲了话。田副总理说;要实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在坚持改革开放,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同时,做好减灾工作,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地壳波浪镶嵌构造理论”分析了《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的资料,认为造就地质构造的“构造场”同控制云雨分布的“气象场”应是一致的,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无论构造场或气象场,都具有波浪运动的特征,特别是两相(北东向和北西向)或三相(加上东西向)叠加、干涉的特征是极为明显的。据此,本文还着重讨论了中国“气象中轴带”的存在及其旱涝效应。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古代,气象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古代的气象学家常常也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阴阳学家,甚至可能是军事家、医学家、发明家。古代史料记载的涉足气象研究的学者不计其数,很有名气、成就卓著的至少有以下六位:吕尚,大约生活在公元前1139~前1010年,史书称太公望,姜姓,是中国古代有文献可考的第一个军事气象大家。所著《六韬》强调军事统帅指挥和战法战术都要充分利用气象环境和天气变化,他的军事气象思想给后世以深刻影响。他创造了三十节气系统,即太公古法,为秦汉时代二十四节气定型起到先导作用。管仲,生于公元前725年,卒于公元前645年,官居齐相,他是中  相似文献   

5.
国外气象灾害防御立法及其我国取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刚刚结束的两会,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呼吁加快制定我国《气象灾害防御法》.另据《光明日报》报道:“人大常委会建议尽早启动气象灾害防御立法”.  相似文献   

6.
<正>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七日至十一日在南京召开了江苏省地震学会一九八二年年会和群测群防经验交流会。全省地震战线和地质、气象、测绘、天文、地震工程等专业的兄弟单位代表共130人参加。会前共收到学术论文和工作报告128篇,其中87篇分别作了小会或大会交流。会议表明,近两年来在地震预测预报和地震工程的研究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7.
张巨湘 《灾害学》1991,6(2):93-96
本文从古天文理论和现代研究两个方面,对中国古代黑道凶日之谜进行初步破译,使古代文化为当今的减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1999年影响因子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300名排行表”,《自然灾害学报》影响因子为O.4167,排名第49位。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对本刊的支持和厚爱。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相似文献   

9.
张巨湘 《灾害学》1993,8(3):95-96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天文气象超长期预报的原理、方法,提出了天文气象学是实现超长期天气预报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是世界上的“多灾之国”,据《中国灾害通史》一书中的“自然灾害年表”记载,我国从先秦开始至清代末止,数千年间曾发生自然灾害1万多起,其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近百年来,各种气象灾害更是骇人听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地广人众,全国共有18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有5亿多。但农村村民文化整体水平相对低下,防灾减灾意识与观念相对薄弱,因此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建设中,基层农村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量特别巨大,难度系数既高又杂。  相似文献   

11.
试论开展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流行的长期气象预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从开展中国宵作物病虫害危害浒的长期气象预测研究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提高宵作物病虫害长期预测的准确性、时效性是宵作物病虫病综合防治的首要措施,并建议围绕中国宵作物病虫害宏观气候可预测性的机理、浒的前兆性气候指标、浒气候区划、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预报模式的气象信息技术改造等方面开展中国宵作物病虫害危害流行的长期气象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肖大威 《灾害学》1995,10(3):81-86
本文探讨和归纳了中国古代城市管理中一套“以法制火”的经验及其发展史.  相似文献   

13.
明天启六年(1626年)五月初六日,北京宣武门内王恭厂火药库发生了一次大爆炸。这次爆炸影响较大,灾害惨重。明沈国元《两朝从信录》称此灾变“乃古今未有之变也”。明末清初许多文献都记载了这次灾害,有不少记载的都是“王恭厂灾”。按照古代编写史书的惯例,自然引起的火叫做“灾”,人为引起的火叫做“火”。显然,“王恭厂灾”当时已被作为一种自然灾害来理解的。作者认为,当时一次地震孕育过程中的静电放电作用,可能是引起大爆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天文灾害学刍议(Ⅰ)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提出了天文灾害的概念,认为它是天文学与灾害科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作为这个题目的第一部分,文章初步讨论了天文灾害学的研究范围,简要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天体的地球的概况、地球所处的天文环境,以及天文因素与地球各圈层的物理过程的可能关系。作者将在这个题目的后续部分对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进展、主要内容及有关的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灾害与节气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全家  陈世全 《灾害学》1992,7(4):95-96
二十四个节气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便于掌握农事活动而总结制定的时间段,在民间广为流传和应用。随着历法的外传,二十四个节气还流传到世界很多地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二十四个节气的记载,如《逸周书》中就记载了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候。古人经过上千年的观测总结,认识到节气日及其附近大气过程易于发生剧变,不仅暴发气象灾害,而且对地质灾害,尤其是强烈地震有触发作用。同时对人体生理亦产生影响,易引起人为灾害,如交通事故,火灾。古人还把无灾日称为黄道吉日,把易发灾日和灾难集中日称为黑道日。几千年来,人们正是利用天体、气象、物候等宇宙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经济活动和防御自然灾害的。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减灾事业的发展,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中国气象学会牵头,会同中国水利、地球物理、地震、水土保持、天文、农学、作物、地质、环境科学、地理、林学、海洋、土地、城市科学和自然资源等16个学会共同发起和筹办的第二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4~26日在青岛市召开。近百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交流了相关交叉学科对灾害理论及成因的综合研究;1993年及近期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研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1994)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每年由于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地球表面气温、新星和宇宙线环境》一文中指出,宇宙线大的地面增强事件(GLE)和亮新星对地球表面气温有影响。可以预料,在引起气温变化的同时必然会伴有降水的异常变化,从而引起旱涝灾害的发生。根据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编辑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等资料,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大GLE事件及亮新星和我国本世纪旱涝灾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灾害频仍的国家,几乎无年不灾.无年不荒,西方学者甚至称中国是“饥荒之国度”。尽管当代防灾、救灾能力远超古代.但近年来一系列灾害仍然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灾害学》2016,(2)
<正>《灾害学》杂志是由陕西省地震局主办的把灾害问题作为一门科学在我国最早创办(1986年)的核心学术期刊。近期网上有很多的假冒《灾害学》杂志的网站或假冒与《灾害学》编辑部签订有代理协议的网站,骗取作者的审稿费和版面费。为此,《灾害学》编辑部做出重要的声明:(1)《灾害学》编辑部没有授权任何第三方代理机构代收、代写、代投、代发稿件,请作者朋友小心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