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介本法采用邻一菲绕啉,在pH~4.5时与二价和三价铁作用,分别生成红色与棕黄色络合物,于510和364毫微米测定。大量Fe(Ⅲ)对Fe(Ⅱ)的测定有一定干扰,但一般水中Fe(Ⅲ)含量极低,对Fe(Ⅱ)的结果不产生影响。Fe(Ⅱ)的邻-菲绕啉络合物在364毫微米有弱吸收,对Fe(Ⅲ)的测定有干扰,但可用校正法加以扣除。其它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允许量较大,通常无需进行分离,可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应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环境中痕量Fe2 的新方法.水样中的Fe2 首先与1,10-邻二氮菲(1,10-phen)络合剂作用生成有色阳离子络合物, 然后通过Sep-Pak C18柱预富集分离,以乙醇和盐酸混合溶液为洗提液,在509 nm测定痕量Fe2 .同时,以人工海水为对象详细讨论了盐含量对分析测定的影响.该方法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方法的最低检测限2.9 μg/L,相对标准偏差0.93%,可用于测定淡水和海水水样中痕量Fe2 , 回收率为92%~102%.  相似文献   

3.
杂环偶氮化合物是一类灵敏的显色剂,能与许多元素形成有色配合物.作者已报导5Br-PADAP和TADAP和Fe(Ⅱ)形成的配合物在近红外区有一特征吸收能选择测定Fe(Ⅱ).噻唑偶氮间苯二酚(简称TAR)已用于测定许多金属离子,本文研究TAR与Fe(Ⅱ)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TAR与Fe(Ⅱ)在.pH8—11范围内形成稳定的红紫色配合物,由于发生π_2?→π跃迁,因此它的最大吸收位于730nm,利用此吸收波长能选择性测定微量铁,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铁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Fe(Ⅲ)-酒石酸配合物体系光化学过程中产生的Fe(Ⅱ)和.OH为主要检测对象,探讨了Fe(Ⅲ)-酒石酸配合物体系光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体系的光化学过程能产生Fe(Ⅱ)和.OH;产生Fe(Ⅱ)的速率远高于产生.OH的速率;Fe(Ⅱ)生成浓度在pH 3.50时最大,.OH则在pH 3.00时最大;配合物的光化学过程中会伴随pH的升高;在照度为3.6×103Lux的日光灯照射下,Fe(Ⅲ)-酒石酸盐配合物初级光解的速率常数为2.1×10-3S-1;Fe(Ⅱ)是高价重金属的主要还原剂,.OH是有机物的主要氧化剂。  相似文献   

5.
邻菲啰啉活化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铜(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邻菲啰啉活化痕量铜(Ⅱ)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紫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讨论了介质、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活化剂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25 mL溶液中,72 ℃恒温反应15 min,加铜(Ⅱ)和不加铜(Ⅱ)的吸光度差值与铜(Ⅱ)质量浓度间的关系在铜(Ⅱ)质量浓度为2.40×10-3~5.12×10-2 mg/L时呈线性关系,符合比尔定律;该新方法的测定波长为578 nm,铜(Ⅱ)检出限为2.40×10-3 mg/L,用于环境水体中痕量铜(Ⅱ)的测定,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3.14%,加标回收率为96.0%~105.0%,对比<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7474-1987) 相对误差低于6.00%.  相似文献   

6.
MnO2表面结合Fe(Ⅱ)对三氯乙烯的还原脱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批量实验研究了Fe(Ⅱ)、MnO2和MnO2表面吸附Fe(Ⅱ)这3种体系对溶液中三氯乙烯的还原脱氯作用。发现Fe(Ⅱ)吸附在MnO2表面时,对三氯乙烯的脱氯作用最强,氯代降解产物为顺-二氯乙烯(cis-DCE),且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进一步实验表明,保持Fe(Ⅱ)浓度为1 mmol/L,反应速率常数kobs和三氯乙烯去除率随pH升高(5.0~9.0)而增加,最大值分别为1.62×10-1h-1、70.4%;固定pH=7.0,kobs和三氯乙烯去除率随其Fe(Ⅱ)浓度增加(1~3mmol/L)而增大。Fe(Ⅱ)浓度继续增加,kobs和三氯乙烯去除率反而减小。pH=7.0,Fe(Ⅱ)浓度为3 mmol/L时,kobs和三氯乙烯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6×10-1h-1和85.7%。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分別使用吡啶/巴比妥酸和Fe(Ⅲ)/邻菲啰啉体系同时测定CN~-和S~(2-)的反向流动注射分析法。酸化后的样品溶液流经PTFE微孔膜时CN~-透过膜溶入吸收液中,而S~(2-)仍留存在原溶液中,而后分别和相应的显色试剂反应测定。方法适用于电镀厂废水的检测。每小时可分析30个样品。  相似文献   

8.
水中微量亚硝酸盐的分光光度法测定,最广泛应用的是Griess法。近20多年来,其它一些偶合试剂亦有过报导。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除使用重氮偶合剂外,国外亦曾推荐过下列较有价值的试剂:2-乙氧-6,9-二氨基吖啶(雷佛奴尔、Rivanol)、巯基乙酸、硫脲[ Fe(Ⅲ)]、二甲马钱碱和邻—联甲苯胺。本文作者亦曾以雷佛奴尔为显色剂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用钛铁试剂(Tiron)对Fe(Ⅲ)一邻菲啰啉(Phen)体系进行光化学催化还原测定微量铁的方法。该法操作简便、快速,试验数据稳定。用于测定环境水样和一些饮用酒中微量铁,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树脂对氰化溶液中Fe(Ⅱ)和Fe(Ⅲ)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孔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L-300对于氰化溶液中Fe(CN)4-6和Fe(CN)3-6的吸附过程。结果表明,L-300树脂可有效地吸附Fe(Ⅱ)和Fe(Ⅲ)的氰化络合离子。25℃时,该树脂(湿树脂)对Fe(Ⅱ)和Fe(Ⅲ)的静态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5.301 mg/m L和8.585 mg/m L。该树脂对铁氰络合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二级速度方程式,以液膜扩散为主控步骤,对Fe(Ⅱ)和Fe(Ⅲ)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39.85 m L/(g·min)和55.56 m L/(g·min),表明对Fe(Ⅲ)的吸附速率要稍大于对Fe(Ⅱ)的吸附速率。L-300树脂对Fe(Ⅱ)和Fe(Ⅲ)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经验等温式,吸附过程的焓变分别为11.65 k J/mol和11.81 k J/mol,表明吸附是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Fe(Ⅱ)EDTA络合吸收-铁粉间歇还原再生脱除NO并回收氨资源的方法,实验研究了铁粉还原再生Fe(Ⅱ)(NO)EDTA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0.015 mol/L的Fe(Ⅱ)EDTA做吸收剂,在起始p H 5.5、温度323K条件下吸收400×10-6~500×10-6的NO,脱除率95%以上;铁粉还原再生Fe(Ⅱ)(NO)EDTA过程可用缩芯模型阐释;铁粉添加量与搅拌强度直接决定了铁粉质点数量,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实验中Fe(Ⅱ)(NO)EDTA络合液150 m L,氧气含量为5%时,搅拌速度900 r/min、粒径为0.12 mm的铁粉浓度5.3 g/L、温度353 K、p H=6为最适宜再生条件。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在明胶存在下,银与邻菲啰啉和邻溴苯三酚红生成可溶性三元络合物,用光度法测定银的方法.最大吸收波长为6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0×10~(4)l·mol~(-1).cm~(-1),银在0.2~1.8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和含银废液中微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SO2-4浓度的分析,研究了低浓度软锰矿浆烟气脱硫过程中的液相和固相催化作用.研究表明:低浓度软锰矿浆中Fe(Ⅱ,Ⅲ)的浸出率很低(< 7%),致使Fe(Ⅱ,Ⅲ)离子的液相催化作用和Mn(Ⅱ)、Fe(Ⅱ,Ⅲ)离子间的液相协同作用不明显.该过程中实际生成的so2-4主要来自3个方面:MnO2的直接氧化还原作用,Mn(Ⅱ)的液相催化作用以及软锰矿固相组分的催化作用.其中,Mn(Ⅱ)的液相催化作用始终占据主导地位;MnO2的直接氧化还原作用与固相催化作用相比,在20 min前有明显的优势,而20 min后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采用离子交换比色法,以3-(2-吡啶)-5,6-二(4-本磺酸)-1,2,4-三氮苯二钠盐为亚铁的显色剂测定水中微量铁。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方便,而且所用仪器简单(不需要特制的0.1厘米石英比色皿)等优点,特别是由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富集作用,铁的最低检出量可达ppb级。 3-(2-吡啶)-5,6-二(4-苯磺酸)-1,2,4-三氯苯二钠盐(又名 Ferrozine,  相似文献   

15.
Fe(Ⅱ)络合吸收烟气中的NO生成亚硝酰亚铁络合物,使NO快速进入液相;在Fe(Ⅲ)催化氧化作用下NO可以被S(Ⅳ)化合物还原。基于以上反应机制,提出了Fe(Ⅱ)络合—Fe(Ⅲ)催化氧化—S(Ⅳ)还原湿法脱除燃煤锅炉烟气中NO_x的新方法,考察了Fe的价态、吸收液pH、烟气中O_2、亚硫酸钠添加量等因素对NO_x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O_2烟气的脱硝实验中,当吸收液中Fe(Ⅱ)、Fe(Ⅲ)共存,pH为2.2~2.9时,对NO_x的脱除效果最好,脱除效率为75%;当烟气中有O_2存在时,Fe(Ⅱ)、Fe(Ⅲ)共存,吸收液中的S(Ⅳ)被快速氧化,使得烟气中SO_2所提供的S(Ⅳ)化合物积累量难以达到预期脱硝效果所需的浓度水平,实验通过持续投加亚硫酸钠来补充脱硝所必需的S(Ⅳ)化合物,其瞬时投加量为10~(-4)~10~(-3) mol/(L·min)时,对NO_x的脱除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投加亚硫酸钠并未影响此工艺对SO_2的脱除效率,脱硫效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氧化铁矿物和亚铁广泛存在于厌氧环境中。亚铁-氧化铁共存的表面结合铁反应体系可由氧化铁矿物表面吸附部分亚铁离子形成。实验研究了磁铁矿、针铁矿和赤铁矿3种氧化铁矿物表面结合铁对硝基苯的反应活性及其动力学。在p H 7.5时,3种氧化铁矿物对Fe(Ⅱ)离子的吸附能力强弱顺序为针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氧化铁矿物对Fe(Ⅱ)的吸附能力是表面结合Fe(Ⅱ)体系还原硝基苯反应的前提条件,而吸附Fe(Ⅱ)形成的表面活性物质种类是体系还原硝基苯能力的关键因素。3种氧化铁矿物的还原能力依Fe2O3/Fe(Ⅱ)、α-Fe OOH/Fe(Ⅱ)、Fe3O4/Fe(Ⅱ)次序增强。氧化铁矿物/Fe(Ⅱ)体系对硝基苯的还原转化可用准一级动力学模拟。  相似文献   

17.
以日光灯和金属卤化物灯为主要光源,以Fe(Ⅲ)/丙酮酸钠体系光化学过程中产生的Fe(Ⅱ)和·OH为主要检测对象,探讨了Fe(Ⅲ)/丙酮酸钠体系光解过程中生成的Fe(Ⅱ)和·OH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Fe(Ⅲ)/丙酮酸钠体系的光解过程不仅能产生Fe(Ⅱ)和·OH;在丙酮酸钠过量的情况下,光解过程还存在着Fe(Ⅲ)/Fe (Ⅱ)的循环;Fe(Ⅱ)浓度和·OH累积浓度均在pH 3.00时最大;体系的光化学过程中会伴随pH的升高;初始Fe(Ⅲ)浓度和初始丙酮酸钠浓度的提高都有利于Fe(Ⅱ)浓度和·OH累积浓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洪艳  王珊 《环境工程学报》2019,13(5):1113-1118
以分离自海洋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细菌Klebsiella sp. KB52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异化铁还原过程对还原Cr(Ⅵ)的影响。菌株KB52是一株非典型耐铬细菌,在Cr(Ⅵ)浓度10~50 mg·L~(-1)范围内,该菌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当将Fe(OH)~3添加至培养体系,菌株KB52能够良好生长并具有铁还原性质,同时提高了Cr(Ⅵ)还原效率。Fe(OH)~3浓度为300 mg·L~(-1)时,菌株KB52细胞生长指标OD600和累积产生Fe(Ⅱ)浓度最高,分别是1.4760±0.04和(39.79±1.45)mg·L~(-1),Cr(Ⅵ)还原率(42%)是对照组的5.25倍。当柠檬酸铁作为电子受体,菌株KB52还原Fe(Ⅲ)效率最高,Fe(Ⅱ)累积浓度达到(109.87±1.27)mg·L~(-1),Cr(Ⅵ)还原率提高至67%。上述结果表明,菌株KB52能够利用可溶性和不可溶性Fe(Ⅲ)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生长,同时其异化铁还原过程偶联Cr(Ⅵ)还原。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异化铁还原细菌还原Cr(Ⅵ)提供理论依据,拓宽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腐殖酸还原Fe(Ⅲ)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腐殖酸对赤铁矿、磁铁矿、针铁矿和钢渣4种含Fe(Ⅲ)矿物的还原作用,探讨了腐殖酸还原溶解Fe(Ⅲ)的反应机制.结果表明,腐殖酸还原溶解性Fe(Ⅲ)的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增加腐殖酸或溶解性Fe(Ⅲ)浓度、降低pH或使用可见光照射均能促进反应进行.腐殖酸能直接还原含Fe(Ⅲ)矿物生成溶解性Fe(Ⅱ),对不同含Fe(Ⅲ)矿物的还原效果依次为针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钢渣.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腐殖酸含有的还原性官能团酚羟基和羧基与溶解性Fe(Ⅲ)络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螯合结构,传递电子给溶解性Fe(Ⅲ).溶解性Fe(Ⅲ)得到电子,生成溶解性Fe(Ⅱ).  相似文献   

20.
使用EDDS(乙二胺二琥珀酸)螯合Fe(Ⅲ),在光照过程中活化过硫酸盐/亚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并用于处理水体中的染料橙黄Ⅱ,考察过硫酸盐/亚硫酸盐初始浓度,Fe(Ⅲ)-EDDS初始浓度以及溶液初始pH对橙黄Ⅱ降解效果的影响,并获得处理效果较好的优化体系。结果表明,Na_2SO_3-Fe(Ⅲ)-EDDS体系中,[Na_2SO_3]=5 mmol·L~(-1),[Fe(Ⅲ)-EDDS]=0.05 mmol·L~(-1),pH=3.0时,60 min内橙黄Ⅱ降解效率达98%;Na_2S_2O_8-Fe(Ⅲ)-EDDS体系中,[Na_2S_2O_8]=10 mmol·L~(-1),[Fe(Ⅲ)-EDDS]=0.50 mmol·L~(-1),pH=7.0时,120 min内橙黄Ⅱ降解效率达99%。两个体系中,Fe(Ⅲ)-EDDS均存在最佳浓度,增大或减小均导致效率降低。Na_2SO_3-Fe(Ⅲ)-EDDS体系中,溶液初始pH越大,橙黄Ⅱ降解效率越低。Na_2S_2O_8-Fe(Ⅲ)-EDDS体系中,pH高于或低于7.0时橙黄Ⅱ降解效率均降低。Na_2SO_3-Fe(Ⅲ)-EDDS体系中,亚硫酸钠浓度越大橙黄Ⅱ降解效率越高。Na_2S_2O_8-Fe(Ⅲ)-EDDS体系中,过硫酸钠存在最佳浓度,增大或减小均导致降解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