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猛霭生物传感器的进展/平永苍(余杭市城建局):二//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总公司、一2000,(3)一1一5环图TH一18 论述了测酚生物传感器测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现状;探讨了测酚生物传感器在流动注射自动分析中的应用。图4表3参19X853 2001(X) 612监测受污染水体需氧量的一种自动装置二Anau-tomated instrument for monitod、ng oxygen demand inpolluted wate试刊,英〕/A .J .Gu训,,二// Water Res二一1999,33(14)一3142一3148环图6165 描述了一种自动装置,该装置可测量流体中有机成分的需氧量,测量的依据是在…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2,4-二氯酚(2,4-DCP)和2,4,6三氯酚(2,4,6-TCP)对鱼类早期生命阶段的影响,以斑马鱼胚胎为研究对象,观察2,4-DCP和2,4,6-TCP对96 h内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氯酚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抑制作用,可以造成胚胎孵化延迟,降低体长及心率,幼鱼畸形甚至死亡;2,4-DCP、2,4,6-TCP的NOEC分别为1.12 mg/L和0.50 mg/L。两种氯酚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毒性相比,不同观察指标,毒性不尽相同:斑马鱼胚胎48 h心率指标对2,4-DCP更加敏感,而斑马鱼胚胎96 h孵化率、畸形率、体长对2,4,6-TCP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3.
含酚废水对鱼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做了酚对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急性、慢性中毒实验、鱼体内酚的吸收积聚与排泄消除以及结合养鱼生产方面做了一些试验研究,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苯酚对蔬菜幼苗生长及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酚污水是当前世界上危害大,污染范围广的一种工业污染源.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市郊农村的工业污水严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一些学者就其对鱼类、小麦的毒性影  相似文献   

5.
黄海常见鱼类体内汞含量的种内和种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洋鱼类体内的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是研究汞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生物放大效应的关键问题.为探明黄海鱼类体内汞含量的种内差异和种间差异,于2012年8~10月采集了9种共164条常见经济野生鱼类,用直接测汞仪测定了鱼体肌肉中的汞含量(总汞),同时测量了每个样品的体长、体重,并分析了不同种鱼类的食性和营养级.164条鱼类样品肌肉中汞含量(以干重计)变化范围为0.025~0.526μg·g-1,平均值为(0.124±0.096)μg·g-1.同一种鱼类,汞含量与体长、体重显著正相关.营养级大于2.8的捕食性鱼类体内汞含量高于营养级小于2.8的滤食性鱼类.此外,体重增长快的鱼类在生长稀释作用下,肌肉中的汞含量也较低.结果表明,体长、体重是影响黄海常见鱼类体内汞含量种内差异的重要因素,食性、营养级水平和体重增长速率的差异是影响黄海常见鱼类汞生物累积种间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了杭州湾南岸18个站位海水中的19种氯酚(CPs),氯酚总量范围是16.71~2.181104ng/L。从结构上看,杭州湾南岸海水中以低氯代的氯酚为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分布特征和污染情况,可以将氯酚分为高、低含量2组,2-氯酚、4-氯酚和2,4,6-三氯酚是主要氯酚污染物。污染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镇海余姚慈溪,其中镇海泥螺山、新泓闸海区、慈溪淡水泓近岸和余姚黄家埠的污染较为严重。采用风险商进行生态风险分析,发现杭州湾南岸海水中的氯酚已具有一定程度的环境风险,需要进一步的监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7.
对甲酚装置,是采用甲苯磺化高温碱熔法生产混合甲酚,再经减压蒸馏得到对甲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两种含酚污水。一是酸化工序的下层液(其中含 Na_2 SO_3250~300克/立升,含酚3~4%(包括游离酚)这种废水过去每天要排放7米~3)另一种是减压蒸馏系统和酸化工序所用水循真空泵液封下水。这种水含酚浓度虽然  相似文献   

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对以鱼类作为水环境中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示生物的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建立相应生物监测方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文中所举案例说明鱼类在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针对鱼类指示生物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和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等传统POPs,其他新型的POPs如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DBDPE)和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等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时,设计监测方案时需考虑的影响因素也数量众多,其中脂含量指标虽与生物体对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累积量、器官间差异和采样时间等考虑因素密切相关,但在实际采样时,其不能作为判断样品可用性的直观指标。在确定合适的监测鱼种后,仍需通过鱼的体长、体重等直观生理指标以及规范采样季节等时间因素来制定长期的监测方案。国外相关研究已有较成功的案例,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尚缺乏完善的鱼类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监测项目,亟待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东江干流(惠州段)鱼类多样性,并监测其水质变化状况,根据该河段鱼类的调查资料及历史数据,编制了鱼类名录,并计算了鱼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G-F多样性测度指数.结果显示,东江干流(惠州段)共记录近30多年来鱼类11目,29科,77属,94种,鲤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从物种水平看,研究的4个时间段鱼类物种多样性由大到小排序为 、 、 和 ;从科属水平看,鱼类物种多样性由1981~1983向2005~2007减小,再向2007~2010增加,最后向2011~2012减小.其中,1981~1983的多样性最高,2011~2012的多样性最低.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与G-F多样性测度指数均适宜于东江干流(惠州段)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酚类及重金属对大鳞副泥鳅胚胎和鱼苗阶段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酚?对硝基酚?铜?汞?锌等化学物在软水条件下对人工催产的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和鱼苗阶段进行毒性试验?鱼苗48hLC50值测定结果表明:除酚以外,其他4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与别的鱼类相接近?这5种化学物质均表现为鱼苗阶段比鱼卵阶段更为敏感?以鱼苗存活时间为标准,这5种化学物质的NOEC及LOEC依次为:3.01~6.0,0.56~0.8,0.0041~0.0087,0.0975~0.0141,0.53~1.09mg/L?表明,泥鳅对酚类的敏感性与其他鱼类相似,但对重金属的敏感性则因金属种类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使用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只需要一尾母鱼就可以取得数量充足及受精良好的鱼卵,从而避免了SIS方法中要从多尾母鱼身上取卵造成实验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区,调查了全流域45个点位的鱼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采用聚类分析确定渭河流域主要的鱼类群落分布类型,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识别影响渭河流域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次鱼类调查共鉴定出鱼类36种,其中,鲤科和鳅科是构成渭河流域鱼类群落的主要类群.鱼类聚类结果显示,群落结构可分为3组,第1组主要分布在渭河源头及上游支流,鱼类以陕西高原鳅(Triplophysa shaanxiensis)、岷县高原鳅(Triplophysa minxianensis)为优势物种,包括拉式鱥(Phoxinus lagowskii)、北方花鳅(Cobitis granoei)等敏感物种,耐受物种分布极少;第2组主要分布在渭河上游和泾洛河上游,鱼类以达里湖高原鳅(Triplophysa dalaica)、背斑高原鳅(Triplophysa stoliczkae dorsonotata)、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为优势物种,包括少数拉式鱥等敏感种;第3组主要分布在渭河中下游,鱼类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棒花鱼和鲫(Carassius auratus)等江河平原鱼类为主,耐受物种较多.CCA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渭河流域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海拔高度、溶解氧含量、流速、高锰酸盐指数、砂/淤泥/粘土所占比例和草地所占比例.而对于不同的指示物种,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也各有不同.本研究是继20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对渭河全流域进行水生态调查,并分析渭河流域鱼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可为流域水生态系统恢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八种鱼对某电镀废水急性毒性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八种(12个编号)鱼类做为受试鱼对某电镀废水进行急性毒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鱼类对同一种毒物的急性毒性反应具有差异性,8种试验鱼类表现出4个敏感层次,最敏感类型有四种(红鼻剪刀鱼、马头鳅、虎皮鱼、红绿灯鱼),次敏感型一种(斑马鱼),中敏感型一种(红剑尾鱼),钝敏感型二种(孔雀鱼、青鳉鱼)。同时还看出:三种不同来源的同种鱼对同一毒物的急性毒性敏感度没有很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鱼类种群监测和鱼类毒理实验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并具体介绍了应用化学鱼类监测法、应用浮藻鱼类监测法以及鱼类急性毒性实验法和鱼类致突变试验法。  相似文献   

14.
水质基准鱼类受试生物筛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敏感受试生物的筛选是水质基准研究的关键环节,鱼类是水质基准重要的保护对象,各国在水质基准制定中都要求利用鱼类毒性数据. 依据地理分布及毒性数据丰度,筛选出我国以鲤科鱼类为主的17种本土代表性鱼类. 参照美国水质基准数据筛选原则,从ECOTOX等数据库中搜集相关毒性数据,筛选出对本土代表性鱼类毒性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氯酚类、分子氨及农药等,并分析污染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依据累积概率对鱼类的物种敏感性(累积概率<15%)进行分类. 结果表明:有10种本土代表性鱼类对污染物敏感,包括鲤科的鲤鱼(其对氰戊菊酯、福美双敏感,对二者的累积概率分别为12.50%、14.29%,下同)、草鱼(三唑磷,9.09%)、鲢鱼(甲氰菊酯,12.50%)、鳙鱼(镉,7.14%;敌敌畏,13.63%)和鲫鱼(无机汞,11.76%),以及非鲤科的泥鳅(敌敌畏,9.09%)、黄颡鱼(敌敌畏,4.55%;氧化乐果,14.29%)、黄鳝(氯氰菊酯,8.33%)、鲻鱼(硫丹,8.33%;氰戊菊酯,6.25%)和鳜鱼(分子氨,9.09%). 上述物种可作为相应污染物水质基准研究的本土敏感受试鱼类.   相似文献   

15.
甲壳素与氯基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片状甲壳素(聚氨基葡萄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温度(5,15,25℃)下五氯酚(PCP)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温度(5,15和25℃)、盐度(w(NaCl)为0~7%)、pH值(pH5~8)、氯原子取代等对氯酚吸附的影响;比较了5℃时7种氯酚(PCP,三氯酚(2,4,6-TCP),4种二氯酚(2,5-DCP,3,4-DCP,2,3-DCP,2,6-DCP)和单氯酚(3-MCP))的吸附容量。结果表明,低温使五氯酚在片状甲壳素上的吸附速率显著降低,但同时增加甲壳素的吸附容量;5℃条件下,pH>6 5时,PCP吸附量降低一半后趋于稳定;w(NaCl)高于1%时,几乎完全抑制了PCP的吸附。7种氯酚在片状甲壳素上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PCP>TCP>DCP>MCP,其中4种DCP具有相似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6.
水(自来水)中氯酚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酚废水是当今世界上危害大污染范围广的一种工业污染。被酚污染的江河水体一旦被用为饮用水的水源,经氯气消毒时,会生成氯酚化合物。此外,作为杀菌剂、除草剂、防腐剂(或其中间体和杂质)的氯酚也可随工业废水的排放而进入水体。自来水中只要含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与环境     
X22 200502636 天全河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王连龙(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环境/四川省环科院.-2004,23(5). -25-27,46 环图X-96 天全河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是四川省珍稀鱼类和经济鱼类的重要保护区,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有高等植物100多种,脊椎动物200余种,其中鱼类5目8科26属39种。但目前保护区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难,如保护区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滥捕偷捕现象突出,与社会矛盾较大,资金不足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环境生物学     
X17 X703 9900051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吸附特征与其结构关系/陈勇生…(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8,18(3)一248一251 环信X一58 选用经处理过的盐泽螺旋藻为吸附剂,研究其对10种酚类化合物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盐泽螺旋藻对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邻氨基酚、对氯酸和2,4一二氯酚6种酚均有不同程度的吸附,用Freundlieh和Langmui:吸附等温方程描述时,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6种酚的吸附常数k的对数值与其分子连接性指数(Z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盐泽螺旋藻对其余4种酚(邻甲酚、间轻基酚、间氨基酚、间乙酞…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水污染对鱼类毒性影响和制订图们江渔业水质标准,于1977年8—11月和1979年6—7月在室内进行废水对鱼类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在野外进行鱼类胚胎和幼鱼的现场监测。同时,对鱼类区系分布、渔业资源和鱼体残毒分别作了调查和测定。 结果表明:上游铁矿废水破坏鱼类产卵场,减少鱼类食料生物种群;中游纸浆废水影响鱼类存活和回游;下游化工废水使鱼有异味,影响食用。 纸浆废水是主要污染源之一,对马苏大麻哈幼鱼96hr半致死浓度为5.6—11%。亚急性毒性以血液指标最为敏感,阈反应值为0.32%。引起鱼回避反应和对鳃组织产生危害的阈值为1%。 据此,提出保护图们江主要经济鱼类存活,生长和产卵回游的水质标准为:pH6.5—8.5:COD20mg/l;BOD55mg/l,冰封期3mg/l;DO>6mg/l(24hr内和16hr以上),≮4mg/l(任何时候);悬浮固体10mg/l;木质素2mg/l;酚0.005mg/l;氰化物0.02mg/l;砷0.1mg/l;铬1.0mg/l。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6-2008年9-10月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彭水电站蓄水前后坝上和坝下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次监测中,调查江段出现的鱼类共有9科44属63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2种;渔获物中,群体数量主要由体重<50 g的小型鱼类和幼鱼组成,而群体重量主要由<500g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