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7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地震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于2007年3月20-2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建民(左上)在会议上做了重要报告。中国地震局党组全体成员,地震局系统各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对2006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5月30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侯建民高级工程师凭借在社会服务领域的突出成绩,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成为中国地震局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国科协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表彰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重大装备和工程攻关、  相似文献   

3.
阳春三月,桃花盛开。2004年4月.由中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地震分会发起,中国地震局离退休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宣教中心共同主办的全国地震系统老年书法美术展在桃花争艳的地方——北京香山中国地震科普馆举办,这是我国防震减灾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及老科协地震分会的一件盛事。  相似文献   

4.
地震次生火灾虽是1种相对罕见的城市灾害,然其巨大的破坏力却逐渐引起广大城市防灾工作者的注意。为了有效防止和抵御地震次生火灾,构建了基于GIS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仿真系统,用于辅助防灾工作者预测和评价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蔓延、扑救和破坏过程。该仿真系统由4个部件构架而成,包括空间数据库、模型库、仿真中心和结果输出。空间数据库组织和收集城市中与地震次生火灾密切相关的空间和非空间数据,为仿真系统提供基础的数据源;模型库是整个仿真系统的核心,包括了地震次生火灾过程中3个关键阶段的模型,即震后起火模型、城市火灾蔓延模型和震后消防扑救模型;仿真中心是仿真系统的运行中心,实现数据和模型之间的集成,并提供完整的仿真方案进行模拟,并以表格、图件和报表的形式输出各种统计结果。这些统计结果可为防灾工作者的防灾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理性看待地震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一些地震研究先进的国家开展了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数十年来,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历程艰难,路途坎坷,对地震能否预报的争论也一直伴随着地震预报研究工作没有停止过.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成功预报,让人们欣喜雀跃,以为大功告成,但一年后的1976年河北唐山7.8级地震的惨烈后果,给地震工作者当头一棒.  相似文献   

6.
高燕 《防灾博览》2007,(4):44-44
近几年来.普洱市境内连续发生破坏性地震.如2005年1月26日.普洱市思茅区5.0级地震:2006年1月12日.普洱市墨江县5.0级地震;2007年6月3日。普洱市宁洱县6.4级地震。在这些地震发生后.市、县地震部门在地震现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震部门的每一名地震工作者.不需要通知都会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听候安排投入到地震现场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1954年甘肃省第一张地震记录图在兰州地震台产生至今,甘肃的防震减灾事业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长期奋战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地震工作者,在中国地震局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战严寒,斗风沙,克服重重困难,用勤劳和智慧,真情和汗水,使甘肃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8.
<正> 1988年7月16日至24日,在河北省昌黎县黄金海岸召开了地震系统科技期刊编辑研讨会。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科技期刊编辑部五十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随着我国地震事业的发展,地震科技期刊应运而生并日益发展。工作在这一战线的广大编辑工作者,长期以来默默为地震科技人员作嫁、为繁荣我国地震科技事业进行再创造劳动。通过编辑工作者无私的奉献,全国约有90%的地震科技文献得以产生和传播。作为现代科技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的劳动博得了科技工作者乃至社会的承认和尊敬。为使地  相似文献   

9.
和普通列车相比,高速列车作为一种更快速的交通工具,其受到地震的威胁也更大。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能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发出报警,是防止其发生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我国新建的京津、京石等高速铁路中都要求建设地震预警系统。一个好的地震预警系统不仅要有科学先进的算法来确定地震三要素和影响范围等,系统的构架也尤为重要。系统构架影响甚至决定了系统的鲁棒性、可维护性、运行效率、安全性等。因此有必要对预警系统的系统构架进行研究,确保预警系统构架合理。讨论了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中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及其相互关系,为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1.凄雨龙陵 1976年的地震形势,像当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一样,当京津唐保卫战打响之后,在云南的龙陵和四川的松潘也先后发生了强烈地震。三大地震遥相呼应,地震工作者严密布阵,绷紧了应战的神经。虽然,唐山地震前发生的龙陵地震和唐山地震后发生的松潘地震,均获得了较为成功的预报,但人们笼罩在"政治地震"和"恐震症"之中,并未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地震预测必须包括三项内容,即未来地震的震级、发生的地点、发生的时间,这称为地震预测三要素。地震预测三要素是一个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预测就没有意义。经过邢台地震以来40多年的地震预报实践,我国地震工作者已积累和总结了不少预测地震三要素的经验和方法。简述如下:(1)震级预测:由于地震是震源体应力应变积累的结果,地震越大,应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用于展示城市燃气管道地震安全控制系统工作机理和控制效果的演示系统。对演示系统地震阀门的原理和性能作了阐述,对演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该系统可用于科普场馆或相关单位介绍城市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的原理,系统已在唐山市地震博物馆安装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是指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可能受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严重地震灾害损失,需要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区域。自20世纪70印代初期开始,我国建立起年度全国地震会商会制度,对未来一年的地震趋势做出判断,并圈定若干个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内的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这些重点危险区作为进一步加强监视、开展震情工作的重点目标。多年实践表明,地震重点危险区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而造成地震损失和潜在震害的却主要在大中城市集中、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黄永林  高俊锁 《灾害学》2009,24(3):103-108
历史地震资料的整理出版为研究地震的发生与预防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我国的地震科技工作者通过分析与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地震科研与应用工作,得到不同地区的地震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统计得到用于地震区划和地震预测的许多基础数据以及地震衰减和地震灾害的规律,为我国的抗震设防提供了依据.本文以江苏及邻近地区为例,综述了中国历史地震研究的现状与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在当前面临地震队伍结构调整和人员分流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追踪地震研究的世界先进水平,筛选和确定地震科研的前沿课题,为制定地震工作的深化改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30年地震预报实践的反思,提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地震局、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震科技大会于2007年8月2313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地震科技发展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震系统各单位负责人,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各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及计划单列市代表和各企事业、大专院校代表。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于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中国地震局扶贫干部徐鑫同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18.
题记:2011年,是新疆防震减灾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地震局积极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举全国地震系统之力,支持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大发展。新疆防震减灾事业进入了新时期新阶段,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全国地震系统的积极援助下,地震灾害相对严重的新疆被置于历史的聚光灯下,全国地震系统在这里共谋事业,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日本、法国的地震区域分布及特征,对两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的技术发展、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中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建设及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地震活动的特征及地震行业的技术状况,参照日、法两国的经验,对中国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指出了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防灾博览》2012,(5):6-9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统筹部署,大力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明确防震减灾战略要求,确立国家2020年防震减灾奋斗目标,颁布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修订《防震减灾法》,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抗震救灾伟大胜利,国家防震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了政府领导有力,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局面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本刊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地震局在推进防震减灾工作中的辉煌成就,借此向地震工作者的艰辛付出和不懈努力致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