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终于快要放假了,我得好好放松一下了。"笔者在春节前参加了一次班组安全活动会,少数职工这样说道。令人听后不免有些担心,尤其是在班组安全会上发表这样的言论,也反映出少数职工对安全生产的态度,存在着安全上的麻痹思想。  相似文献   

2.
岁末年初是事故的高发期,要保障这期间的生产安全,除了加强对工艺和设备的安全管理之外,对员工的情绪管理也非常重要。如果员工情绪不稳定,就会影响到他们的作业行为,从而易造成事故。春节放假前员工产生情绪波动的主要原因。一是春节回家过年,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和团聚的风俗是影响大多数人心理的重要因素。二是担心工资、奖金等是否按时发放,是否公平。三是外地回家过年的员工,担忧回家往返的车票购买问题。  相似文献   

3.
煤矿员工的“知-能-行”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决策心理过程,构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知-能-行"模式模型,归纳该模式下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因素,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煤矿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不安全行为,并成为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规定和行为规范、员工的记忆状态、理解能力、行为认知能力、价值观及价值判断、行动能力均是影响煤矿员工作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预防和控制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应从煤矿员工的外在规定性、"知"、"能"、"行"4个方面入手;对煤矿管理者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应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侯升  姚海红 《安全》2009,30(2):37-39
安全教育培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员工的安全观念、认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是关键。单一讲大道理会使员工感觉空泛,只说安全技能,则会淡化安全教育的宗旨,这就需要把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等内容,通过培训教育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安全重要性,消除危害辨识中的认识盲区,认识到“三违”的危害,才能积极掌握安全生产理论和技术,做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打造"平安工程",关键在员工。因此,倾听一线员工对此工作的反映和呼声,是实施"平安工程"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笔者看来,要做到安全沟通无梗阻,需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观念认可:各层级必须首要解决员工安全观念的误区,使所有员工形成安全利益共同体。安全工作是一项积德行善的工作,及时纠正作业行为的偏离,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不能对安全检查及安全监管抱有抵触情绪,不能因被安全惩戒而心存症结。全员参与:各层级必须充分发动、全员参与到安全工作中来,每名员工也必须主动提升自身的安全素养及安全技能,将自己视为旁观者必将受到事故的  相似文献   

6.
刘畅 《劳动保护》2020,(2):70-70
保证春节复工复产期间的安全稳定,是企业重点的安全工作。造成复工复产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员工思想麻痹、进入工作状态迟缓所致。针对此情况,企业普遍采取的方式是对复工人员进行传统的节后收心教育,引导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实现生产安全稳定。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为应借助行为习惯理论,采用一条总则,实现工人安全复工。  相似文献   

7.
春节长假已经结束,各企业逐步进入节昏后复工复产阶段,大量员工陆续上岗,而这一时期也是各类事故高发期,特别是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农历新年后开工较晚,要防止部分生产经营单位为赶工期追求经营业绩“开门红”,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经营,安全生产条件得不到有效保障;也要防止部分员工因长期离岗休息,造成安全意识麻痹懈怠。因此,企业负责人和员工都要提高警惕,谨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煤矿生产事故的行为致因路径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论述煤矿生产事故的直接致因要素及其管理者和员工责任,分析煤矿生产事故的行为致因路径,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分析指出,员工应该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机和环的不安全状态负主要责任,其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煤矿生产事故的直接行为因素;管理者应该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负主要责任,其不良管理行为是造成煤矿生产事故的根本行为因素;存在从不良管理者行为、到不安全员工行为、再到煤矿生产事故的行为致因链条。只有优化管理者行为、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并监控机或环状态,才能从根本上切断煤矿生产事故的行为致因链条,逐渐减少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终于快要放假了,我得好好放松一下了."笔者在春节前参加了一次班组安全活动会,少数职工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0.
<正>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单元,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也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组的日常工作中,有些员工存在忽视安全规定,不遵守规章制度和习惯性违章的行为,个别岗位员工甚至还在工作中或多或少掺进一些"自选动作",  相似文献   

11.
王璇 《劳动保护》2008,(3):104-105
冬季是对化工生产不利的季节,一方面由于气候寒冷、干燥,设备、管线可能被冻凝;另一方面,室内生产容易因通风不良导致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浓度积累达到爆炸极限。安全管理也会受到影响,如检查人员因寒冷减少巡检次数、或检查不到位;员工也会因为春节临近、思想有所放松、忽视安全操作,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每当节假日过后,尤其是春节过后,员工的精神通常会处于比较"松懈"的状态,在工作中对于风险的警惕程度以及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往往会随之降低,容易因此引发各种安全生产事故。那么,在节假日过后,尤其是春节过后,企业应如何使员工尽快"收心",在工作中提高警惕,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确保安全生产?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节日过后应如何"收心"。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因问题在事故控制中的重要性,为规范人员行为,提出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中逐条评分的思想融入作业安全管理中,以规范员工个人行为。并将员工不安全行为按照诱因的不同,划分为功能性失误、心理性失误、知识性错误、条件限制性错误、主观意识性违章等5种类型。针对不同诱因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对比这些措施实施前后员工作业行为符合标准规范的比例,研究运行过程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实施减少了试验岗位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员工行为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不安全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上的不安全情况,经常是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我们改善和控制这些因素,便可以有效预防意外事故。在改善工作环境方面,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在安全培训方面,香港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在一般性责任条款中明确规定:雇主必须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安全培训和指导,以避免意外发生。同时有些法规要求一些高危险行业的雇主应向员工提供指定的安全培训,目的是通过培训,加强工人的安全知识、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地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有些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比较注重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等内容的提炼和宣传,而忽视安全礼仪、仪式的培育,以至于安全文化飘浮在空中,员工没有认同感;此外,有些管理人员认为仪式感是繁文绸节,是大张旗鼓地走形式,根本没有必要强调仪式感。  相似文献   

16.
<正>安全教育活动是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夯实安全基础的重要途径,但确有些班组员工对该活动不感兴趣。有人说,因时代变了,大家"口味"也变了,内容陈旧无新鲜感;还有人说,任务重、工作忙、顾不上。我带着疑问,到班组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17.
春节刚过,从事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员工都将喜悦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同时,许多单位也强化了对企业员工节前和节日期间的安全教育,加强了对本单位、本部门安全生产的防范措施.但值得注意的是,节后的安全工作切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控制生产中员工不安全行为,需研究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涌现程度和趋势。在探讨了员工不安全行为作为复杂系统一种涌现现象的基础上,将复杂性科学的涌现理论和CGP建模方法应用到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中。先分析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的因素,构建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模型;再利用Netlogo仿真平台,动态模拟管理者、员工、组织、环境各因素对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程度和趋势的影响。通过改变环境氛围、领导意识和员工素质等因素,对模型进行了基准模式和分析模式下的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一种涌现现象;不同因素对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异。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能力、员工的安全意识、工作环境、组织安全理念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涌现的程度和趋势。在安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控制和调节各种因素,以降低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涌现程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是很多安全管理人员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秉承的原则,也是一种对员工生命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但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既然是为了员工"好",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那么,能否在保障安全,做到"不听哭声"的同时,得到各级员工的赞同和理解,做到"也无骂声"?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安全管理能否实现"既无哭声也无骂声"。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市安全监管局即日起至明年一季度,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实施2014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重点强化对城乡结合部、人员集聚地等事故多发易发和隐患较多区域的安全执法以及区县执法互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元旦、春节等重点时段安全生产执法联合行动、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做到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