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站的防雷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雷电灾害是气象自然灾害的一个组成部分.地震前兆台站的防雷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防雷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尚未过关.随着数字化改造项目的实施,地震台站对防雷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分析了雷电的形成、雷击的种类和雷电对数字化前兆地震台站的危害,介绍了几种针对数字化前兆台站的防雷措施,这些措施在实际的地震监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了张家口数字化前兆台网分中心设计基本思路和方法,介绍了该中心网络构成、技术特点和运行效果,重点介绍与省局数字化前兆数据的通讯方式,对未参加过具体数字化观测工作的同志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了张家口数字化前兆台网分中心设计基本思路和方法,介绍了该中心网络构成、技术特点和运行效果,重点介绍与省局数字化前兆数据的通讯方式,对未参加过具体数字化观测工作的同志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期间天津地震前兆台网运行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发生后,天津市地震局迅速进入应急体制,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监测中心、预报中心全体人员坚守岗位,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汶川地震期间天津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监控、数据管理、台站综合评比、数据服务、总结评估等项工作,以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监测预报工作为导向推进数字化监测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震预测的发展方向,是从协同的观点,多层面地统筹考虑地震监测体系的建设,实现基础研究与实际地震预测工作的结合.本文从如何利用原有监测资料、连续前兆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建立、前兆监测体系数据报送体系等地震监测工作环节,分析地震监测教学如何与监测工作方向相一致,并对教学改革如何结合台站技术人员更新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系统的介绍马陵山地震台前兆观测数字化改造情况,提出了改造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部分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提供了台站数字化改造后观测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7.
地震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要求台站的管理必须适应这个巨大的变化.本文结合乌鲁木齐基准台的实际情况,探讨台站管理的新方向和新要求,提出在数字化时代的管理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坚持监测与科研同步进行,既要产出优质资料,又要充分使用资料,吸引高科技人才,提高台站的整体科研水平;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始终,加强领导,搞好团结;要拓宽台站的服务范围,增收节支,努力改善台站的工作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加强台站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创新,再铸辉煌.  相似文献   

8.
南京基准地震台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管理的最早地震台站之一,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南京基准地震台地处著名的南京市中山陵风景区内,周围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环境得天独厚.台站设有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项目,是一个综合型的地震监测台站,并承担着全球大震速报、全省地震速报、地震前兆监测任务及与国际、国内资料交换的任务.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历史变迁中,始终把地震监测、科学研究放在第一位,留下了珍贵的地震观测资料,为我国地震事业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大地震在主破裂前往往行成地壳变形,高应力作用下进入峰值后的变形阶段,反映到地倾斜观测日均值曲线上,表现为固体潮形变趋势异常,这些异常能否指示远距离的地震,近年来不少研究者发现,远场前兆往往出现在对应力、应变变化反应灵敏的特殊构造部位.佳木斯台可能处于这种特殊的构造部位,对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短期前兆异常"场兆"的趋势性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建设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地震观测监控系统,将原来分散的观测项目(如测震、GPS、气氡、气汞、电磁波、地电场等测项),改造为集中到一台服务器管理,在一个监控平台上统一实现了对台站数据的收集、入库、管理、处理、监控等业务;对这些观测项目可以在控制台上直接取数并将数据入库;初步实现了观测数据的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监控的软件管理系统,减少了系统维护工作量,方便台站工作人员操控。监控系统的地震前兆数据监管软件系统DataMonitor可准实时监视数据,检查数据的异常和到达情况,并向台站数据管理人员告警;可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统计,包括数据到达情况统计、缺数统计、数据连续率统计等。该系统还提供多种前兆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对前兆数据的各种常规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1.
结合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软件的应用过程,对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背景、流程、技术框架和主要建设内容等进行了介绍,并对软件的成功实施和关键技术的最佳实践进行了研究,为下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提供了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解决在进行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建模以及预计时,计算效率低、容易出错的问题。方法 开展基于GO(Goal Oriented)法的复杂火工系统可靠性预计方法研究。建立不同种类火工组件的可靠性模型和算法,结合火工系统的GO图模型,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预计以及定量分析。依据建立的可靠性模型以及算法,开发一套火工系统可靠性建模以及预计的软件,运用该软件对典型座椅弹射火工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预计,并且将软件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仿真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软件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仿真方法所得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004 8%。结论 基于GO法的复杂火工系统可靠性预计方法是合理可行的,而且运用GO法开发的软件可以提高可靠性预计的计算效率,同时也为后续的 GO 图分析计算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沈阳市污泥堆存处置过程恶臭污染管理与预警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研究了污泥恶臭产生条件、污泥堆存处置过程恶臭污染特征,明确了污泥堆存处置过程的恶臭风险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恶臭风险评估与分级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恶臭风险评估与分级预警系统软件,为企业恶臭风险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科学的监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废碱液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组成废碱液的成分作一个简要的分析,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废碱液处理工艺技术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服务全军的装备环境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为装备质量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服务.方法 首先通过对装备研究院下属单位开展调研,分析调研结果,得到需求分析结论.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梳理本单位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类别,理清相关信息元素,利用Java+Weblogic8.3+Oracle10g的模式进行开发.结果 利用软件技术开发了管理功能完善、扩展性较强、性能可靠、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服务平台通过军用软件测试,并且开展了小范围的试用.结论 试用人员对服务平台提供的基础数据、信息和技术服务表示满意,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SoundPLAN软件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预测模型的相符性,建模及计算过程。以某新建热电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为例,研究了SoundPLAN软件在火力发电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技巧,指出了软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升省级环境保护规划评估的公开透明程度和技术水平,也为了丰富省级环境保护规划评估的技术手段,有必要在省级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文章在对第三方评估存在的优缺点和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全面加强第三方评估制度的建设;制定第三方评估任务范式合同及相关技术标准;明确被评估机构和人员在评估过程中的权责;参与省级环境保护规划评估的相关组织和机构应加大评估专业技术的学习和研究,提升评估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水煤浆技术应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水煤浆技术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国医疗废物焚烧处置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深入分析了医疗废物焚烧处置工程每个系统的一些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并对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多维、多学科的视角,就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具体包括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根源、宗教根源、伦理根源、技术根源和经济根源。从表面上看,环境问题是一个技术问题、经济问题;但从深层次考察,环境问题则也是哲学问题、宗教问题和伦理问题。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不仅有赖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法律制度的变革,更有赖于人类文明的转型和伦理观念的觉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