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在轨道交通深埋站点火灾安全模型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区域地下集运系统区间防排烟设计研究、地铁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研究、地铁安全评价等方面完成了十余项研究项目,部分成果已在广州、深圳和南京等城市的地铁中得到应用,提高了这些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研究领域有:城市复杂条件下浅埋暗挖大垮度地铁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层变形规律;地层位移与变形安全性评价模型和分析技术;开挖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与建筑物的相互作用的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专注于轨道交通安全,聚焦地铁火灾烟气控制、客流疏运安全、综合风险评估科学与技术,突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为推动我国地铁运营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年来,交通安全研究所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等安全设施评估,为企业提供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城市轨道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测研究的科研机构,拥有地铁火灾及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引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测技术发展,专注于轨道交通全过程的安全评价和检测、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火灾实验及模拟、复杂地铁火灾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测研究的科研机构,拥有地铁火灾及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引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测技术发展,专注于轨道交通全过程的安全评价和检测、建筑物消防安全评估、火灾实验及模拟、复杂地铁火灾通风排烟、大客流疏运监控预警及疏散仿真、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施工围岩  相似文献   

5.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致力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评估、风险检测和安全论证研究。深入开展火灾实验及模拟技术、复杂车站及隧道通风排烟新型技术、人群疏运及疏散仿真技术、地铁施工围岩稳定性模拟及实验技术、地铁工程风险检测技术、地铁安全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特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组织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7.
正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在2020年专刊成功出版基础上,特组织开展2021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8.
正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前沿探讨,展示新的研究进展,共享新的学术成果,地铁火灾与客流疏运安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在2019年专刊成功出版基础上,特组织开展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9.
赵原 《劳动保护》2014,(10):52-55
<正>史聪灵,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他所进行的轨道交通风险控制、地铁防火及疏运安全等研究,多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形成行业标准,并在全国推广。2014年,他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优秀青年专家。"1979年出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安科院’)交通安全研究所教授级高工。2005年进入中国安科院至今,参与研制行业标准4项、获得专利9项;获科研成果奖励8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文章90余篇,其中SCI收录18篇;先后多次在国际大会上宣读论文;完成近200项地铁等重大工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经过5年的研究和实践,自主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技术。防灾系统安全性测试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对于线路开通后的人员防护至关重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技术用于在线评判事故状态下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防灾安全性能,检测内容基本涵盖FAS系统、BA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风排烟系统、  相似文献   

11.
正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监控预警信息系统研究依托项目: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疏运监控预警技术和装备研发研究内容: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疏运智能监控分析识别集成装备、人流密度及行为分析软件系统;建立了基于拥挤指数模型、时间序列分析、趋势分析等技术的大客流风险预测及分级预警模型;研发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大客流监控预警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经过5年的研究和实践,自主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技术。防灾系统安全性测试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对于线路开通后的人员防护至关重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技术用于在线评判事故状态下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防灾安全性能,检测内容基本涵盖FAS系统、BA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疏散指示系统、闸机、屏蔽门、PIS系统、应急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8月17日,由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轨道交通建设安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轨道交通建设安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第一届第三次年度工作会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来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经过5年的研究和实践,自主研发了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技术。防灾系统安全性测试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的关键内容,对于线路开通后的人员防护至关重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技术用于在线评判事故状态下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防灾安全性能,检测内容基本涵盖FAS系统、BA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疏散指示系统、闸机、屏蔽门、PIS系统、应急照明、供电切非、电梯、自动扶梯、警铃、应急广播等系统。该技术实现对各系统的防灾功  相似文献   

15.
《城市安全规划与应急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该项目取得了多项成果,在我国青岛市、南宁市和广西高峰公司得到应用并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20日,在广州市召开了由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共同承担的“地铁车站人员应急疏散模拟仿真专题研究”项目的中期验收评审会。会议听取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关于地铁车站的人员应急疏散策略、疏散时间计算模型、虚拟仿真系统等研究成果进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8月9日,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北京市组织专家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检测与风险管控技术"的各子课题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听取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参与单位的汇报、查阅了验收相关资料,经质询与讨论,认为各子课题提交的资料齐全、完整,完成了  相似文献   

18.
正城市轨道交通综合风险评估技术贯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试运营前、运营等全过程,开展风险评估技术及标准研究,建立了地铁全过程综合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7项,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其中《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 33668-2017)等6项标准获得了 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三等奖。施工围岩稳定性计算方法体系、试运营前安全检测技术、大客流疏运安全评测方法、车站疏散能力评测技术等相关技术在全国46个城市、500多条线路上广泛应用,并向非洲亚的斯亚贝巴轨道交通出口应用。相关研究成果规范和指导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安全运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1月1日-5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安全研究所在北京地铁古城车辆段联合开展地铁车厢内全尺寸火灾烟气扩散实验,获得了车厢内烟气扩散蔓延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公共安全研究所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于2005年新组建的一个重要科研部门。本所聚集了一批从事地铁、核电站等重大公共基础工程及安全生产事故预测、预防、预警、应急救援、指挥决策、调查处置等方面的高级研究人才。公共安全研究所围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重大工程、人员聚集场所、交通运输等突发事故预测、预防、预警技术和重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技术、城市社区安全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