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污染的危险废物焚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危险废物焚烧中产生的污染主要通过尾气处理去除,本文认为尾气处理应与通过控制焚烧条件减少尾气中污染物的原始浓度相结合,以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投资。本文主要讨论了控制危险废物焚烧中主要污染物颗粒物、氯化氢、SOx、NOx、二恶英的焚烧技术。  相似文献   

2.
危险废物回转窑焚烧系统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杭州市危险废物回转窑焚烧处理示范工程的一期规模、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上海市某危险废物焚烧厂飞灰为研究对象,采用Na2S、FeSO4、Na3PO4、和Na3C3N3S34种不同类型化学稳定药剂对飞灰进行了稳定化处理,并应用XRD、IR、SEM和连续化学提取法等仪器和手段对Na3C3N3S3处理焚烧飞灰的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a3C3N3S3对飞灰中的重金属Cr、Pb、Zn的稳定效果最好,Na3PO4对Cr无明显稳定效果。稳定后产物表面变得致密化,Na3C3N3S3与重金属离子生成的沉淀物干燥后无明显晶型存在。经稳定处理后飞灰中的重金属形态由弱酸提取态转化为可氧化态,减少了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毒性。  相似文献   

4.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项目环评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危险废物焚烧处置项目的特点,归纳并阐述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从而为这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也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提供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5.
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摆在我国各级市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然而我国已经运行的危险废物焚烧装置普遍存在回转窑挂壁结渣、热灼减率偏高和污染排放超标等问题,作者通过将回转窑和流化床特点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危险废物回转式流化冷渣多段焚烧处置装置。该装置采用回转窑(一燃室)、二燃室和流化床结合的热解-流化焚烧工艺,特别是采用控制窑头温度避免了回转窑挂壁结渣;采用流化冷渣装置延长未燃烬渣的焚烧时间,解决了热灼减率偏高问题;水冷式烟气急冷装置可以将烟气温度从1 100℃降到200℃,防止了二恶英的尾部低温再生成。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以处理医疗垃圾和大多数的固态和液态危险废物,实现了烟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恶英排放达到国家标准的目标。同时对该系统运行时窑头温度分布、二燃室炉膛出口氧量变化、回转窑和炉膛升温特性、燃烧室外壁温度分布等几方面运行数据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危险废物焚烧炉的运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危险废物处理技术进展及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固体废物的目前状况、产量,分析了一些典型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了深人开展危险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的方向,并给出了环保部门应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无锡市作为江苏重点发展的城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废物产生量和种类不断增多。文中针对无锡市2011年—2018年危险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与处置情况,分析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存在的问题,同时,就目前危险废物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活垃圾安全无害化处理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气化熔融焚烧垃圾技术以降低二恶英排放方面巨大优势得到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提出纯氧熔融焚烧垃圾技术,几乎可以实现所有二次污染物近零排放。以350 t/d回转窑垃圾焚烧炉为例,对纯氧代替空气应用在回转窑上熔融焚烧垃圾系统进行了详细热力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纯氧熔融焚烧垃圾系统的锅炉效率可达90.56%,回转窑熔融焚烧系统还可以在垃圾焚烧后灰渣达到熔融温度的条件下,保持该系统热量平衡,稳定燃烧。并参考回转窑设计标准对该纯氧熔融焚烧城市生活垃圾的回转窑参数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9.
危险废物分级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危险废物因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和反应性等多种危害特性,如果暴露于环境中将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威胁.深入分析了欧美等一些国家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级管理的方法,针对中国目前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和管理现状,提出了综合考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活性大小等各个方面,借助风险评价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级管理的方法和原则,以及相应的分级管理程序的建议,为完善中国的危险废物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熔融固化是目前危废焚烧灰渣处置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熔融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采用HSC Chemistry软件模拟研究了重金属元素As、Pb、Zn、Cu、Ni、Cr等在熔融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历程,考察了不同气氛、温度、氯化物种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还原性气氛下,As、Pb几乎100%以AsS(g)和PbS(g)的形式挥发进入气相;Zn主要以气态金属挥发,1 500 ℃时90.8%的Zn进入气相;Cu、Ni、Cr与灰渣中的Fe2O3、Al2O3等形成不易挥发的化合物,几乎完全被熔渣固化。氧化性气氛有利于各重金属元素的固化,除46.47%的Pb 以PbCl2(g)、PbCl(g)、PbO(g)的形式挥发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均能被固溶在渣中。与灰渣中NaCl相比,CaCl2不影响As、Cr的平衡形态分布,但能促进Pb、Zn、Cu、Ni以气态氯化物的形式挥发进入气相,不利于重金属元素的固化。  相似文献   

11.
实现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净化成为危废焚烧烟气治理领域的新趋势。提出了基于催化陶瓷纤维滤管的危废焚烧烟气一体化处理工艺,并依托江苏某危险废物焚烧厂建设了中试示范工程,以考察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该工程可实现对危废焚烧烟气进行除尘、脱酸、脱硝及降解二恶英等处理的集约、高效运行;其关键技术为催化陶瓷纤维管的应用;运行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了约30%,且具有处理效率更高、占地面积更小、投资和运行费用更低等优点。本示范工程可为现役危废焚烧烟气净化工程的改造及新建项目实现深度净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浸出能力强、毒性大,属于危险废物,若处置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采用酸洗-电沉积联用技术,考察硝酸浓度、液固比和酸洗时间对重金属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电沉积电压和时间对酸洗废液中重金属回收率的影响,同时评估处理后飞灰的浸出毒性。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 mol·L−1、液固比为25的硝酸中浸渍洗涤60 min条件下,酸洗能成功去除飞灰中95.26%的Zn、83.06%的Pb、72.62%的Cu和97.85%的Cd;在电压为14 V,电沉积4 h的条件下可回收酸洗废液中95.80%的Zn、99.04%的Pb、79.95%的Cu和90.37%的Cd。对Zn、Pb、Cu、Cd的连续提取和浸出毒性测试表明,处理后飞灰易浸出组分占比降低,残余态物质占比提高,重金属浸出质量浓度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要求,可直接进行填埋或作为非危废固体进行资源化利用。本研究结果可为飞灰中重金属脱除和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垃圾焚烧技术在各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对生活垃圾焚烧的残余物,主要是飞灰的处理、处置,已成为困扰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难题之一。飞灰的处理是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关键,目前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常用方法有:水泥固化法、化学药剂稳定法、飞灰热处理、化学浸提法等,生物淋滤法是近年新兴起来的金属浸提技术。经处理后的飞灰可进行填埋或资源化利用。因此,着重叙述了当前有关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方法与处置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刘风  马鲁铭 《环境工程学报》2012,6(11):3899-3904
开展了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于污泥焚烧烟气净化的实验研究。生化出水净化吸收污泥焚烧烟气的效果与气水比、进气浓度、进水pH、进水碱度和水温等因素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气水比10∶1,进水pH为7条件下,生化出水能够有效吸收污泥焚烧烟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出气中气体污染物低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的排放限值要求,吸收后出水各指标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该工艺脱硫效率可达90%,具有系统简单可靠、以废治废、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工程的经济性分析、工艺过程的能流分析以及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综合分析了流化床、炉排炉、气化熔融和等离子体气化等不同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结果表明:(1)在零补贴的情况下,流化床焚烧技术的工程效益最佳,但从项目投产年算起,其投资回收期也需9年;炉排炉、气化熔融与等离子体气化焚烧技术要达到流化床焚烧技术零补贴情况下的经济效益,分别需补贴约70、140、500元/t。(2)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下区域的水体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影响最显著,而人体毒性影响最小。气化熔融焚烧技术和等离子体气化焚烧技术的环境影响比其他两种焚烧技术小一个数量级。(3)考虑污染物排放的环境效益,在现行中国排放标准下,流化床、炉排炉与气化熔融焚烧技术的工程效益都将得到较大提升。随着排放标准的更加严格,流化床焚烧技术的年收益率下降最显著;气化熔融焚烧技术的工程效益相较最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垃圾焚烧发电厂使用熟石灰作为烟气脱酸剂带来的成本高昂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实现焚烧烟气净化从资源消耗型污染治理方式向以废治废的跨越,本文以某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例,通过现场工程实验研究了熟石灰、白泥-A和白泥-B对烟气中HCl与SO2的脱除效率,讨论了脱除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白泥替代熟石灰进行烟气脱酸的经济性。结果表明:3种脱酸剂的烟气脱酸效率表现为熟石灰>白泥-A>白泥-B,白泥的理化性质、SO2和HCl竞争关系及壳效应等因素是限制烟气脱酸效率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脱硫效率,相比熟石灰降低了54%~60%,但仍可以使烟囱出口HCl与SO2达标排放,是一种可行的以废治废方式,实验结果可为白泥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提供案例支撑。  相似文献   

17.
控制垃圾焚烧二产生与扩散分三部分首先,通过预处理除去原生垃圾中的聚氯乙烯塑料,从源头上控制垃圾焚烧二哄产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垃圾焚烧炉采用组合式循环流化床锅炉,实行垃圾先低温热解气化,然后高温燃烧垃圾热解气体的方式,同时在炉内加入添加剂实现稳定燃烧和部分脱氯,以减少二哄在炉内生成和炉后形成量;最后,在烟气尾部采用吸附剂吸附二哄,并与布袋除尘器配套使用,控制二哄的尾部扩散.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控污效率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垃圾焚烧二哄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有效处置城市污泥的方法,通过改变掺烧配比、监测燃烧烟气等对燃烧过程的探索,研究了城市污泥直接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中的垃圾进行掺烧混烧的处置技术.结果 表明:直接掺烧12.5%左右的城市污泥混烧,对生活垃圾入炉量、焚烧炉稳定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均未产生较大影响;根据掺烧城市污泥的烟气监测结果,直接掺烧城市污泥后,排放...  相似文献   

19.
掌握填埋废物的工程力学特性是确保危险废物填埋堆体稳定性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针对6种典型危险废物的工程力学特性开展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污泥类危险废物的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远高于非污泥类危险废物,而前者的比重则显著低于后者.污泥类危险废物的渗透系数相对较小,比污染土壤和飞灰炉渣混合物的渗透系数小1个数量级,比滤池填料的渗透系数小2个数量级.不同危险废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排序为:飞灰炉渣混合物(314.3 kPa)和滤池填料(278.9 kPa)>污染土壤(124.9 kPa)>杭州氧气厂污泥(68.6 kPa)、锌铬污泥(71.4 kPa)、油泥(58.4 kPa).不同危险废物的粘聚力排序为:飞灰炉渣混合物(40.8 kPa)、滤池填料(31.1 kPa)>污染土壤(20.9 kPa)>杭州氧气厂污泥(1.94kPa)、锌铬污泥(3.10 kPa)、油泥(1.81 kPa).此外,不同危险废物的内摩擦角差异相对较小,其变化范围在18.8°~35.0°之间.综合分析可知,飞灰炉渣混合物和滤池填料的工程力学特性较好,而污泥类危险废物的工程力学特性则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