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严格井口检查 ,井下严禁使用明火或吸烟。(2 )不准在井下电焊、气焊 ,非在井下施焊不行的 ,必须制定安全措施。(3)严格井下放炮规定和制度 ,采用矿井安全炸药和电雷管。(4)高沼气井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低沼气井选用安全火花型电气设备。电缆接头采用硫酸热补或接线盒。如何预防矿井外因火灾  相似文献   

2.
《江苏劳动保护》2013,(10):37-37
矿井火灾以预防为主。预防矿井火灾的一般性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采用不燃性支护材料。井口房、井架和井口建筑物、进风井筒、回风井筒、平硐、主要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连接处、井下主要硐室和采区变电所等,都应该在岩层中开凿或采用不燃性材料进行支护和填实。  相似文献   

3.
电焊、气焊是金属切割、接合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序。在操作中,如忽视安全, 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就会发生火灾。因此,做好电焊、气焊的防火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怎样做好电焊、气焊的防火安全工作?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警惕,重视安全,焊接操作必须由经训练考试合格的焊接工人进行。 二、严格执行焊接用火审批制度,应经本单位消防保卫部门检查同意后,才能进行操作。 三、应根据消防需要,配备足够的看火人员,井配备水桶等灭火工具。 四、在生产、加工或贮有化学易燃物品的房间内,禁止进行焊接或切割。 五、加强安全检查。要做到三检:即操作前…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1993,(4):31-31
电子自动焊接护目镜是集液晶光阀、光学薄膜、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新一代的劳动防护用具,可作为电焊、气焊或高温炉窑作业防护的眼护具。 在电焊或气焊作业时,强烈的弧光会严重伤害操作者的眼睛。为避免这一伤害,传统的方法是用一种透过率在万分之六至十万分之一的有色玻璃,即通常所称的电焊玻璃或电焊镜来阻挡强烈弧光。但是,当电焊或气焊未引弧时,在常光照明下,透过如此低透过率的有色玻璃,看到的只是一片漆黑。焊接工人为了既能找准焊位、看清焊点,又要防止弧光伤害眼睛,只好用手频繁地移动焊镜或遮或离。因此焊接工人的操作劳动强…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你好:我们是一个小型的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中要使用电、气焊,请问:电、气焊操作中有什么火灾危险?龙岩庄坚庄坚先生,你好:电焊和气焊操作火灾危险有:1.在进行焊接操作时,有大量的火星飞溅和熔渣,若落在可燃物上,可能造成火灾。2.焊接和切割时产生的电弧的温度很高(电弧可达3 600~6 000℃,火焰可达3 000℃左右),辐射热很强。3.焊接时用的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有爆炸危险。  相似文献   

6.
1990年5月8日11时35分,黑龙江省鸡西矿务局建井处在小恒山皮带井第二台胶带运输机的施工过程中,发生特大火灾事故。80人死亡,2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67万元。 这起事故是这样发生的:在井下安装胶带运输机时,工人用气焊切割钢板,飞溅的火花引燃了作业点附近残留的胶木、胶条,加上灭火措施不力,导致胶带运输机起火。 何以如此星星之火花会引发喏大火灾呢?从调查中发现,原因有六:一是井下电焊、气焊安全措施不完善,审批不认真。在电焊作业点两端10米范围内没有按规定铺设供水管路分支,没有专人负责喷水;各级审批人员没有把措施中的漏项补上,建…  相似文献   

7.
燕列进 《安全》2012,33(10):41-43
正1用火作业范围提起用火作业,我们往往容易理解为焊接和切割,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石化企业中,凡是动用明火或有可能产生火花的一切作业都属于用火管理的范围,它包括:各种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  相似文献   

8.
焊割作业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这是因为焊割作业是在高温燃烧下进行的明火作业:电焊的燃烧温度在5000~7000℃,气焊(割)的燃烧温度在3000℃以上,而焊割作业主要有电焊和气焊两种工艺.在作业过程中除了金属本身具有传热的性能,还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和金属熔渣(俗称焊渣、熔珠),一旦这些高温熔渣溅落到易燃可燃物上或遇到易燃气体很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最惨痛的案例莫过于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市王成太等4名无证上岗的电焊工在东都商厦地下一层违章焊接该层与地下2层分隔铁板时,电焊熔渣溅落到地下2层的可燃物上引发火灾,造成309人死亡.而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家具厅在装修过程中,违章焊接,未按要求清理作业现场的泡沫塑料、地板革、化纤地毯、海绵床垫等可燃物,引发火灾,造成81人死亡,53人受伤.  相似文献   

9.
一、消防器材的储备地点的规定 1.井上消防材料库应设在井口附近,并有轨道直达井口,但不得设在井口房内。  相似文献   

10.
船舶手工电弧焊作业易发事故的预防青岛远洋运输公司工会王吉进远洋船舶在运输生产中要进行大量的维修保养工作,其中,堵漏、焊接等工作需要电、气焊作业,手工电弧焊则是用途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分析手工电弧焊的作业特点,做好船舶电焊作业易发事故的预防,可避免由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灾变时期井下避难硐室进出口有毒气体CO入侵弥散问题,基于等效原理,利用Gambit软件建立地面钻孔正压通风避难硐室物理模型和开门状态下有毒气体进入避难硐室的流体力学原理及气体弥散数学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钻孔压风量与室内CO浓度变化关系,提出在避难硐室的隔离门前加装门衬的办法,使避难人员穿过避难硐室门时...  相似文献   

12.
工业动火是指使用气焊、电焊、喷灯等焊割工具,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生产作业,以及维修油气容器、管线、设备及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设备过程中,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施工作业。随着油田开发时间延长,生产设备及管阀配件趋于老化,新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改进,设备流程不断完善,油气场站工业动火作业越来越频繁。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原油、伴生气、采出水,本身就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后经各方救援人员全力营救,33名被困矿工于事发69天后成功升井,全部获救。这一创造了被困时间最长历史记录的救援奇迹让人们见证了避难硐室的作用。这一事件也让国内的众多媒体同时疾呼“我们的避难硐室在哪里?”随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出台的一系列通知、规定、规范等文件以及类似“我国完成首次井下避难设施载人验证试验”这样报道,让人们真正看到了我们自己的井下避难所。  相似文献   

14.
矿井避难硐室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井下发生瓦斯、煤尘事故时,人员伤亡的75%是由于有害气体中毒而死亡,而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供应这一事实。本文提出了建立井下避难硐室的基本要求,从通风、供氧、防火、供电等12个方面做出了设计,因此建立井下避难硐室,对于爆炸事故的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15.
一、明火管理(一)生产性动火管理加油站内除特殊情况下需要维修外,一般情况应控制动火作业。加油站内动火作业必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内容包括动火作业的原因、地点、时间及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同一级动火作业范围的须报请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凡没有经过批准的动火作业,应视为违章。没有落实防火及指定动火作业责任人的,一律不准动火作业。电焊、气焊(割)作业者必须具有“特殊工种操作证”资格,持证操作。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生产性动火“电焊、气焊(割)现场作业”的防火管理。1. 焊割明火作业中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在焊割作业前首先要明…  相似文献   

16.
矿井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山井下事故发生后的矿工自救中,设置避难硐室是十分必要的.供氧系统是避难硐室内避难人员生存的重要保障,避难硐室具有容载人数多、空间相对较大的特点.针对国内避难硐室采用的地面钻孔供氧、压风供氧、压缩气瓶供氧、化学氧供氧等供氧方式进行了研究,分别通过基本供风量、供氧量等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密闭空间模拟试验的方法来对几种供氧方式进行比较,最终确定避难硐室设置多种供氧方式的必要性,为今后避难硐室供氧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杨剑良 《安全》1994,(5):17-18
电梯安装维修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起重、电工、钳工、电梯驾驶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熟悉高空作业、电焊、气焊、防火等安全知识;必须接受专门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并经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相似文献   

18.
避难硐室的构建研究对硐室安全避险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旬东井下人员分布及巷道布置情况,确定利用4-2采煤区现有巷道构建100人规模永久避难硐室;根据巷道尺寸、人均面积及设备体积等,计算得硐室有效宽度为4.6m,高度为3.5m,总长度为63.4m,人均面积为1.2m2;通过气密试验,测定0.135MPa避险区内外压差可达1980Pa;通过分析人员避险需求,确定旬东永久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由防火防爆系统、密闭缓冲系统、气幕隔绝系统、供氧系统、制冷除湿系统及附属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9.
造船厂电焊作业的工作量大,同时作业的电焊工多,焊接质量要求高,由于船体型态复杂,焊接时劳动条件十分艰苦。特别是船体内部密封仓室较多,通风条件不好,焊接产生的烟尘里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害气体,直接危害工人身钵健康,致使产生尘肺、锰中毒、金属热等疾病。大量的电焊烟尘还污染船台周围的环境,对产品质量、生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提高地下矿山的本质安全水平,降低井下当班作业人员较多的矿井发生群死群伤事故,2007年,福建省安监局在马坑矿业开始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试点,并于2008年6月完成了井下人员定位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基于马坑铁矿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井下涌水可能给井下作业人员安全带来威胁的客观情况,2009年初,福建省安监局指导马坑矿业开展了井下避灾硐室(防水型)的建设,并于当年10月完成了井下避灾硐室建设工程,2010年11月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目前,马坑矿业已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了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这些成果的应用基本符合国家安监总局制定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