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搜集、查阅、整理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围绕"预防为主,标本兼治"这一主题,把握国内外安全生产最新动向,总结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经验,并结合笔者对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运用情况的分析和思考,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三个方面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知识库、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云平台及开发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终端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施倚 《劳动保护》2022,(4):90-91
主持人,你好!《安全生产法》(第三次修正版)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企业要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但是,很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还搞不清楚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风险,什么是隐患,什么是危险源,什么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等?  相似文献   

3.
7月9日-11日,福建省政府安委会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督查组第七组对龙岩市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落实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相关考核督查.督查组一行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和生产一线了解该市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6月1日,在全国第15个"安全生产月"来临之际,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二局)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全面上线运行,该系统可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在建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可控,为中铁二局进一步抓实、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这也是中国中铁系统第二家大公司上线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2015年7月,中国中铁四局集团(以下简称中铁四局)即上线了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自上  相似文献   

5.
以系统安全理论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建立人机环境系统物理模型,剖析两类危险有害因素诱发事故的机理,阐述危险有害因素在生产系统中不同影响程度和情况.将生产系统划分为本质安全型、风险型、危险型和危机型四种形式,并与之对应将安全管理分为本质安全管理、风险预控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响应管理四个等级.进而提出推行“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以应急响应为补充、以本质安全为目标”的“四位一体”安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实际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相关概念不统一、使用混乱的问题,首先对比分析国内已有的相关标准以及学者观点,梳理并明确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原因、事故类别、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风险6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定义,探讨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概念关系图;然后结合基本概念及安全管理工作,从时间线上构建基于关键时间点的全过程安全风险管控模式,阐明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预防与应急的关系;再从控制内容上构建"5E"对策的事故控制系统,阐明事故预防、风险评估、应急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本概念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基础,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事故预防、风险评估与应急的逻辑关系影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效果,须明确并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正>自2016年我国全面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来,机械行业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不遗余力地推进双重机制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企业原有的管控措施得到改进和提高,安全可靠性、风险管控能力明显提升。同时,隐患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筑牢安全防控体系,健全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企业风险主动报告制度这对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将完善我国在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安全风险上报方面的管理模式,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构建是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企业构建事故预防的坚实防线和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本文以国内某大型环保集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构建和运维的相关资料和成果为参考,探讨分析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在污水处理运营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0.
赵原  韩颖 《劳动保护》2015,(4):14-17
<正>2014年12月4-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湖北省鄂州市召开了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为全面了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最新进展和下一步推进方向,本刊记者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华山进行了专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确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安全监管机制,大力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全  相似文献   

11.
李开元  邱小秦 《安全》2019,40(2):29-32
为了更好的开展危害辨识,落实有关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结合危险源的描述、风险辨识的范围、可能导致的后果、评价分级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了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同时给出了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辨识的建议,表明了安全风险辨识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2.
明确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实施步骤,并且当风险评估单元为某种作业活动时,改进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将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融合,找出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促进两者共同发展;最后就目前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表明:非煤矿山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建设能有效实现关口前移,保障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7月12日至7月15日,省政府半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第三督查组前往莆田市,就2009年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记者随同由福建省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展了城市风险评估工作,协助滨海新区政府监管部门查找风险源、加强风险源头治理,完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安委办发布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并要求到2018年,  相似文献   

15.
<正>为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简称华北石化公司)在"年度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控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风险辨识与分级防控管理机制,通过形成"2个制度、1个程序"(即"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动态重点风险分级防控及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安全防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批示指示要求,普陀区安委会办公室深入动员、广泛发动,全面部署、持续推进开展全覆盖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切实加强重点时段安全生产监管,统筹做好复工复产和"两会"期间安全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17.
7月9日-11日,福建省政府安委会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督查组第七组对龙岩市上半年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落实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相关考核督查。督查组一行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现场和生产一线了解该市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情况。龙岩市今  相似文献   

18.
李鹏 《劳动保护》2022,(12):88-90
安全风险控制是维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属于生产经营的核心环节,从对安全风险的认知、评估,再到应对安全风险,这一系列工作,相对于隐患排查治理,更加体现出将安全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本质化安全管理的主旨亦是如此。为更好地将安全工作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防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不到位、隐患未及时发现和治理等问题,本文提出将两者深度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正>"重特大事故看似由偶然因素引发,实则是由风险失控逐步演变为隐患,最终酿成事故。中央提出构建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就是要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这是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焕宁去年在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这句话,道出了实施双重预防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去年10月,国务院安委办印发《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后,我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对隐患的理解,明确其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推进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在总结隐患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的角度重新界定隐患的定义,给出其确切的英文表述;通过深入解析风险管控与隐患的关系,揭示基于风险重新界定隐患的意义;结合隐患排查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实质,提出基于风险的隐患动态管控思路,包括以风险分级管控为前提和基础,基于风险评价开展隐患分级治理,最终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隐患的动态监测和分级管控。研究结果表明:隐患是未辨识出的风险或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超出人们对风险可接受水平的一种不安全状态,其英文表述为unsafe-condition;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该基于风险分级管控的思路开展,通过辨识风险不受控的状态及时发现隐患,并基于风险管控的思路治理隐患,其实质是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