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电除尘器喇叭口气流分布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N-S方程建立电除尘器工作时喇叭口空腔内气体分布的简化模型,将求解的速度结果转化为标准偏差值.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除尘器运作时喇叭口断面的气流分布状态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安置双层分布板的电除尘器模型,在不同喇叭口长度(0.26 m、0.24 m)与不同分布板间距(0.1 m、0.11 m)条件下,简化模型与CFD数值计算结果吻合.研究表明,气流分布简化模型为除尘器的设计提供了简易、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系统的弹塑性及其安全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资源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人"对水资源安全系统的作用,明确提出"人"是水资源安全的主体。运用弹塑性理论,提出了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弹性与塑性内涵。在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弹性范围,推导出水资源安全的平衡方程、相容方程和本构方程,并进而分析了水资源安全系统从安全状态到危险状态的转化过程,即系统表现出的弹性、弹塑性、塑性极限以及完全破坏状态模式,从数学和力学角度描述了水资源安全的机理。当"人"的扰动力大于水资源安全系统的弹性界限时,水资源安全系统就会出现塑性变形,即出现威胁水资源安全的问题,若扰动力进一步增大,水资源安全系统就会出现严重破坏或崩溃。  相似文献   

4.
宣寿通  薛温瑞 《安全》2020,(11):67-71
为明确不安全行为发生机制、提高桥梁工程安全管理效率,本文以北口大桥为研究对象,对北口大桥作业人员从学历、年龄、工龄、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作业人员学历对不安全行为影响较安全教育培训和年龄更加显著,随着学历提升,作业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比例明显降低;安全教育培训能有效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技能水平、增强安全意识,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不同年龄和工龄段的作业人员违章比例差异较大,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当工龄超过20年时不安全行为发生比例明显降低。因此,对北口大桥作业人员施工作业时产生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规律进行研究可为桥梁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典型炼厂硫转移及硫分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某高硫原油加工炼厂为研究对象,对其原油加工过程中硫的迁移分布规律以及硫在各加工单元的存在类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明确了该炼厂H2S存在的主要危险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护措施与建议,以最大程度地降低H2S中毒的风险,为我国加工高硫原油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被动采样器采集了上海地区15个采样点冬季的大气样品,对其进行索氏提取和层析净化等前处理后采用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10种待测多溴联苯醚(PBDEs)目标化合物均被检出。将2008、2013和2014三个年度上海市冬季大气PBDEs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各年度的∑_(10)PBDEs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5.7 pg/m~3、17.28pg/m~3和61.31 pg/m~3,在监测年限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经同系物分析,低溴代物(五溴代物以下)为上海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其中BDE-49与BDE-47贡献较大,占到了总质量浓度的45.39%和24.68%,是主要的污染同系物。对监测点分区比较发现,上海城区的∑_(10)PBDEs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郊区。  相似文献   

7.
高强度开采引起的地表裂缝严重破坏矿区生态环境,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很大隐患。为了掌握高强度开采地表裂缝形成机理,以神东矿区地质采矿条件为基础,通过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得到了地表裂缝分布规律及变形参数,分析了矿山高强度开采产生的非连续变形发育分布特征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关系。研究表明:在高强度开采条件下,动态拉伸型地表裂缝随工作面推进而周期性地超前出现,超前距为15m,超前角为83°,裂缝密度1m左右,宽度1~3cm。台阶型裂缝总是出现在开采工作面边界的上下方、停采线上方和开切眼附近,裂缝落差20~40cm,间距8~11m,滞后距为4.2m,滞后角为86°。同时指出上覆厚风积沙松散层特性使地表裂缝具有一定的自动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狭长管道油气爆炸流场分布特征规律,搭建了狭长管道油气爆炸实验系统 ,并在狭长密闭管道中进行了油气爆炸实验。通过采集爆炸超压值和火焰强度值并进行 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随着初始油气体积分数的增大,管道沿线最大爆炸超压值和升压 速率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75%时达到最大,并且初始油气体积分数越接近 1.75%,升压速率增大越快;根据管道沿线最大超压分布规律可将初始油气体积分数分 为1.25%~1.55%、1.55%~2.20%、2.20%~2.65%3个部分;管道末端出现二次爆炸现象,爆 炸超压变化曲线可分为点火延迟、一次爆炸、二次爆炸、振荡衰减4个阶段;火焰持续 时间随油气体积分数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油气体积分数为1.75%时火焰持续时间最短 。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开发利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红菇资源,需了解区内野生红菇中矿质元素质量比范围、分布和富集特征,并探究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中矿质元素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5种野生红菇菌盖、菌柄和根际土壤中12种矿质元素K、Ca、Na、Mg、Zn、Cu、Mn、Fe、Cd、Hg、Pb、As质量比,通过转移系数(TF)评价矿质元素在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中的分布特征,并用菌盖、菌柄生物富集系数(BCFc、BCFs)评价野生红菇菌盖、菌柄对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最后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与土壤环境相关性.结果表明:K是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中质量比最高的大量元素,Fe是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中质量比最高的微量元素.野生红菇菌盖中K、Mg、Cu、Mn、Cd和Hg质量比大于菌柄(TF>1),而野生红菇菌柄中Na质量比大于菌盖(TF<1).野生红菇菌盖和菌柄富含人体必需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但菌盖和菌柄中As、Cd、Hg和Pb元素质量比与国家限量标准对比,均超过限量标准,这与野生红菇的生长环境有关.梵净山野生红菇极具开发利用潜力,但在开发过程中,应重视有毒重金属带来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1.
旋线除雾器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的纤维线(旋线)实现气液分离的除雾设备,其除雾机理是旋线与雾滴的惯性碰撞和旋线产生的旋流离心分离.为定量分析旋流的离心分离作用,必须给出切向速度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为此,利用Fluent 18.1软件对旋线除雾器内切向速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发现,旋流切向速度随半径的变化近似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4;随旋线转速和旋线根数的变化呈幂指数函数关系,相关系数均超过0.999.通过上述函数关系建立了切向速度分布数学模型,进而确定了旋线除雾器离心分离效率的计算公式.最后探讨了旋线除雾器除雾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旋线的惯性碰撞占主导地位,离心分离对除雾效率的贡献低.对于粒径20 μm的雾滴,惯性碰撞除雾效率为77%,离心分离除雾效率为5%;旋流段长度的改变对旋线除雾器的效率影响很小;增加旋线转速或旋线根数是提高旋线除雾器除雾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重庆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飞灰的粒径分布,分析了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含量、浸出特性和形态分布特征,讨论了不同粒径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飞灰粒径集中在38~250 μm,其中粒径为38~100μm飞灰占总量的49.49%.飞灰浸出液中Pb和Zn的浓度均超出了<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GB5085.3-2007),因此该焚烧飞灰被认定为危险废物.在<250μm粒径范围内,Cd、Cr、Cu、Mn和Pb普遍表现出向小颗粒富集的趋势;Zn的粒径分布则与上述5种元素表现出相反的趋势;Ni的分布与粒径的相关性不大,在各粒径上的分布较均匀.除Ni元素外,用BCR法分析所得的其他6种重金属形态分析结果和总量测定的结果基本吻合.飞灰中Cr、Ni、Zn和Mn主要以稳定态存在,而Cd、Pb和Cu则主要以不稳定态存在.  相似文献   

13.
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初步探讨芜湖市区地表灰尘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来源,于2008年4月采集了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地表灰尘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了9种重金属质量比.结果表明,Zn、Cd、Pb、Co、Ni、Mn、Cr、V和Cu的质量比分别为313.53 mg/kg、1.95 mg/kg、138.61 mg/kg、8.19 mg/kg、21.38 mg/kg、589.87 mg/kg、110.31 mg/kg、55.19 mg/kg和135.42 mg/kg.主要污染元素依次为Cd、Pb、Cu、Zn,其质量比超出背景值4倍以上.重金属总体上由南向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Co、Cu、Cr和Ni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最高值均出现在经济技术开发区;V和Mn主要富集在研究区东南角和东北角,往西逐渐下降;Zn和Pb的最高值出现在中心城区和研究区的最东北角;Cd则出现多个高污染中心,且整个研究区质量比较高,污染较为严重.空间分布及统计分析表明,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主要有两个来源:1)工业排放,特征元素为Co、Ni、Cu、V、Mn;2)城市交通活动,特征元素为Zn、Cd、Cr、Pb.  相似文献   

14.
巷道围岩温度分布及调热圈半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了巷道壁面水分蒸发情况下通风时间、岩石的热物理性质、巷道几何尺寸、巷道风流与围岩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壁面湿度系数与风流相对湿度的变化对围岩温度分布及调热圈半径的影响。随着通风时间的延长 ,围岩冷却范围逐渐向围岩内部推移 ,推移速度逐渐降低 ;巷道壁面水分蒸发和风流相对湿度对靠近壁面处围岩温度分布影响很大 ,但对深部围岩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变小 ,所以对调热圈半径的影响很小 ;岩石导温系数对调热圈半径及其内部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大。巷道壁面风流与围岩的换热系数和巷道的几何尺寸对巷道围岩的冷却范围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15.
开展对热害矿井的治理,基础工作是对矿井巷道周围的温度分布进行掌握,其中又以围岩调热圈的研究最为重要。本文对井巷围岩调热圈及围岩在通风条件下的散热规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推导调热圈半径和温度场;以三河尖矿的巷道围岩调热圈为具体实例,对影响围岩调热圈半径及边界大小的若干个物理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内的调热圈半径不同,其中其半径的形成与通风时间因素的影响最为密切。测试的结果对该高温深井进行通风量控制以及热害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南方电网某公司下属各局所辖区域内自2000年以来山火诱发高压输电线路跳闸事故的统计数据,从季节和月份等时间因素及地势地貌和林分类型等空间因素进行分布规律分析,确定山火诱发同步跳闸频率;为进一步探讨易爆发山火地区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利用全国森林火险气象警报图与谷歌地球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方五省份(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和海南)输电线路因山火跳闸的重灾区进行初步识别和划分。结果表明:时间上,可致跳闸的山火爆发具有季节性,一般集中于每年2—4月和每日11:00—18:00,发生频率依次为71.2%和91.2%,而在输电线路因山火跳闸率最高的2月份,云南西北部和广东北部的局部区域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达到5级;空间上,可致跳闸的山火发生在阳坡的频率为94.1%,其中在缓坡和直线坡发生频率依次为50.0%和55.6%;维持山火可燃物多为桉树等油性速生林,发生频率为58.5%。此外,在地域分布上,云南、广西及南方五省份交界处由于森林覆盖稠密且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密集,山火诱发跳闸事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12-2018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4096条房屋市政工程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基于时间、空间和事故类型3个维度,对安全事故分布规律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2012-2015年逐年下降,2015-2018年逐年上升,2015年为谷底;每年的2月为事故谷值,8月为峰值,6月明显降低。这与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相关管理文件连续颁布、全国建筑总产值逐年大幅度增长、工程露天施工、中国传统节日及安全检查月等都密切相关。在空间维度上,主要集中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华东地区是安全风险的高危区域,且江苏省连续6年为高频发事故地区,排在中国的首位,浙江省连续3年为高频发事故地区。这与以上两省庞大的建筑业总产值有直接关系,但由于浙江省在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远大于江苏省,其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也远低于江苏省。在事故类型维度上,高处坠落是发生最多的事故类型,通过对三因素耦合性风险和两因素耦合性风险分析均发现,"人"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