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介绍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的采样系统和分析单元,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对稀释抽取式、冷干抽取式和热湿抽取式3种采样方法,以及非分散红外吸收法(NDIR)、非分散紫外吸收法(NDUV)、紫外差分吸收法(DOAS)、紫外荧光法(UVF)和化学发光法(CL)5种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冷干抽取式+紫外差分法以及稀释抽取式+紫外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可以较好地符合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硫是中国重点管控的废气污染物。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测定有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碘量法等,其中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具有选择性好、寿命长、灵敏度高等优势,是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测定的常见方法。在波长为7.3 μm附近的红外吸收波段,甲烷和二氧化硫的特征吸收峰有明显重叠,造成交叉干扰。实验研究表明:甲烷将对二氧化硫的测定引入5%左右的正干扰。现场验证表明:对于含有高浓度甲烷的焦化废气,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结果显著偏高,经过数学修正后与其他方法可比。在应用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时,应确认烟气中不含甲烷或其浓度很低,否则应当采取有效手段消除或减小甲烷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碘量法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硫浓度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用碘量法和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对二氧化硫浓度测定的对比。通过试验证明,碘量法测得的二氧化硫浓度值偏高。结果表明: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适用于长时间测定二氧化硫混合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硫光谱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二氧化硫的性质,综述了紫外荧光分析检测技术、长程吸收光谱检测技术、激光红外吸收检测技术和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在二氧化硫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典型毒害气体的FTIR吸收光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可以对空气、生物气以及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气、废气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但是由于废气的成分复杂,红外吸收光谱互相干扰、重叠,往往难以辨认。本文用FTIR研究工业废气中主要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特性,确定光谱分析时废气各组分的特征红外频率。分析对象包括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氰化氢、氯化氢、氟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甲醛和丙稀醛十二种物质。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硫是我国重点管控的废气污染物.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定电位电解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便携式紫外吸收法、便携式傅里叶红外法等.测试结果表明:定电位电解法无需预热、响应速度快,但对水汽抗干扰能力较弱;非分散红外吸收法预热时间长,对水汽抗干扰能力较强;便携式紫外吸收法与便携式傅里叶红外法对水汽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强  钟琪  周刚  张杨  杨凯 《中国环境监测》2014,30(3):149-153
针对目前中国固定污染源烟气SO2低浓度排放的现状,结合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需求,选取目前在国内应用较多的3种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便携烟气SO2分析仪(1种进口仪器,2种国产仪器)进行技术性能指标和现场比对监测的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国产NDIR法便携烟气SO2分析仪的基本性能指标已经逐步接近国外同类仪器设备的技术水平,在产品结构和扩展功能等方面更适应中国国情需求;但是在产品外观结构的合理性、使用的便捷舒适性以及产品性能质量的稳定性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为推动国产便携烟气SO2分析仪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有关仪器设备的技术标准、应用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应尽快制定实施。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便携式非分散红外烟气分析仪在高湿低硫锅炉烟气监测中,存在采样流量、现场温度以及预处理装置反吹等方面的干扰因素。提出了在锅炉烟气监测中可采取控制采样流量、延长仪器预热时间、反吹预处理装置等措施,消除干扰,保证烟气监测的稳定准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元素磷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元素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不需酸化、氧化 ,可在萃取后直接比色测定 ,该方法还具有成本低 ,曲线线性好 ,灵敏度较高 ,准确度、精密度均好等特点 ,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MetalSafe便携式分析仪快速测定水中重金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镉和铅为例,采用MetalSafe便携式分析仪快速测定水中重金属,介绍了基于阳极溶出伏安法的测定原理及仪器操作步骤和技术参数.采用标准加入法,镉和铅的校准曲线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22μg/L和0.025μg/L,两个质量浓度水平的镉和铅标准溶液平行测定的RSD≤0.6%,相对误差<5%.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作...  相似文献   

11.
环境监测为环保行政执法提供的案源主要来自对企业监督性监测、在线监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放射性及固废监测等过程.需从违法主体是否存在、违法事实是否清楚、法律依据是否充分、监测数据是否科学准确等方面,来保障案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ETM 遥感影像的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传统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技术方法的不足,探讨了利用热红外遥感影像进行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的方法。研究过程中采用密度分割法对广州市热岛分布状况进行模拟实验。最后结合其他统计资料,借助GIS等辅助工具,对热岛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实验结果表明,该种方法具有简便、准确、实用等特点,适合在我国城市开展进行热岛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生来源的固体废物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固体废物定义和范围,以及已完成的固体废物鉴别实例的研究,指出固体废物鉴别的关键点在于产生来源分析。提出依据产生来源,固体废物可以分为丧失原有使用价值的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类物质、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其他类物质4大类。如果待鉴别物质的产生来源属于该4大产生来源中的任何一类,则其属于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14.
15.
16.
基于L-M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预测功能.根据石家庄公路交通噪声的实测数据,利用L-M优化算法的多层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经检验,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预测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监测的现状,根据江苏省典型区域环境与健康调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对开展环境与健康监测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思路作分析。提出环境与健康监测内容包括污染物排放监测、环境质量监测、外暴露监测、内暴露监测和健康效应监测,探讨了属于环保部门职责范畴的前3项监测技术内容及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简要回顾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情况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较系统的分析了APEC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包括各项污染物浓度水平的同比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站点小时浓度的百分数分布及变化情况分析、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变化特征分析、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颗粒物组分变化特征分析、污染来源解析模型、数值污染模型等方法,力求从多个方面深入了解APEC控制措施对北京市污染水平、污染特征造成的影响,并利用组分、模型等方法定性定量的评估主要空气质量影响因素、不同的污染控制措施对APEC期间空气质量改善的作用及贡献。结果表明,APEC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基本处于优良级别,各项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APEC污染控制期各项污染物的百分位数浓度与无控制期出现明显分离特征,污染物的日变化低浓度持续时间更长且增长更缓慢。  相似文献   

19.
《干旱环境监测》2004,18(1):12-15
通过实测、比对和理论分析,对分辩率较差的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