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耐磨层的方法,对CFB锅炉受热面进行防磨处理,是一种技术经济性比较好的方法.但在实施超音速电弧喷涂的过程当中,存在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各种热喷涂技术的比较,探讨电弧喷涂技术在火电站设备表面保护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受热面磨损严重的情况,采用超音速电弧喷涂的方法,对受热面进行防磨处理,介绍了喷涂的工艺,喷涂后的材料表面状况,并对喷涂前后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对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认定电气火灾事故中的过电流故障,模拟在不同电流条件下ZR-BV单芯铜线的过电流故障,通过逐帧分析高速影像研究导线发生过电流故障时的变化过程,使用金相分析技术分类研究过电流导线电弧熔化痕迹的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当I≥4Ie时,导线发生熔断,断路电弧将引燃热分解后的绝缘热解气体,造成火灾的蔓延扩大;过电流导线电弧熔断痕与火烧熔痕的宏观特征较为相似,但喷溅熔痕和发散状熔痕是过电流导线所特有的;枝晶偏析组织是过电流电弧熔断痕的典型组织,且随着电流值的升高,枝晶偏析组织分布范围明显扩大,几乎不再出现等轴状组织。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油漆喷涂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以混合喷涂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混气喷涂与传统的空气喷涂在柴油发动机上进行实际应用与对比分析,对混气喷涂的技术性能与环境污染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空气喷涂相比,混气喷涂可有效提升喷漆的漆膜厚度(平均提高约39.5%),喷涂质量较高;油漆利用效率较高,减少了涂料的消耗约20%,降低了生产成本;可抑制漆雾的飞散,减少了50%以上的VOCs排放,改善了作业环境质量;此外,混合喷涂还可降低喷涂时间,提高喷涂效率。因此,建议我国政府提倡推进此新技术的应用,逐步淘汰落后技术设备,降低喷涂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
刘凯 《安全》1994,(2):15-17,14
一、简介 手工电弧焊是利用电弧放电所产生的热量将焊条与工件熔化冷凝后形成焊缝,从而获得牢固连接的焊接过程。在焊接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弧放电产生大量热能和光能,电弧的不同区域,热量不一样。直流电弧分为三个区域:阴极区、弧柱区和阳极区。在焊接过  相似文献   

7.
剖析—起电弧烧伤事故李世军(安徽省蚌埠市劳动局)]996年]月25日晚8时左右,我市龙湖渔场发生一起值班人员许嵩泰被电击倒在地的事故。经抢救,虽挽救了他的生命,但手指等部位却被电弧烧伤。为了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现将该电弧烧伤事故剖析一下。1事故经过当...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CFB锅炉受热面防磨喷涂的技术和施工方案、程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配电线路在运行中发生短路、过负荷以及导线或电缆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而引起导线过热、产生火花和电弧引起火灾事故的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安全用电,预防配电线路发生火灾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力行业电弧引发的事故,电弧防护服相关标准开始制定并逐步完善。现有电弧防护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包括开弧测试和盒式测试,针对不同形式的电弧,测试方式仍在不断发展。电弧防护性能的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电弧热性能值ATPV。对于不同工作场所电弧服的选择是基于对工作现场的危害评级。最后文章总结了电弧防护服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电弧防护性、热湿舒适性和作业适应性。未来的电弧防护服的开发会朝向更安全、低成本、更舒适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1.
艾艳艳 《安防科技》2011,(11):48-50,42
本文简要介绍了故障电弧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故障电弧的危害,对国内外故障电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故障电弧特性和防护措施,对故障电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电弧引燃电缆是造成电缆火灾的重要因素,威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与电力可靠供应。为了探索配电电缆的电弧引燃机理,构建了电弧引燃1 kV配电电缆实验平台,结合火灾动力学仿真,初步研究了电弧引燃电缆过程中的点燃、火焰蔓延及温度场分布,进一步探索了电弧火源功率对电弧引燃电缆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功率为300 W的电弧火源能够在10 s内引燃1 kV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电缆引燃后最高温度达900℃。随着电弧火源功率增大,电弧引燃电缆时间显著减小,并进一步获得了引燃该电力电缆所需的临界电弧功率。运用FDS仿真电弧引燃电缆过程,实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当电弧功率从21.93 W减小到7.15 W时,实验点火时间从19 s增加到57 s,仿真点火时间从15.3 s增加到55.9 s;当电弧功率低于7.15 W时,实验和仿真电缆均无法引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家具行业持续高速发展和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家具企业职业危害的严峻性也日益突显,职业危害预防、控制也越来越受重视。喷涂作为家具表面处理的重要工艺,其作业过程产生的漆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更是直接威胁到职工的健康安全。基于对家具企业喷漆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个体职业危害防护的角度,提出适用于家具企业喷漆过程的固定式长管呼吸装置防护技术,加强对家具企业职工喷漆作业的劳动保护,实现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4.
剖析一起电弧烧伤事故李世军(蚌埠市劳动局,安徽233000)1996年1月25日晚8时左右,我市龙湖渔场发生一起值班人员许嵩泰被电击事故。经抢救,虽挽救了他的生命,但手指等部位却被电弧烧伤。为了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现将该事故做一剖析。1事故经过当日晚...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已经明确了VOCs减排要求。汽车涂装行业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大量VOCs,需大力削减VOCs排放水平。结合汽车喷涂VOCs产生环节及特征,建议该行业从使用环保涂料、提高工艺水平、优化喷涂废气治理技术等三方面着手,实现VOCs减排。  相似文献   

16.
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地发展,使得利用无线技术 传送车、地信息成为可能。该技术在车辆/列车控制系统中应用时的关键问题是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可用性,特别是在高速情况下,无线传输的误码率能否满足车辆/列车控制系统的要求。笔者分析了高速环境下无线信道的特性;分析无线传输用于高速车辆/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建立信道模型;分析了车辆/列车速度对无线信息传输误码率的影响;结合环境特点提出改进无线 链路性能的具体措施。最后,还提出了高速环境下判断无线传输能否满足车辆/列车控制要求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故障电弧断路器动作响应滞后、效率低等问题,基于电气火灾多发原因与防控实验装置、功率因素可调式负载柜,搭建故障电弧模拟实验台,研究故障电弧断路器响应时间影响因素,利用功率分析仪统计断路器响应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纯电阻电路中,断路器响应时间随碳电极直径增大而缩短;在负载功率P=800,2 000 W条件下,碳电极直径D≥2 mm时,断路器瞬时保护率达100%;负载功率P=3 200 W时,断路器瞬时保护率小于50%;碳电极直径D为1,2 mm时,断路器最佳负载功率保护区间分别为[1 200,1 600] W,[800,2 400] W,碳电极直径为2 mm的保护区间范围较宽,安全可靠性更高;感性电路中,断路器响应时间随功率因数减小而延迟,功率因数对断路器动作响应时间的影响随负载功率增加而降低。研究结果可为故障电弧断路器响应时间的设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厂铸铁车间,过去用风铲剔除铸件上的毛刺,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改善职工劳动条件,车间领导以批林整风为纲,在深入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学习推广兄弟厂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进行了电弧气刨的实验。 (一) 实验开始时,清理工对于电弧气刨的技术知识,几乎是一无所知,确有实际困难。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错误认识。如有人说:“你们不懂电,干得成?”也有人认为搞电弧气刨是单纯技术观点。但是, 这些并没有影响清理班同志们的革新积极性和信心。因为大家知道,搞这一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将电弧按产生机制分为3类,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电弧本质。重点介绍了中美两国电弧危害法规、标准的演进,就我国如何减少电弧闪络事故、减缓电弧毁伤严重度,从立法、建标层面提出改善建议,有助于企事业单位更好的贯彻落实GB 19517—2009、GB/T 24612.1—2009。  相似文献   

20.
手工电焊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工电弧焊是一种基本的最常用的焊接法。由于焊接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电弧光,以及烟尘、毒性气体等有害物质,因此搞好防护措施,对保障广大焊接工人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弧焊的职业危害首先是高温和电弧光对眼的损伤。电焊时产生温度高达3000℃以上的电弧光,其中含有紫外线及红外线,它们能透过人体皮肤角质层,引起皮肤灼伤,出现红斑,甚至水疮,并损伤眼结膜和角膜,引起电光性眼炎。此病多发生在初学、违反操作规程或防护面盾的镜片破裂漏光等情况,也见于接近电焊场地的其他人员。反复发生电光性眼炎,可并发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