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通过近期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对常见不符合统计分析发现,企业在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时,在4、4、7“应急反应与准备”中常见缺陷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设备保养检查”、“应变程序不完备”、“演习应变计划”、“应变措施或设备不当”、“人员训练”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2.
《现代职业安全》2004,(8):31-31
工伤事故源于生产现场人和物两个方面的隐患,如人流和物流中的隐患未能消除,两个流动线路轨迹相交叉的“点”就是发生事故的“日寸空”。人流中的隐患(即人的不安全动作或行为)、机械和物质危害是构成能量逆流中的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3.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较大的行业之一,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风险分级中定为乙类风险,是认可中强制认证的专业之一。笔者在审核的实践中体会到,危害辨识作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其辨识的充分性及合理性,是一个组织体系能否持续有效运行并改进绩效的根本问题所在。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中,“危害”是这样定义的:“危害(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一个组织危害辨识的数量、深度及广度,是组织中人员安全健康意识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4.
如今,有些部门或管理人员在做安全工作时只注重处罚而轻视管理,以“罚”代“管”。这种方式充分暴露了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一,以“罚”代“管”是一种懒惰的或者是图省事的安全管理方式。安全管理人员可以不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不去调查研究、创新安全管理,可以不要其他部门协调认真抓制度落实,只要认为“不安全”,就给予处罚。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在生病之前 ,实际上就处于一种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特殊状态了 ,这种状态有的医学家称之为“第三状态”(健康人称第一状态 ,生病人称第二状态 )。第三状态在人的一生中 ,可间断或连续伴随我们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它往往是患病的重要诱因和起源。第三状态也是由种种原因引起的 ,其中有社会因素、心理因素、营养因素、劳作因素、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生物学因素及卫生、服务因素等。其症状的固有表现有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心绪不宁、抑郁不乐、易受刺激、头痛头晕、疲倦乏力、失眠健忘、精神萎靡、皮肤干燥等…  相似文献   

6.
班长是兵头将尾,是“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的引线人,其作用自然不可小视。然而,班长的管理能力和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会说又会做,有的是身藏绝技却不善表达,还有的在排班会或班务会上“哑口无言”等等。这种情况,完全不符合“说唱俱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科学》2004,(12):60-60
今年,《中国企业家》杂志进行了一项“中国企业家工作、健康及快乐状况调查”,结果显示:90.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而仍然有高达75.9%的企业家觉得“快乐”。  相似文献   

8.
自1993年开始.我国陆续在各行各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全国认证单位达8万家之多。1995年开始的环境管理体系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全国被认证的用人单位在7000家以上。2000年以来进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虽起步较晚.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单位约千家以上。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全面发展质量、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体系“二合一”、“三合一”或其它形式的整合工作,已成为当前或今后的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应急救援时的事故状态是个非常态。按事故致因理论的能量说,事故状态是能量的不受控制和约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不明确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很容易受到伤害。已发生多起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的事实,提醒人们注意救援人员的自身防护。在崇尚“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将事故的损害降到最小的程度,尽量不发生救援时的二次伤亡。救援人员的作业状态不同于任何其他正常状态下工作的人员,在人、机、环这个均衡系统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这个安全生产的最后屏障也就成为他们的重要生命线。  相似文献   

10.
应急救援时救援人员面临的环境事故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人一机一环从有序变成了无序。按事故致因理论的能量说,事故状态是能量的不受控制和约束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不明确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很容易受到伤害。多起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的事实,提醒人们注意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在崇尚“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最小的代价将事故的损害降到最低.尽量不发生救援时的二次伤亡。、  相似文献   

11.
建筑物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现存建筑物可靠性评价的极限状态方法,提出荷载水平方法,建立了结构构件可靠性评价的限状态准则,基于结构失效的机构理论,提出结构体系可靠性评价的“破损机构”方法,以使结构成为“破损机构”或“局部破损机构”的“破损截面”的最高等级作为结构体系可靠性评级。  相似文献   

12.
在锅炉的安装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中.我们常常会碰到“死汽”、“死水”结构。所谓“死汽”、“死水”结构,是指与锅筒、集箱连接的某些汽水管道.由于阀门与锅筒、寨箱间的管段过长.在正常情况下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这段管道内是充压(锅筒、集箱内压力)的。但其介质是不流动的“死汽”、“死水”。这种结构表面看上去很正常,其实其潜在危害性,发生事故的几率较大。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不仅需要紧急停炉,还会危及人身安全。笔者就此结构谈谈其危害及防范与处理。  相似文献   

13.
《江苏劳动保护》2011,(3):32-32
在基层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时,经常会听到有些单位或个人编出许多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辩护。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想到西点军校的学员,面对长官的询问和责难时,只有四种标准答案:“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而绝没有第五种答案。假如长官指着有灰尘的装备问道:“这样的装备是...  相似文献   

14.
建筑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的主要风险因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作业环境和管理缺陷等。从建筑安全事故分析看,在失控情况下一些物质和能量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就有可能造成工伤或职业病。而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是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工作,其它工作都围绕着它而展开,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做得是否合理和充分,决定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1危害辨识的策划首先…  相似文献   

15.
在电气控制中,人们常常用各种按钮来操作,控制相应的电气设备(戏装置)。不同颜色的按钮表征不同的操作功能或运行状态,特别是“红”色按钮和“绿”色按钮,几乎有着截然相反的含义。然而,到目前为止,“红”“绿”按钮所表征的操作功能或运行状态,在某些厂矿仍然很不统一,个别地方即使在同一厂内也不一致。如有些厂矿用“红”色按钮表示“合闸”,“通电”、“起动”,有些厂矿则既有用“绿”色按钮表征上述功能的,也有用“红”色按钮表示上述功能的。无疑,这对安全生产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潜在威胁,运行人员稍不注意,就可能因误判断而造成误操作。因此,必须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在设计制造、安装、操作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按钮的颜色。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临场状态”,系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或面临某种抉择时,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及其相应的机能水平。这种状态与客观实际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协调,以确保正常地发挥人体自身已有的技能水平,特别是对正确处置一些不测意外事件,提供生理、心理的一些必须的保障条件,对防范发生意外有着特殊甚至影响全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发现靖江市供电公司的“班前会”方式与以往“班前会”方式不相同,不只是班组长讲,而是让班组成员自己讲。这种做法令笔者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8.
欧美:“健康三步曲” 近年来,欧美各国流行一种FUN的家庭生活方式(即健身、和谐、营养)的健康三步曲。“FUN”系英文缩写。F──健身。要求每个家庭成员每日进行30分钟的体育锻炼。加跑步、散步、跳绳、打羽毛球、网球、游泳或做健美操等。每周锻炼3次-5次,运动形式经常变换,以提高运动兴趣,平衡机体发展。U──和谐,要求每个家庭能和谐相处,尊老扶幼,夫妻恩爱,定期聚会、交流、游戏、郊游、野炊等,通过这种家庭成员间的亲密交流,可解除一天紧张工作、学习带来的疲劳和烦恼。N──营养,要求日常膳食,既讲究烹…  相似文献   

19.
工伤事故源于生产现场人和物两个方面的隐患,如人流和物流中的隐患未能消除,两个流动线路轨迹相交叉的“点”就是发生事故的“时空”。人流中的隐患(即人的不安全动作或行为)、机械和物质危害是构成能量逆流中的不安全状态。如图1,左图是逻辑“或(OR)门”连接“人为失误”和“机械事故”两个事件,其中人或物的事件有一个发生,事故就会发生;右图是逻辑“与(AND)门”连接“人为失误”和“安全装置故障”两事件,只有两事件同时发生,才能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大量事实表明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装卸工人的“三违”行为。因此,必须找出导致“三违”行为的成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加强管理来减少或杜绝“三违”行为。 一、“三违”的成因 (一)“三违”者本人方面的原因: 1、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法规观念淡薄、安全意识低下、存在不健康的安全心理:①不懂安全知识或一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