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用半胱氨酸合铁(Ⅱ)溶液同时脱除烟气中SO_2和NO_x,研究了[SO_3 ̄(2-)〕对NO_x脱除率的影响、半胱氨酸的再生。实验表明:烟气中SO_2可以全部脱除;随[SO_3 ̄(2-_)]的增加能增大半胱氨酸合铁(Ⅱ)溶液对NO的吸收,但有一定限度;氧化产物胱氨酸可用H_2S/SO_2/OH-(Na_2S/Na_2SO_3)体系还原为半阶氨酸。使此过程循环,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
半胱氨酸合铁(Ⅱ)溶液同时脱除烟中SO2和NOx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用半胱氨酸合铁溶液同时脱除烟气中SO2和NOx,研究了「SO^2-3」对NOx脱除率的影响,半胱氨酸的再生。实验表明,烟气中SO2可以全部脱除;随「SO^2-3」的增加能增大半胱氨酸合铁(Ⅱ)溶液对NO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附着态半导体光催化剂光解可溶性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以300W中压汞灯和日光为光源,研究了将TiO2等半导体粉末附着在海砂和玻璃表面对直接耐晒大红4BS(下简称4BS)、活性黑KN-B(下简称KN-B)和亚甲基蓝(下简称MB)水溶液的催化光解。结果表明:几种染料均显光解;光解为一级动力学反应;附着复合的TiO2-Fe2O3、TiO2-WO3比附着单一的TiO2光催化效果好;附着态TiO2重复使用15次(每次8h)后催化能力降低17.9%。以基态电  相似文献   

4.
筛选出2株真菌,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chrom ogene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转化NO-3 的活性⒚它们的活性甚至比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还强⒚产色链霉菌和立枯丝核菌将NH+4 转化为NO-3 的机理也不同于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ium )必需有NO-3 或NO-2 的诱导才具有活性,它们可直接将硫酸铵转化为NO-3 ,进而再将NO-3 转化为NO-2 ⒚此结果为研究新的硝化抑制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利用罗曼光谱测定反应生成物的方法,研究了NO2和含SO^2-3溶液的反应机理,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NO-3,SO2-4和S2O2-5,反应的初始产物是NO-2离子和SO-3,基团:NO2+SO^2-3→NO^-2+SO^-3。SO^-3基团可以进行重组,或与氧反应生成SO-3基团。在无氧条件下,(SO^2-4)/(S2O^2-3)=1.8±0.3,反映SO^-3基团重组的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大气中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上海不同功能区(工业区、商业区、学院区)大气中NMVOC的组成特点。各功能区大气中的有机物先用高分子聚合物Tenax-TA在常温下富集,再经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中的NMVOC有282种;工业区和商业区的NMVOC主要来自人为源,而学院区的NMVOC则来自天然源和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7.
硝基多环芳烃在鱼水系统中的归趋和生物浓缩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六种硝基多环芳烃(NO2-PAHs)在实验室鱼水系统中的归趋,水中NO2-PAHs的含量在24h内降低较快;鱼体中积累浓度达最大值的时间各不相同,但在48h内基本上都达到峰值。测得草鱼对五种NO2-PAHs的生物浓缩因子在90-820之间,并在生物浓缩因子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以及与水溶解度之间建立了线性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N2O直接分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详细综述了用于N2O直接分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情况。N2O分解催化剂大致可以分作以下几类,即:(1)稀土氧化物及相关氧化物;(2)复合金属氧化物;(3)沸石催化剂;(4)水滑石热分解产物催化剂。前两类催化剂注重探讨催化分解N2O的机理,而后两类催化剂主要研究催化分解N2O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象山港环境监测总结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文中介绍了1978 ̄1994年象山港水体中水温、水色、透明度、水深及pH、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汞(Hg)、铜(Cu)、铅(Pb)、锌(Zn)、硫化物、油类、六六六、DDT、磷酸盐(PO4^3-)、氨氮(NH3-N)、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等要素连续监测数据,评价了十七年来水质污染状况及污染变化趋势。70 ̄80年代,油类污染是象山港的主要污染物。1984 ̄  相似文献   

10.
化感物质对土壤N2O释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选用来自作物秸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化感物质(苯甲酸和对叔丁基苯甲酸),在不同浓度和水分条件下对其减少施用尿素土壤中N2O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感物质对土壤N2O释放的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其抑制效果越显。在土壤水分为16.5%的状态下,100ppm、250ppm和500ppm浓度的苯甲酸处理(培养温度25-30℃)可减少47.4%-75.3%N2O从土壤中释放;而当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1.
12.
温度和污泥浓度对短程内源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SBR反应器,以亚硝酸盐(NO2-)作电子受体,对温度和污泥浓度对短程内源反硝化脱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5~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短程内源反硝化速率逐渐增高,温度每升高10℃,反硝化速率增加3倍。温度一定时,污泥浓度增加,短程内源反硝化速率也相应增加,当MLSS从4000mg/L变化到12000mg/L时,反硝化速率从开始的0.0259gN/(gVSS·d)增加到了0.0378gN/(gVSS·d),即增大了近1.5倍,即采用较高污泥浓度可以大大节省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锡盟镶黄旗15个不同地点水样中的NO^-2含量。实验结果显示,15个地点水样中NO^-2的含量相差很大,大致分为A、B、C3组,其平均值分别为0.186、0.640、3.850μg/ml。  相似文献   

14.
The formation of tetrahydro-isoquinoline alkaloids in human and animal metabolisms subsequent to alcohol consumption is reported. The spectrum of identified products ranges from simple structures such as salsolinol to the complicated skeleton of protoberberines. These substances, hitherto found exclusively in plants, interfere with the biosynthesis, biodegradation and neurotransmission of the structurally closely related biogenic amines from which they are formed, and thus affect the 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无机含氨和硫酸盐(SO42-)废水作为升流式污泥床(USB)反应器进水,研究了其对铵(NH4+)和SO42-的去除以及不同高度污泥层含氮、硫元素的转化途径.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进水口处由于进水自含氧(外源性氧)和兼性厌氧菌受到氧化应激产生过氧化氢(内源性氧),两种“氧”共同存在下,反应器内生物脱氨量(以氮计)最高达40mg/L左右,且在USB反应器不同高度污泥层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的转化途径不同.在反应器底部污泥层,颗粒污泥表面氨氧化菌利用O2将氨(NH4+)氧化成亚硝酸盐(NO2-),在颗粒污泥内部厌氧氨氧化菌利用NH4+和NO2-生成氮气(N2)和硝酸盐(NO3-);同时,O2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同步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PNED-PR)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及系统内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在氮磷去除的贡献和竞争关系,本研究以实际低C/N比(4左右)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溶解氧(DO)(0.5~2.0mg/L)、NO2--N(4.7~39.9mg/L)和NO3--N(5.0~40.0mg/L)对延时厌氧(150min)/低氧(180min,溶解氧0.5~0.7mg/L)运行的SPNED-PR系统氮磷去除特性和底物转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O浓度均不影响PAOs和GAOs的好氧代谢活性,且两者之间几乎不存在DO竞争.不同NO2--N浓度条件下,GAOs较PAOs更具竞争优势,NO2--N主要是通过GAOs去除的(约占58%);且GAOs所具有的高内源反硝化活性和亚硝耐受力,减弱了高NO2--N浓度(26.2~39.9mg/L)对PAOs反硝化吸磷的抑制,保证了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不同NO3--N浓度条件下,PAOs较GAOs处于竞争优势,其在NO3--N去除中的贡献比例达61.2%.此外,SPNED-PR系统的PURDO > PURnitrate > PURnitrite,PAOs对DO的优先利用保证了低氧条件下系统的高效除磷,且GAOs的内源短程反硝化特性保证了系统的高效脱氮.  相似文献   

17.
利用UASB反应器分别在降低进水亚硝氮/氨氮比(R)和停供亚硝氮条件下研究了Anammox体系运行特性.发现随着进水亚硝氮减少,亚硝氮与氨氮去除摩尔比减小,发生氨氮超量去除现象,即使进水无亚硝氮时也可去除氨氮.当R为1:2时,氨氮超量去除量达最大,均值为57.2mg/L;长期停供亚硝氮条件下氨氮能够稳定去除,平均去除量为45.6mg/L.停供亚硝氮后Anammox体系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增加,AnAOB、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相对丰度均增加.其中AnAOB相对丰度从9.44%增长到13.26%;氨氧化菌相对丰度从3.29%增长到7.3%;反硝化菌相对丰度由0.54%增加到3.14%.研究表明,溶解氧是氨氮超量去除量的限制性因素,氨氮超量去除的途径包括:好氧氨氧化、厌氧氨氧化与部分内碳源反硝化.在微量溶解氧作用下,主要是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协同实现了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18.
亚硝酸型反硝化除磷污泥驯化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4d作为目标驯化时间,采用SBR反应器比较了厌氧-缺氧(亚硝酸盐一次投加)、厌氧-缺氧-好氧(亚硝酸盐一次投加)、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亚硝酸盐一次投加)、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亚硝酸盐连续投加)4种亚硝酸型反硝化除磷污泥驯化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经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亚硝酸盐连续投加)方法驯化后的污泥,能承受的亚硝酸盐初始浓度最高为80mg/L,吸磷速率最高为14mgP/(gVSS·h),所需要的亚硝酸盐投加量较少,是一种较好的亚硝酸型反硝化除磷污泥快速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实现亚硝酸氮积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学蕾  陈伦强  彭永臻  王亚宜  王璞 《环境科学》2006,27(12):2472-2476
通过试验实现了前置反硝化工艺亚硝酸氮的积累,从温度、pH值、游离氨(FA)浓度、污泥龄、溶解氧(DO)浓度等几个影响亚硝酸氮积累的主要因素逐一分析.采用中试装置在常温条件下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在试验开始阶段DO浓度维持在0.5mg/L,出现了亚硝酸氮的积累,随后提高DO浓度到1.5 mg/L以上,亚硝酸氮积累现象随之消失,最后又降低系统中的DO浓度到0.5 mg/L附近,亚硝酸氮积累现象再次出现,由此得出DO是实现亚硝酸氮积累的关键因素.试验发现有效地控制DO浓度在0.5 mg/L可实现亚硝酸氮比较持久稳定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低温SBR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SBR法处理经缺氧/厌氧UASB预处理的渗滤液,在SBR反硝化过程观察到明显的亚硝态氮积累现象.在此基础上,为深入了解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的机制,考察低温条件下5种类型碳源(甲醇、乙醇、乙酸钠、丙酸钠和葡萄糖)对SBR反硝化过程亚硝态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3.9℃情况下,甲醇、乙醇、乙酸钠、丙酸钠为反硝化碳源时,系统内均发生明显的亚硝态氮积累.此外,4种不同初始NO_3~--N浓度(64.9、 54.8、 49.3、 29.5 mg/L)还原过程中, NO_2~--N最大积累浓度分别为37.8、 21.5、 25.2、 18.8 mg/L,积累速率(N/VSS·t)分别为 0.117、 0.136、 0.235、 0.068 g/(g·d),并且ORP曲线先后出现"nitrate knee"和"nitrite knee"2个拐点,可分别指示NO_3~--N、NO_2~--N还原反应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