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劲波  陈赛 《绿叶》2011,(8):94-100
《环境保护法》的修订重在提高立法质量,其修订目标显然应该聚焦其应有的和可能的功能定位进行适度拓展,既维护与环境有关的社会秩序,也维护环境—社会系统秩序,同时应尽量避免条块化倾向,健全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环境保护法》修订的现实选择是修改为环境保护基本法,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管体制,理顺相关部门的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2.
曹明德 《绿叶》2011,(8):29-37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存在着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缺乏对环境资源的市场机制的构建,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内容交叉矛盾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完善,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立法上应体现全过程控制思想,对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进行重大修正,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环境资源,解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的问题,完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林灿铃 《绿叶》2010,(9):7-12
为摒弃部门本位主义.提高环境立法的质量和协调性,中国的环境立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法核心地位并使其法典化.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制。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并推动国际环境立法,加强中国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话语权.确立主导地位。这是中国环境立法的客观要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环境立法体系需要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不仅仅是遵循传统的环境立法模式的问题,更是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部适合当今具体形势的环境基本法应当至少具备综合性、参与性和司法可诉性的特点。同时借鉴国际经验,第一是整体(系统)环境观指导下的综合环境立法,第二是确立公民的环境权益,第三是推动环境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与1979年试行版和1989年版的环保法相比,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传统的环境教育的认识、地位、作用和途径都作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法律表述。公开和参与取代了环境教育1979版的环保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环境教育工作进行了规定。如第八条把"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协调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事业"作为各级环境保护机构的一项重要职  相似文献   

6.
吴卫星 《绿叶》2011,(8):87-93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环境立法有了很大发展,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总体上进一步加剧。我国环保困境的根本成因是政府环境规制的失灵,而其根本出路则在于引入"社会合作"理念,创建绿色公民社会。在《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应当认真对待和创立(或完善)公民环境权、环境NGO结社自由、PRTR制度与公众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只有引入社会监督,才能有效克服环境保护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要实现中国跨世纪环保政策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有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作保障。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末,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要求。本文从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环境法律制度等方面对《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初步形成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为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由于我国主要实行各单项法律,以单个环境要素为其调整对象的立法模式,随着各单项法律的先后制定或者修订,必然在各单项法律之间导致彼此不协调,特别是与之相伴的某些主要管理制度和措施的规定在不同的单项法律之间存在不协调,这在客观上要求国家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制定一部更高阶位的基本法律,用以宣示国家环境政策,并有效整合各单项环境法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进而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构成了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体系,为我国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作出了规范,并使我国的环境保护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我国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一、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立法依据,是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的基石。在宪法中有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如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评价,论述了其修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提出了纲目性构想和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任世丹 《绿叶》2014,(7):51-56
新《环境保护法》在立法理念的生态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基本符合新时期环境、资源和生态保护领域基本法的要求,有诸多亮点。但是,从环境资源法的发展趋势——从"重在利用或重在资源、反污染"的环境法制转向"重在系统"的生态法制而言,存在"环境"的定义没有与时俱进、生态监管体制尚未厘清、自然环境及资源保护的规定仍不完善等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地方环境保护立法是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我们山西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法制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地方环境保护立法步伐,山西省根据国家已经出台的《环境保护法》等6部环保法律和《自然保护区条例》、《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等17部环保行政法规,经过科学论证,认真选题,周密部署,制定了《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山西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山西省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丹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环…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07,(10):10-10
中国的环境立法源远流长。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很快。1979年中国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97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自1949年新中国成主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多部环境保护法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在立法和执法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在立法上过时,与其他法律存在重复或冲突;在执法上很多时候环保行政机关难以获得法律授权,环保行政机关的地位也比较尴尬。《环境保护法》修订的目标和方向应该是定位为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基本法或是母法,从一部执行法转变到政策法,从侧重污染防治转向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保护并重,从调整管理相对人的角度来转向调整行政管理者本身,把一些在中国已经比较成熟的、并且国际上也比较通行的制度和理念吸纳进去。  相似文献   

15.
新《环境保护法》下石油石化企业环境管理工作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年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提出了"按日处罚上不封顶""企业违法可拘留责任人""环保部门可直接查封扣押设备"等处罚措施。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于石油石化企业将形成更加严厉的倒逼机制,文章探讨新《环境保护法》对石油石化企业环保工作的影响: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观念转变,强化企业污染防治责任,突显领导责任、规范企业环境管理行为,更加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促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通过将"环保优先"落到实处,完善制度体系,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强化配备并运行必要的环保处理设施,树立环境友好的企业形象,强化环境管理等,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和颁发了《环境保护法(试行)》、《森林法》、《土地法》、《渔业法》,《海洋法》、《草原法》、《矿产资源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奠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础的自然保护法的体系和网络。但是作为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却尚末立法。占人口总数80%及国土总面积90%的农村资源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子孙后代的素质。因此,完善和补充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势在必行。一、农业环境保护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环境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以法管理环境的  相似文献   

17.
王小萍 《绿叶》2012,(9):64-68
审视《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规定,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环境信息公开内容和方式得到了拓展,但没有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作出明确规定。未来,应在《环境保护法》修改时就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作出明确规定,并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单独立法。  相似文献   

18.
杨春洪 《绿叶》2014,(7):57-61
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与生态破坏"的提出,新《环境保护法》凸显其生态价值观以及对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然而,通过立法推动环境资源领域实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行动方面,新《环保法》未能从整体上为环境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框架,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方堃 《绿叶》2012,(9):20-26
"什邡事件"、"启东事件"折射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的缺失。立法需要从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内容做出进一步改进,执法则应当认真遵循立法所设定的原则和标准,这样才能比较好地防范或者说有效地处理好这类事件。《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及时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张忠民 《绿叶》2015,(Z1):82-89
环境法仰仗经济建设、重视政治建设、珍惜文化建设、强调社会建设、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理论密切关联。作为环境保护领域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其修订的历程、文本的变化,体现了环境法领域对"五位一体"理论的理解和追寻;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更加契合"五位一体"理论,然而仍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