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云南省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而又脆弱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然而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生物多样性资源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要将维护生态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的正式发布,是2010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其不仅是我国从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标志,也是推动生态文明时代迅速发展的关键力量。在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破坏的当下,需要以新的战略和行动计划为指导,采取多种途径,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市开发区受开发活动的影响,植被面积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下降,水土流失增加。基于秦皇岛开发区生态保护现状,从敏感生态系统建设、城区绿化、城市综合生态功能廊道、生态补偿、水土保持等方面,加强开发区生态保护,构建和谐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提出,应科学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区”,加大对水、农业、矿产资源、林草资源、旅游资源、湿地等重点资源开发和外来物种引进、转基因生物应用以及城镇道路设施建设、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力度,防止因开发建设不当造成新的重大生态破坏。“意见”提出,各地要在生态调查基础上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区”,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根据“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8):4-4
响应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主办的响应《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大会日前召开。大会旨在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我国尽快由现代工业转型为生态工业。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保护区的生态沿革,分析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生态作用等生态效应,针对当前所存在的草甸严重退化、动物种群密度降低、水量减少等生态问题,提出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应尽快制定环境保护规范化,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权威机构,实行社区共管,开展科学生态旅游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胡聃 《绿叶》2011,(9):75-82
城市及其周边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为城市居民提供诸多的生态服务。当今的城市发展模式不仅过多地占据了生物多样性必要的生存空间,而且损害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通过有效生态途径(城市生态研究、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工程技术和生态管理)来调节和控制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结构和性质,在城市发展空间中,按照生态优先原则规划和建设好每一片有限的土地,使城市保有合理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和城乡协调的生态空间,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蒋志刚 《绿叶》2012,(10):14-19
生物多样性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地球生物圈的存在形式。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以牺牲环境,蚕食野生动植物的生境为代价,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生态文明是以人类价值为核心的一种伦理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生物的进化潜力,就是保存人类世代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河岸带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孕育地带,对改善水质及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重要作用。然而小水电开发后会产生水面宽度变化,若生态流量下泄不足则会造成生态缓冲带的暴露,对河流水环境、水生生态和陆生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Alpha河为例,引入河流灰线带的概念和灰线带变化达标率的评价指标,并建立该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而通过计算定量判断Alpha河流域水面宽度变化对生态缓冲带暴露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Alpha河上参与评价的20座水电站中仅有小水二级电站评价等级为一般,其余电站评价等级均为极差或较差,说明在其流域水电建设运营过程中,生态流量下泄长期不达标,生态缓冲带暴露明显,对当地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小水电退出标准评价体系,退出部分小水电,并加大生态流量下泄,采取相应的纵向连通措施,并加强植被抚育与重建,尽快恢复当地生境。  相似文献   

10.
梅宏  李欣 《绿叶》2013,(3):56-62
大气污染、工矿废弃地数量大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滨海湿地破坏严重,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都是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付出的生态代价。有鉴于此,我国应科学、合理地推动城镇化进程,为避免或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完善资源与生态保护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河流近自然治理--概念构架与治理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自然元素和景观组分,具有提供水生生物生境和水源、调节小气候、美化城市、休闲娱乐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着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加剧等多方面的危害.如何恢复受损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对城市河流的生态结构及其在城市中的生态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讨论了河流生态恢复的近自然方法,并对现有的河流生态恢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有机食品发展与生态保护政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有机食品发展与“三农“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省建设、清洁生产、食品安全等国家生态保护政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在我国积极发展有机食品,是在农业领域内贯彻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保护环境、恢复生态发展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已经变成全世界环境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森林是陆地上分布面积最大、组成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近年来,保护国际(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美国自然保护协会(TNC)按照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宗旨,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实施森林多重效益项目,简称FCCB项目(即森林、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项目),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多重服务功能的恢复和有偿使用及保护融资机制的创新探索。该项目以气候、社区及生物多样性联盟(CCBA)致力于建立的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三方受益的标准(CCB标准)为原则,旨在探索退化生境恢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注重以周边地区村民为目标最终实施受益的主体,并达到生境恢复的目的。这一项目不仅会将政府工程的生态服务功能最大化,还可能为植树造林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带来持续的经济支持。同时也为中国西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9,(8):22-22
原生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富庶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人类开展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得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为这里的野生生物提供了一方乐土。  相似文献   

15.
此次地震发生在岷山—横断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非常敏感的地区,而地震短短几分钟,地球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惊人地改变了川西北的地貌,一眼望去,满目疮痍,就在这沧海桑田的巨变中,“天府之国”很可能失去它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帮助灾区恢复生态,重现天府之魅,是环境保护部近期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实施生态经济功能区划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生产力下降,系统结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衰退枯竭,景观质量下降等。而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调控,实行一种有效的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即农村生态经济管理。而功能区划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基础,因此实施农村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17.
陈雯  李升峰 《四川环境》2006,25(2):67-70
采用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方法,以中山陵园风景区外缘景区为例,在分析外缘景区生态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状况、森林群落状况、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方面对规划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了评价,得出外缘规划的实施总体上有利于景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结论,最后对评价中有待改进的方面做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生物多样性评价现状、以GIS为基础的生态模型应用和生物多样性评价层次选择的分析,提出了将景观生态学和GIS为基础的生态模型综合以用于规划环评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有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改善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以万源市作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角度的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估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遥感(Remote Sensing,和RS)技术,开展水源涵养、土壤保持以及生物多样性等三类生态系...  相似文献   

20.
将华莺山建设成为川东生态屏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龙胜 《四川环境》2001,20(4):53-56
生态环境保护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地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工程之一。本文就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植被覆盖率论述了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并依据华蓥山系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明了加强环境保护与川东生态屏障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