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突破陈旧的立法理念,为环保实践提供有效保障——生态文明理念首次进入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环境问题的预防、监管制度的细化;明确生态补偿问题在法律中的地位等。在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分析结合社会现实问题的实证主义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修订案的理论意义及其中具体制度在当前环境保护中所应起到的作用;对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定位、法律逻辑结构、制度设计等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介绍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重要意义及修改内容。  相似文献   

3.
万劲波  陈赛 《绿叶》2011,(8):94-100
《环境保护法》的修订重在提高立法质量,其修订目标显然应该聚焦其应有的和可能的功能定位进行适度拓展,既维护与环境有关的社会秩序,也维护环境—社会系统秩序,同时应尽量避免条块化倾向,健全强化责任追究机制。《环境保护法》修订的现实选择是修改为环境保护基本法,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管体制,理顺相关部门的权责关系。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以来,我国对水污染防治运用经济政策手段进行了积极探索。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都对水污染防治经济政策手段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亟需在未来《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过程中加强对相关经济政策手段的规定,给予相关手段明确的法律地位,充分发挥经济政策在水污染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建议着眼于"十三五"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水环境质量改善以及水污染防治形势和突出问题,以推动构建和实施系统、协调和高效的水污染防治经济政策体系为目标,结合党和国家相关文件、法律、行动计划的最新要求,借鉴国际上通过立法保障水污染防治经济政策手段制定和实施的经验,重点从投融资政策、税费和价格政策、排污交易政策等三个方面对现行《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具体建议包括:一是完善关于财政投入和融资渠道的相关规定,要求加大水污染防治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鼓励水污染防治第三方治理方式和PPP模式以及建立流域上下游(跨界)生态补偿机制等;二是完善对于环境税(费)和其他价格机制的相关规定,增加关于环境保护税的说明等;三是增加逐步推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的条款等。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工作在2006年就已开始酝酿,2007年12月,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表示,启动(<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的条件已经具备,建议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列入下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部对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却又历时18年没有任何改变的重要法律有望在2008年启动修订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6.
陈伟 《绿叶》2014,(7):26-29
达到环境保护目的的根本方法不是依靠科技进步,而是依靠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工业文明转变到生态文明。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各种制度的建立、经济的转型、生产方式乃至意识层面的转变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与投入。对《环境保护法》中有关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条文修订的历史分析可以清楚地揭示立法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张玉林 《绿叶》2011,(8):126-133
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看,背负着环境重压的"中国奇迹"可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特例,因此有必要修订《环境保护法》,并将它提升为国家的"基本法"。前提是必须清醒认识中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以及导致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重新审视目前和未来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将"符合天道和人道的发展观"确立为社会整体的核心价值观,从宏观上缓和资源环境压力,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制度是《环评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目前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实施公众参与制度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程雨燕 《绿叶》2014,(7):37-43
《环境保护法》第20条建立了环境区域保护合作制度的雏形,突出了环境治理的效果导向、协调机制的统一导向和契约精神。新制度也存在明显不足,未能提升到区域合作的战略高度、构建配套的机制保障和健全地方政府协商的具体制度,从而尚未完整确立地方政府的区域合作制度。完善的路径可分为三个层面:于宏观层面借鉴国外区域合作模式;于中观层面构建政府区域合作保障机制;于微观层面健全区域行政协议制度。  相似文献   

10.
曹明德 《绿叶》2011,(8):29-37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存在着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缺乏对环境资源的市场机制的构建,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立法体系不完善,立法内容交叉矛盾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完善,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立法上应体现全过程控制思想,对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进行重大修正,引入市场机制合理配置环境资源,解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重叠、空缺的问题,完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立法体系需要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不仅仅是遵循传统的环境立法模式的问题,更是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部适合当今具体形势的环境基本法应当至少具备综合性、参与性和司法可诉性的特点。同时借鉴国际经验,第一是整体(系统)环境观指导下的综合环境立法,第二是确立公民的环境权益,第三是推动环境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2.
曹明德 《绿叶》2014,(7):4-11
2014年4月24日.《环境保护法》修订案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至此,从2011年开始启动修订进程后围绕该法修订所引发的各种争议和博弈,也终于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3.
汤伟 《绿叶》2011,(8):74-79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市场失灵造成的外部性问题,这决定了环境保护法应是一部以行政规范为主的法律,由此赋予了政府可根据客观现实对企业、公民涉及环境的权利义务做出相应调整,政府环境责任和环境治理绩效也由此产生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由于发展阶段、政治架构的影响,地方政府面对环境与经济矛盾时更多选择的是经济而非环境,因此政府的环境责任并不简单在于环境主管部门,而在于整个政府。笔者认为要严格禁止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和主要领导人的不当干预,必须确保政府的可诉权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实现。在经过各方利益的博弈之后,《环境保护法》将体现它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保护法》制定于计划经济时代,其产生的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状况背景完全不同于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目前,该法修订的紧迫性已取得有关部门和广大学者的共识。《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应明确其立法地位,完善其立法体例的设计,在具体立法措施上,界定好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构建和完善重要的法律制度,安排好环境纠纷处理和法律责任追究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6,16(3):35-3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19号公告: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保障水污染治理设施质量,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科技进步,现批准《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等12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予发布。  相似文献   

16.
2008年2月28日,在人们的期盼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案,共计8章92条。较之现行的,总共只有62条的水污染防治法,修订案凸显了更多的刚性。其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形势的发展,环境法制体系的逐步健全,作为环境保护综合性法律的《环境保护法》在某些方面逐渐显现出滞后性。《环境保护法》的修改与完善,学术界已讨论了很长时间。本文主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对《环境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秦鹏 《绿叶》2011,(8):69-73
《环境保护法》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利益取向的公益性、价值目标的公正性、理念表达的公开性三个方面。现行《环境保护法》偏失了公共性,具体表现在与公益性、公正性和公开性存在背离。在修改过程中,《环境保护法》应在立法理念和制度规范上回归公共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和相关依据,指出了我国现行公众参与制度中存在信息公示程度不足、征求意见方式单一和公众意见重视不够等问题,并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丰富公众参与形式和提高公众参与透明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已于1989年12月26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由国家主席令第二十二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它的颁布,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和环境保护事业的一件大事,为落实基本国策,保护和改善环境加强我国的环境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新标志。这部基本法律与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一起.构成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