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翠萍  牛怀文 《四川环境》2009,28(4):136-140
本文以仪征市现有耕地土壤为调查对象,通过布点、采样、检测、统计,结果表明,仪征市沿江圩区长江冲积母质发育的土壤比丘陵地区下蜀黄土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土壤重金属含量多年来有升高现象,少数田块存在高残农药的残留,点源污染和农药污染对耕地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工程、生物和化学等技术对土壤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乐山市“城中之林”绿心公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对绿心公园的土壤重金属铬、锌、铜、镍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统计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对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乐山绿心公园土壤各项重金属Cr、Cu、Ni、Zn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1.33mg/kg、45.07mg/kg、26.82mg/kg、135.31mg/kg,Cr、Ni的平均值均小于土壤环境背景值,Cu和Zn的平均值大于当地土壤环境背景值,分别是其参比值的1.4和1.5倍。Cr、Cu和Ni含量的最大值都小于国家土壤环境标准;Zn含量的最大值大于国家土壤环境标准,是标准的1.38倍。土壤中各监测点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大部分<1,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2,各采样点都属于轻微生态危害。以上说明Cu和Zn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情况,Zn属于轻度污染,需采取及时有效措施以加强污染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明溪县4个梨生产基地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检测,采用重金属(Hg、Cd、Cr、Pb)及有害元素As等污染物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对照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级标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梨生产基地的空气、土壤和灌溉水的环境质量安全、清洁,评价指标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可作为无公害梨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某地区钻井作业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来源岩屑、废弃钻井液中的重金属含量,以及该地区部分区域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聚磺钻井液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比较,镉、锌、总铬超过二级标准;钻井固废中锌超过标准背景值,镉、总铬超过二级标准(旱土);地层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均,锌超过了标准背景值,镉和总铬超过二级标准;部分区域土壤中总铬超过了标准背景值,镉远高于二级标准。钻井固废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为钻井液。  相似文献   

5.
大足生态农业县经过13年的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通过对大足县大气、水质、农田土壤和农作物(水稻,小麦)的监测分析可知,污染程度都有比较明显的改善,特别是重金属在土壤和农作物中的含量有着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了化州市丽岗镇、林尘镇、新安镇各5个拆旧复垦地块进行土壤重金属镉、汞、砷、铅、铬检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垦地块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农用地污染风险管制值;丽岗镇和林尘镇同一乡镇的不同复垦地块的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一致,新安镇差异较大;土壤砷分布具有区域性。  相似文献   

7.
张大元 《四川环境》2010,29(3):57-61
依据我国《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2-2006),采用单项质量指数和综合质量指数法,以白市驿蔬菜基地为例,结合全市33个蔬菜基地监测结果,对重庆市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表明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土壤中汞和镉等重金属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本文分析了蔬菜基地土壤受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2011年全国"两会"精神,努力完成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如下。2011年要努力完成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出重拳、用重典,确保《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全面落实《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加强对重金属排放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环境管理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这样两个问题:某一水域已经遭到严重污染,其水质连地面水第Ⅴ类标准也达不到。那么,第一,在这样的水域是否允许再建设新项目?第二,如果允许建,执行什么排放标准才是合理的?众所周知,任何工程的建设都要付出费用,建成投产后就会产生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项目可能由于改善环境质量而获得环境效益,也可能产生新的污染使环境质量遭到破坏。从原则上来讲,建设项目不仅应该有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应有环境效益。但这个原则过于笼统,缺乏定量化的分析,在具体决策上有困难。我们在近年来的工程一环境系统决策问题上以“净效益准则”作为经济分析指南。“净效益准则”要求工程项目在规划服务年限内的净效益现值达到  相似文献   

10.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人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的控制所做出的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的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对沈阳郊区3个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中的重金属As、Hg进行检测,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背景值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沈阳郊区土壤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较重的元素是Hg。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为2.89;以土壤背景值标准评价其综合污染指数为13.56。  相似文献   

12.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及生物监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探讨运用生物的敏感性来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生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是湘江流域居民的重要饮用水的水源地,也是不同污水的汇聚地。资料表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湘江流域内的水体、土壤和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其中镉和砷的污染较为突出。与湘江流域内其他江段相比,衡阳水口山段和株洲清水塘段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流域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供水,而且还造成了流域内居民重金属中毒、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大量的农田被荒弃等,甚至造成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和蔬菜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14.
大气重金属污染对人和生态环境影响巨大,迫切需要进行大气重金属含量的监测;文章列举了国内外测定大气重金属的标准及几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及仪器,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内外大气重金属监测网络现状;提出应积极开发大气重金属在线监测仪,进行日常监测。  相似文献   

15.
要闻     
《环境教育》2012,(4):5-5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成立 近日,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启动仪式、重金属污染防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长沙进行,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出席。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是在科技部、环保部等支持指导下,依托中南大学建设的我国首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中心充分发挥中南大学人才与技术优势,组建一支专业从事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的创新团队,研发和建立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所需要的各项关键技术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实现技术成果的工程化与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对嘉兴市蔬菜土壤中Cu、Zn、Ph、Cd、Cr、As、Ni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2种不同评价标准评价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发现,各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其背景含量;Cu、Zn、Cd、Ni和As的浓度均有个别地方的含量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限值;土壤质量受到各种重金属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分异,而Pb、Zn、Cu、Cd的污染是引起嘉兴地区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嘉兴地区城镇化空间扩展的推进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新污染区的出现与土壤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明确提出对农用地土壤实施分类管理,按照污染程度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对建设用地要防范新增污染,针对疑似污染地块,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保障地块安全再利用;以影响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组织开展治理与修复。实施严格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高风险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是落实《土十条》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我国土壤环境监管制度的重要内容。土壤环境标准是实施土壤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土十条》重要任务以及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土壤环境管理需求,以土壤环境管理需求为导向,探讨提出了包括土壤环境质量保护标准值、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值、污染土壤修复标准值的土壤环境标准值体系,可望为国家土壤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制修订方法的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对《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的第一次修订。本标准于199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2,22(3):77-78
<正>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对《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的第一次修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1,(3):4-4
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公布 环保部日前公布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为轻度污染。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国酸雨污染依然较重。重点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夜间噪声污染相对较重。典型农村地区地表水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