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科学评价超大城市公共安全风险,从人口状况、能力指标和脆弱性指标着手,建立超大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基于上海市2007—2016年的部分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公共安全风险17个指标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公共安全水平的重要因子。同时,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公共安全事件风险源和5个潜在风险点,并提出防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近10 a来,上海公共安全状况存在明显改善,且地区经济与人口因子、公共城建与生态能力因子是影响上海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最主要的2个因素;汽车交通事故、电气原因造成的火灾事故、盗窃、殴打他人是扰乱城市公共安全最突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辅助制定防涝治涝政策,以杭州市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遥感影像、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数据;基于城市内涝的风险评估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和承灾体易损性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GIS空间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数值,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评估城市内涝风险。研究结果显示:杭州市主城区暴雨内涝灾害次高风险及高风险区占整个研究区域的3.36%,中风险区占14.80%,低风险及次低风险区占81.84%,其中,中风险及以上区域主要位于拱墅区、上城区、西湖区、滨江区,并且在临安区内呈现零星分布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雨洪灾害情境下城市韧性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定量评估城市应对雨洪灾害的能力,建立基于韧性理论并结合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的评估模型。从城市韧性的抵抗力、恢复力和适应力3大属性出发,建立雨洪灾害情境下城市韧性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Kullback-Leibler公式改进后的TOPSIS法,构建城市韧性KL-TOPSIS综合评估计算模型;并以武汉市2009—2015年相关数据为例,利用该模型评估分析武汉市雨洪灾害情境下的城市韧性。结果表明:用该模型能够分析出某段时间内城市韧性水平、抵抗力、适应力和恢复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对其加以比较分析,进而找出城市应对雨洪灾害时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强韧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城市公共安全涉及的领域和影响维度基础上提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以重庆市2005~2011年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统计和灰色理论方法,针对重庆市建立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因子分析与灰色理论方法,提取出十项一级指标,分别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人口特征、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控制能力、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控制能力、治安、刑事;通过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滑坡、洪涝、城市人口密度、燃气、排水、交通事故、人均绿地面积等问题对重庆市公共安全程度影响最突出。  相似文献   

5.
汪婷 《安全》2019,40(4):37-41
本文从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中区域评估这一角度出发,为了实现对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重点区域重点监管,构建了区域评估模型,并以燕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城市重大事故风险水平指标体系,计算出风险贡献权重,再根据建立的评估模型计算燕山地区不同区域的风险值,从而找出风险大的区域。该模型对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围绕致灾源危害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3个层面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以常州市各区域为研究对象,统计人口密度、人均GDP等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实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借助ArcGIS软件绘制风险分布示意图。研究结果显示常州市新北区风险等级为“较大风险”,金坛区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其余区域为“一般风险”,为其他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测度我国各地区公共安全风险,改善公共安全状况。基于鱼骨图分析法,建立包括能力和脆弱性指标的公共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结合统计软件SPSS对我国31个省市的公共安全风险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公共安全水平的重要因子,计算出各省市公共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价值,得到不同省市的风险排序,为改善公共安全风险较高地区的安全状况提供了启示。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公共安全的风险水平差异较大且公共安全资源和保障因子是影响公共安全抗风险水平的最重要因子,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社会保障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较好地改善公共安全抗风险状况。  相似文献   

8.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灾害致灾因子、承灾体暴露性、脆弱性以及社区应急能力4方面因素的城市灾害(地震)风险评估体系。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和AHP法给出了一种可行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基于给出的风险度量化公式、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可以对城市灾害风险进行定量评估。模糊隶属度函数消除了量纲的影响使指标间具有可比性。AHP法可有效用于确定指标权重。基于风险度计算公式的灾害风险度综合评估指数,使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更具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董伟  杨玲  康铭洋 《安全》2023,(4):30-35
为提高城市稳定性、减少内涝灾害损失,依托安全科学和韧性理论,结合城市内涝灾害形成机理,从安全韧性角度建立评估指标,采用熵权—正态云法构建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河南省郑州市“7.20”暴雨为例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市道路铺装面积占比过大,植被覆盖率小,风险评估处于高风险等级;该市在鲁棒性、迅速性、冗余性及智慧性4方面均处于较高风险,发生内涝综合风险为Ⅲ级,即较高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城市安全治理及应对未来内涝灾害的发展规划有着良好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使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灾害风险管理更好地结合,从城市规划的基础单元———城市用地系统出发,提出基于城市用地单元的区域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基于城市用地单元的灾害风险评估,包括城市土地利用单元上潜在致灾因子及承灾体自然脆弱性相结合的灾损风险评估,以及人口、经济、社会因素等所引起的社会脆弱性评估2个方面。通过耦合矩阵,得到5个等级的灾害风险。其中,灾损风险与脆弱性均较高的城市用地单元或区域应得到高度关注。基于城市土地利用单元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关键,在于建立城市用地单元的数据库。提高基础数据的精度,有助于提高评估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空中交通服务管理系统(简称为"空管",下同)中存在的安全管理不规范、安全信息不畅通和信息化程度低等安全管理问题,根据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SRMIS)的工作原理,提出SRMIS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设计了SRMIS的总体结构、风险管控和指标预警等主要功能,研究实现过程中的指标评价、部门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等信息评价方法以及指标预警、因素预警和综合预警等预警预控方法和关键技术。该系统能进行持续的风险识别和综合预警,定期自检、自查、自审,不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并在武汉空管中心实证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为空管中心的安全风险管理提供了信息化管理的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冯凌杰  陈晓勇  马栋梁 《安全》2019,40(6):19-23
为更好的预防与控制城中村火灾风险,本文将事故树、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通过FTA建立AHP模型,从防火能力、灭火能力、安全疏散能力、安全管理水平4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城中村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计算了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实例研究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好的分析评价城中村火灾风险安全等级,最后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建议,有利于城中村火灾风险的预防与控制,为提高城中村火灾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物元模型的煤矿瓦斯爆炸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风险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并提出科学可行的瓦斯爆炸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基于3类危险源理论梳理分析以往典型瓦斯爆炸案例,识别并提取14个影响因素;然后通过集成灰色系统理论和物元可拓模型,构建灰色-物元评估模型;最后以山西省某煤矿的实际调研数据为例,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和关联函数,梳理风险因素致灾的逻辑关系,得出该矿井2个具体工作面的瓦斯爆炸风险等级。研究表明:1号工作面中的平均瓦斯涌出量、煤尘爆炸指数、采掘机械化水平与2号工作面中的瓦斯体积分数均处于较不安全级别,2个工作面的综合风险等级分别为一般安全与较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15.
钱重阳  王尧  李季梅 《安全》2019,40(7):24-28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了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了能够得到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有效的结果,本文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及单一事件链,对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及应用。通过引入控制因子,构建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的单一事件链模型,并将该模型转化为风险评估工作的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在某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对该区17种单位或场所,涉及到的18类风险,共计201家企业进行风险级别评估。最终得出该区17种单位或场所中每种单位或场所的整体风险等级,以及重大风险数量的占比情况,为该区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意见奠定了一定基础,并对本文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跨江大桥建设安全管理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以系统管理的思路借鉴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综合考虑影响重大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各因素,建立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中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是影响安全管理状况的主要因素;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为良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证明其可行性。该安全管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价方法的运用,对重大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评价有借鉴意义,以期提高我国重大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消防安全工程学与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特征及消防安全管理状况,建立了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而引起评价指标权值分布不合理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城市火灾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以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灾后的严重程度为输入单元,火灾风险等级为输出单元,采用误差反算法训练BP网络,最终得出火灾风险等级范围,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火灾的动态性和非线性特征;研究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可为城市的消防安全管理提供确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智慧档案馆的安全状况,预防安全事故发生,通过分析智慧档案馆的安全因素,构建了由8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智慧档案馆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将信息熵理论和物元可拓理论有机结合,构建了智慧档案馆安全熵权物元多级可拓评估理论模型。应用该指标体系和理论模型对某档案馆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其安全等级为V级(安全),为该馆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安全工作的整改建议。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验证了该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洪涝灾害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选址优化问题,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选址模型相结合。首先,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价,得到洪涝灾害风险综合指数。然后,将综合指数归一化处理后作为权重引入疏散距离最小化和覆盖人口最大化的目标函数,结合最小化避难所数量,以最大服务范围、容量作为约束,构建引入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权重的多目标应急避难场所选址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武汉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洪涝灾害风险的情况下,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方案可在接近最优解的情况下达到最优。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防洪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