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陆上和海域不断发生溢油事故,由此造成重大的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文中介绍了欧美国家对此采取的应急措施和使用的应急装备,论述了日本世界化工股份公司溢油分离回收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2.
从溢油应急管理体系、溢油应急物资、溢油应急处置技术、溢油综合评估、溢油预测预警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的研究现状,并对溢油应急管理作出展望。提出未来我国应在溢油风险防控、溢油综合应急平台、溢油应急处置和溢油生物修复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提升我国溢油应急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有冰条件下撇油器回收溢油速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一种进口多功能撇油器应对渤海冬季溢油的能力,试验分别对刷式、盘式、鼓式三种撇油头在无冰和有冰(冰密集度约5成)条件下进行收油速率测试。试验以100 L油品为基数,测出在各种组合条件下回收油品所需要的时间,并把鼓式撇油头在有冰条件下的泵速提高,再进行试验。结果发现三种撇油方式的回收速率不仅与撇油头类型有关,同时也取决于是否有冰;在有冰条件下,三种撇油头收油效果都受到影响,其中盘式撇油器受影响最大,无法回收溢油;在有冰条件下加大鼓式撇油头泵速会提高总回收速率,但含水率同时提高;对凝固原油,撇油器无能为力。试验结果对正确评估三种类型的撇油头在两种情况下的收油效果和相关单位应具备的清除溢油能力,以及今后引进设备提高应急能力将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旦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将有效地组织溢油事故的各种应急处理,以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文章对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进行了分析,并详细介绍了以溢油信息收集子系统、溢油模拟子系统、环境与资源信息数据库、溢油应急指挥中心及溢油应急处理系统五大部分为主体的框架及其主要功能。该框架可作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气主业溢油污染风险防控需求,在总结分析溢油风险重点设施、敏感区域的基础上,确立了潜在重大溢油事故区域,优选应急物资布点分析模型,优化应急物资储备方案,在覆盖主要溢油风险应急需要条件下,力求做到溢油应急物资储备维护费用最小,对合理配置溢油应急物资和快速应对重大溢油事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海上/岸边油品储运设施的溢油特点,并从溢油流入附近水体后产生的环境风险角度出发,探讨国内外针对溢油事故的法律框架、环境应急反应体系、环境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措施。分析在环境应急反应方面国内应对溢油事故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在溢油事故环境应急反应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海洋溢油应急处置的技术方法,分析了溢油应急处置装置设备的应用特点,为海洋溢油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上溢油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果处置不当还将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文章基于对大连"7.16"及BP"4.20"溢油污染事故处理方法分析,探讨了国内外海上溢油应急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结合中国石油企业海上溢油应急建设实际情况,探究了中国石油企业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国石油企业海上溢油应急管理建设和应急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炼出溢油应急过程中的三种信息流,以整合信息流为目标,利用以状态机为核心的指挥技术和通用共享指挥图技术(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简称COP),并结合现有的溢油应急预警及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和船舶动态管理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简称AIS系统),提出“溢油应急一张图”核心理念,研究并设计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溢油应急效率和信息流转功效的溢油应急响应资源分布及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溢油污染处置技术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规模的海洋溢油常常导致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灾难,溢油事故应急是世界应急技术领域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文章通过引用典型事故案例和国内事故概况说明了溢油事故的巨大风险及其危害,分析油品入水、扩散、漂移以及着陆四个不同事故演化阶段的污染特征,系统梳理溢油事故应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置方法,并通过对比各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总结当前溢油应急处置技术、应急能力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应该在提高应急装备能力、开发新技术产品、建立全球联动机制等方面加强努力。  相似文献   

11.
依据泄漏进水域的最大油品量、水域环境敏感性等两个主要因素,研究确定了江苏油田水上(临水)设施环境风险源等级,并针对不同的风险源阐述了降低风险等级的技术方法和预防措施,为加强江苏油田环境风险防患、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炼厂含油污泥中回收油及残渣无害化治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某油田石化厂的含油污泥中回收油及其残渣无害化治理问题的研究,确定了用热洗加离心分离实现污油回收及残渣无害化。根据实验室数据,处理此种含油污泥可达到如下结果:油回收率95%,残渣中油及主要污染物含量基本符合GB428-84标准,工艺污水符合进入污水场的要求。采用此法,按照2t/h的处理量计算,预计设备投资45.7万元。  相似文献   

13.
总结国外试验经验的基础上,用亲油性绳式收油机中的吸油绳对-35#柴油和原油模拟在有冰的水域进行测试,试验表明了吸油绳不同长度与油和冰相对位置对收油效率的影响。该试验结果对寻求如何在冰区回收溢油有积极作用,也是溢油应急清理时选择技术方法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应急监测体系作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建设的研究,将监测体系分为应急监测预案、装备体系、技术体系、能力体系、信息体系五个部分,为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监测和管理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海上溢油行为的研究是预测其归宿、控制其危害的关键所在。由于目前对溢油下潜于水时所受多因素影响、经历多个子过程的综合效应不清,文章用挡板烧瓶模拟波浪,考察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波浪类型对下潜率影响最大,破碎波和规则波下油的下潜率差异可达79.8%;上浮过程的影响可使得下潜率随时间出现最大值,随分散剂含量的增加有最大值。对比静置中下潜率的变化规律,可认为波浪通过夹带和破碎作用使油下潜,分散剂则增加了下潜稳定性。实验结果可对海面溢油下潜过程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