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峡库区(重庆段)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三峡水库是我国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到2009年水库全部建成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m的涨落带。涨落带土地肥沃,出露水面的时间长,光、热、水、土条件匹配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对涨落带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将缓解库区的人地矛盾、促进库区小康进程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以三峡库区的主体--重庆段为例,论述了三峡重庆库区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开发价值;阐明了涨落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5个原则问题;结合库区气候、地貌及水位变动等条件,初步探讨了涨落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6种模式;对开发利用中可能存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合理制定涨落带的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利用工程是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全面认识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科学规划和实施工程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总结分析了太阳能利用工程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方面的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结果表明:(1)在一些太阳能利用工程区,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及植被盖度增加,而一些工程区却降低;工程建设对植被和土壤的干扰导致水土流失;工程占用土地和耗水及影响微气候条件等对生态系统碳排放和能量平衡造成影响;区域性布局这些工程对植被功能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工程设备遮荫造成一些作物产量下降或增加.(2)工程设施引起的水分改变和遮荫使一些植物的丰富度增加,使一些植物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存活率提高,但光伏板对鸟类和昆虫等动物将会造成碰撞以及不适宜的产卵而将可能带来死亡风险;施工过程导致的植被清除和景观破碎化等对生物多样性也将造成不利影响;施工过程造成的水网损失、破碎化以及洗涤沙尘而耗水对水生生物多样性也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光伏板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也造成一定影响.(3)施工期和运营期间将带来扬尘、噪声、废弃物等污染;不...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呈现地质灾害频发、水体污染严重、易产生崩塌与滑坡体、地方病患者比率较高等特征,通过经济、社会、环境三条路径约束着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子系统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制约库区经济总体发展、对经济带来波动性影响,对社会子系统的约束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基础设施和工程的破坏,对环境子系统中水环境、岩土环境的约束等,应采取增加防治投入、合理开发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加强水土治理等措施来促进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损益经济评价,是环境经济学的分支——地质环境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将工程与地质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地学信息转换为易于政府决策部门使用的经济信息,以保证实现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护相统一。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对道路工程建设不利。因此,移民道路工程能否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将直接关系到移民道路地质环境质量损益经济评价的提标体系、评价模型等,丰富了地质环境经济学理论。评价结果,阐明了移民道路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库区地质环境的途径,对库区正在进行的移民活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库塌岸是影响水电站库区移民工程的重要地质灾害问题,研究其塌岸模式、预测方法并预测最终塌岸宽度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某水电站库区重点库段塌岸进行调查分析,该水电站库区塌岸模式以冲蚀磨蚀型和坍塌型为主;分析几种常用的塌岸预测方法,确定采用修正后的两段法预测该库区塌岸最终宽度;采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法、工程类比法等手段确定了库区塌岸预测参数,并对该水电站库区塌岸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库区塌岸总长30.5km,塌岸预测最终宽度为5~50m。该研究可为库区移民工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河上游西线调水工程对调出区气候影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量调出区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调水工程对库区与坝址下游临近河段局地气候的影响,以及调水对引水坝址下游“干旱河谷”区的可能影响,并对干旱河谷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调水对库区气候影响不大;对坝址下游临近地区的气温、降水等将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对干旱河谷区的局地气候虽有影响,但很微弱。  相似文献   

7.
三峡工程与三峡库区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它一方面对库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牵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将对三峡库区直至长江领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度提出了实施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方略。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后的丹江口库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丹江口库区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059 gha,库区整体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前相比,库区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减少了2.3%,生态赤字扩大了0.014 gha/cap;根据库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库区生态适度人口为122.8万人。  相似文献   

9.
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及引汉济渭工程的实施将对汉江流域水资源形势产生影响,本文对汉江流域水资源的可供给量、需求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流域实际可供水量和余缺水量.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表明:调水工程实施后,汉江流域上游供水可以满足需水要求,汉江中下游流域将缺水54.81×108m3;全流域将缺水10.41×108m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引汉济渭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甚至整个流域产生缺水性影响.从水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3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距离指数法对汉江流域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并对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受调水及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汉江流域水资源已处于不可承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管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期。施工过程将对声环境、环境空气、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供热管网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网铺设、开挖将可能破坏地表植被。同时,施工产生的临时弃土,若处理不当,将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同时工程拆迁及施工期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以及管线敷设管沟填埋前将对居民出行产生一定影响。结合给水管网建设工程的特点,从施工期分析给水管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工业时代的变革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极端的负面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各种污染。本文针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遥感技术在梯级开发水电站识别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中的应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水电站类型和规模特征,选择合适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以对河流梯级开发水电站进行遥感识别,进而开展河流梯级开发水电站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动态监测;(2)梯级开发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从大坝枢纽区和整个库区两个方面开展分析,大坝枢纽建设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被破坏、区域土壤侵蚀风险增加;对整个库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淹没大量农田、林草、滩地、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移民数量大,水域大幅增加但河流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建筑及道路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3.
公路工程对动植物群的影响及其减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娣 《交通环保》1998,19(1):40-45
公路工程会对自然界动植物和水生物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产生影响的场合.必须考虑到它们的间接作用以及对整个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后果.为保护环境,应当为公路工程选择合适的路线.在工程的规划初期即采取对策,其成本通常最低.如果在工程的后阶段才采取对策.则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建筑影响尤其重要.必须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解决京津等大城市用水困难,水源质量是该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丹江口库区水源地生态环境管理在保障水源地生态环境工作中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丹江口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严峻,水土流失、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等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依靠科学、信息化的生态管理手段,监测水源地库区生态敏感区的环境状况,分析水库生态环境现状,综合治理污染保护库区生态,可以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库区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郑建新 《福建环境》1994,12(4):12-13
水口水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站,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年发电量50亿千瓦小时。南平市是水口水电站最大的库区,移民淹没数及搬迁任务占整个库区的70%,需新建64个移民安置点,移民64532人,建新房220万平方米。 面对如此之大的电站主体工程和库区移民工程,早在电站论证之时就有不少专家提出了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问题。因此,在1987年库区建设伊始,南平市委、市府及库区工作机构库区办就把保护环境,提高移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库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如今,经  相似文献   

16.
杨开华 《环境保护》2014,(23):61-63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长江流域库区环境执法存在执法主体混乱、执法力量薄弱、行政干预过重和库区群众不配合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库区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库区环境法制不健全、库区环境执法人员专业水平低和库区法治基础薄弱等。研究借鉴国外相关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库区环境执法工作的对策措施:建议完善库区环境法制建设;成立国家流域管理委员会及专门的库区环境保护局;设立库区环境保护警察,强化环保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并结合库区实际情况,通过电视、宣传栏、宣传册等多种方式,宣传环保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与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直接关系,同时也涉及整个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库区蓄水后形成的消落带湿地入手,对三峡库区的国土安全、水安全和生物安全等进行分析。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促使消落带湿地的保护及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得以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从污染产生过程 ,结合污染特征 ,分析了非点源污染汇污的各种影响因素 ,及污染物现存总量、变化趋势和环境净化能力、农业生产活动及管理水平、气候和水文条件 ;提出社会经济活动对污染影响显著 ;指出主导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化 ,并存在地域差异。依据以上理由 ,强调了在三峡库区开展基础调查工作和建立污染数据库的必要性 ,为库区农业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总体控制措施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环境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期规划是把丹江口水库作为其水源区 ,建成后预计年均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将达 14 5× 10 8m3 ,为此大坝将增高 14 .5m。工程对该区域环境影响不可避免 ,因此进行该区域的环境评价和预测是必要的。本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 ,分别对该区域水环境、气候和水土流失情况进行了评价和短期预测 ,并得出如下结论 :(1)该区域水环境短期内具有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 ;(2 )气候会向冬暖夏凉逐步转变 ,这种转变对降雨和洪水过程、洪水频率的影响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水土流失程度会在目前的基础上在库区上游有所降低 ,库区下游加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在建设各种大、中型水电站,各种大、中型水库数量也相应增加.水流进入库区后,流速将减缓,因此,库区水体更容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而氮、磷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因素,为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有必要将库区底泥对氮磷的吸收规律进行研究,以便对库区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进行控制,从而防止库区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文章采用实验方法将白鹤滩库区底泥对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吸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底泥中总氮和总磷的吸收规律,为进一步进行白鹤滩库区富营养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