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这门功课,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中,去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数学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然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解决,让数学知识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干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出发,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前提下,营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思考、讨论、猜想、推理、操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以此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在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够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无疑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数学思想的培养及数学方法的转化,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形成数学认知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课上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既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时代给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既是新课标对教学过程提出的要求,又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但意味着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而且是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的一种"再创造"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随着"三通两平台"的逐步落实,电子白板设备为教师和学生处理信息提供了方便,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全面落实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提供了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差。情境化教学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相联系,通过创设形象化直观的教学情境,促进知识由抽象向具体转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是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相吻合的。主要探讨小学数学有效创造教学情境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求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还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发展,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特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最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学生数学能力是多方面的。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就要着重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数学基本能力。一、数学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知识与能力是密切联系的,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都是在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小学生基本数学能力的形成,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地推陈出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这些教学手段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教师应科学利用电教媒体手段,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本质,落实数学思想与方法,优化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形式以及教学目的与小学到高中的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学生高中毕业升入大学学习以后,要面临着各种学习形式的改变,而且只有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这种改变才能够在大学的课堂中学得更多知识。在高职高专的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重视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整体性,重视对一些数学定理的研究和论证,重视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过程以便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而学生在从前的学习过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与生活     
<正>数学是生活中的一份子,离开了生活这个大舞台,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将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充分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只有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习题是对学生学习知识进行巩固的最有效的措施。数学习题可以更好地巩固和深化教学内容,也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掌握、理解和应用。如何做好初中数学习题教学和让学生正确看待初中数学习题解决中的错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腾飞,教育现代化步伐越来越快,教学辅助设施越来越先进,这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这些硬件条件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保障,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落实了数学思想与方法,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数学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兴趣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当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少不了的知识就是数的计算,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应该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算术能力之一,对其以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掌握数的基本运算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技巧,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运算的重要及作用。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意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便学生能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学好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教具的运用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以及自身知识的不足,故而在数学学习中无法形象地理解算术和几何等方面知识,从而导致部分小学生在正值夯实数学基础的年龄无法有效地理解数学概念,获取良好的数学体验。科学有效地运用教学教具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教学知识、几何形体具体化,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生活化就是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分析、挖掘教材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开展数学问题生活化课堂教学。开展数学问题生活化课堂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更能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要求特别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倡导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体作用,逐步培养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要改革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的改革需要,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主动地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效果,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正>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时代,数学知识也逐渐被人们重视和关注,加之与计算机技术的巧妙结合,在社会发展中创造出了很多的价值,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及进步。数学是推动科学生产力的重要知识因素,是人类文化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公民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还能够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形成理想的思维方式及逻辑分析能力。正是因为数学知识拥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在各学科中的地位也比较重要,很多学生才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去努力地探索和学习数学知识。但是学习效果却并不是那么如我们所愿,在数学领域并不是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学校教学活动离不开练习环节,而在学校教育形式中,课堂练习又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同时课堂练习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有效教学手段。通过课堂练习,教师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并且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清楚地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从而帮助教师设计下一步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高效率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正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学生所表现的学习态度、个性品质、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等,都成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这种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体现了教师与学生质性的变化,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