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环境保护》2014,(9):6-9
正要闻4月16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在北京会见美国核管制委员会副主席克里斯汀·斯温尼基。双方就中美核安全合作等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换了意见。李干杰表示,中美双方在核安全审评技术、核安全监管政策及经验反馈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美国核管制委员会在核安全监管以及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出席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科技部长万钢5月9日在华盛顿表示: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但同时两国在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紧缺以及民众对健康的需求、粮食危机等方面面临着共同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中美水源地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徐启新  车越  杨凯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7):487-490,498
以反映中美水源地管理水平的特大型城市上海、纽约为例,对两国水源地同管理体系中的政策法规,保护措施,土地规划使用,污染源控制等项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美水源地保护的技术水平,管理措施,经济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指出我国水源地管理工作在先进技术的应用。面源污染的控制,各方协调,公众参与,宣传教育,经济杠杆等方面均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并对我国水源地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第三届中美能效论坛于6月13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与美国能源部共同举办,北京市政府协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美国能源部代理副部长桑德罗出席论坛开幕式,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到会演讲.论坛全体会议集中讨论了中美两国的能效政策,随后召开了建筑能效、工业能效、节能服务市场化机制、电器和能效标准四个分论坛,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两国在上述领域的成功案例、最佳实践和合作机会.来自中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等300多人参加了论坛.在论坛开幕仪式上,中国环境出版有限责任公司与霍尼韦尔公司等中美双方有关研究机构和企业签署了四份合作协议,解振华、桑德罗等中美高层官员见证了签约过程.  相似文献   

5.
5月8日,中美儿童环保绘画展在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揭摹。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教委、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等领导与美国驻沪总领事馆官员出席了开幕仪式。此次活动是中福会少年宫与美国旧金山市Odyssey学校的对口交流项目之一,受到中美双方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间海洋环境监测交流合作的逐渐增加,需要我们增强对国际海洋环境监测现状和发展的认知。文章对中美两国在海洋环境监测管理、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完善中国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6):F0002-F0002
<正>在发展中节能,在节能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路子天津能源管理培训学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以及上海、山东分别与美方签署合作备忘录本刊讯:中美能效论坛是落实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成果及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能效行动计划的具体举措,论坛每年一次,由两国政府轮流举办,是中美两国能效合作的重要平台。2014年6月11日第五届中美能效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两国节能领域的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等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丹尼尔森出席主论坛并致辞。国家发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立法目的和调整重点、管理体制、调控机制、防治战略、管理措施和实验保障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进行了初步比较,并对完善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制度》(本文简称新会计制度 )的发布 ,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同时也是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重要一步 ,本文对新会计制度带来的若干变化进行了总结 ,以期对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新会计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美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余慧超  王礼茂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0):1837-1846
中美两国均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且双边贸易额巨大。由于两国在基础设施、技术、能源综合效率和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使得中美商品贸易中存在碳排放转移。论文采用投入产出法的思想,结合经济、能源与贸易三系统,建立了基于国际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模型,并分别测算了1997年与2002年中美商品贸易中各相应部门的碳排放转移量。研究表明:①1997年与2002年,基于中美商品贸易的中国部门载碳量分别达到4010.13×104t碳与5056.21×104t碳,依次占中国相应部门载碳总量的6.61%与8.33%;而美国部门载碳量仅为290.65×104t碳与335.61×104t碳,相继仅占美国部门载碳总量的0.53%与0.66%;②1997年与2002年,中美商品贸易的碳转移总量依次达3719.75×104t碳与4719.60×104t碳,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其压延加工业是主要的碳转移部门;③1997年与2002年,通过国际商品贸易,美国分别有相当于其相应部门碳排放总量的6.77%与9.32%的碳被泄露到了中国,中国为美国的碳减排做出了很大的潜在贡献,美国等发达国家应该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有效的气候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援助。  相似文献   

11.
中美环境执法与经济处罚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中美环境执法的制度背景、实施以及经济处罚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中国的环境执法尚有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改善的地方.通过比较,为中国的环境执法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包括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增强环境法律的可执行性,加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监督、协调与执法能力,加强环境执法机构建设和提高违法经济处罚额度等.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环境执法机构和有效的环境法执行机制,取得了很好效果。本文从立法、机构设置、职能分配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对中美环境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旨在借鉴美国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提出完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郑荷花 《环境科技》2006,19(3):60-62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的重要环境法律制度,也可以说是美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核心。在此,对中美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从历史进程、目的、范围和监管等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环境保护局局长科斯特(Douglus M. Costle)率领的美国环境保护代表团于1980年2月访问我国,同以李超伯为团长的中国环境保护代表团进行了会谈,双方签定了《中美环境保护科技合作议定书》,议定书为中美在环境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合作确定了总的原则和方针。  相似文献   

1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7):I0010-I0010
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入选《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清单》。据了解,中美双方计划开展4个智能电网合作项目.中国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位列其中。该工程包括多种分布式电源、1座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和105个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小区等共计12个子项。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本文简称新会计制度)的发布,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同时也是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重要一步,本文对新会计制度带来的若干变化进行了总结,以期对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新会计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赵勤 《世界环境》2000,(1):20-21
环境行政听证是促进环境主管部门权力公正运作,保护环境行管理相对人合法权利的法定和谐。比较中美环境行政听证程序在沿革,体系、具体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探讨完善中国环境行政听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控制灰霾的污染,可借鉴其经验解决我国的灰霾问题。分析了中美控制灰霾的基础条件,中美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污染物控制措施及相关法律标准方面的差异,提出美国控制灰霾措施的实质是废气量和污染物减排,其中污染物减排比较直接,而废气量减排隐藏在能源和产业调整及不同能源的利用方式中,不易被发现,但确是控制灰霾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比较中美两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差异,提出我国控制灰霾的策略;指出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远高于美国,必须采取污染物深度控制技术和减排第二产业中非电行业废气量。通过提出灰霾控制策略,为我国今后灰霾控制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0月份开始,菏泽市在市直8个部门进行会计 委派试点。从市直试点和其它地区的实践情况看,实行会计委派制不仅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 实性和完善性,而且对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规范财经秩序、强化环保财务收支管理、堵塞 财务管理漏洞、深化会计体制改革、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实行会计委派,会计人员的责任感明显增强《环保预算会计制度》同其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不同,专业性、政策性特别强。但是 ,有个别单位真帐假做、假帐真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职 能的发挥。究…  相似文献   

20.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权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美两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特点的分析,将两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背后的权力机制进行了比较,反思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主体权力设置的现状与不足.最后,在总结、归纳中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