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语文科目的一个重要功能,同时也是语文科目人文性的一个直接体现。在初中阶段,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以及情感态度不完善,同时他们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引导,以便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素质,同时实现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就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品读、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运用、学生情感的实践等几个角度入手,探讨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是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培育语文素养。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教学,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把握课文内容有着积极的作用。其实,培养语感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情感教育,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符合社会道德、情感规范的新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让语文教学课堂不仅增长知识,更能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紧扣文本,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语文是学习一切的基础,语言能力的表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修养和社会交际能力。本文就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仅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强调知识的积累,忽视了情感的陶冶。将情感与认知剥离开来,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情感与认知是相辅相成的,情感过程依赖于认知,认知是情感的导向和表达,认知过程需要情感的推动和激励,情感是认知的源泉和动力。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陶冶学生的情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已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但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我们应该将情感陶冶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础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教育心理学》指出:"情绪情感是能否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体验,当客观事物或外部情境符合主体需要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为了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的目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小学语文课本中语言优美、思想情感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变被动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人文学科,其蕴含着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情感,对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情感形成至关重要,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语文教学在塑造着学生的灵魂,培养着学生的人格。语文教学就是要使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将枯燥的说教变得富有情感,因此,语文课堂就是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得有滋有味,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是语文教学高质量、高效率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不仅需要语文教师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具备较高的语文综合素养,还需要学生能够配合教学,积极主动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传授学生知识、师生情感互动、学生潜能挖掘和学生个性塑造的过程。要想实现有效性教学,语文教师就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散。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就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养成,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学科,它的学习和运用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那么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就会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因素。根据心理研究表明:"情感是学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反应。"积极的情感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语文知识,消极情感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自己积极向上的情感进行教学,让学生也得到感染,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只有积极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就包括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一)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多样性小学语文学科教材内容体现了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不仅着眼于掌握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更主要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是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全面增强语文情感教育的魅力,丰富学生的人格素养,健全学生各种情感的必备要素,以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朗读习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写作技巧,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学以致用,将一些书面的语言逐渐变成自己的语言,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朗读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语文积淀着人类文化的精华和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心理,文化的瑰宝。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丰富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语文教材蕴涵道德情感教育,融合审美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要想使语文教学有好的教学质量,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好的效率,就要使语文的课堂教学实现最大化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要实现教授知识的吸收、师生的情感交流、教师智慧的体现和学生个性的塑造。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地乐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要有好的教学理念、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顾及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要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和情感的牵引者。本文着重论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对教学语言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一个过程。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关注提高教学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建设高效语文课堂,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也要运用自身独特的教学内容和优势来塑造学生的人格。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已经同等的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相关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锻炼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语文教学能够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融为一体,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积极耐心的教导、情感感染及促进、榜样示范及实际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