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芦荟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及EDTA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芦荟(Aloe vera L.)盆栽实验,考察了土壤中重金属在芦荟中的分布及施加EDTA对重金属在芦荟中积累影响。由实验结果,芦荟中重金属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d、Cu和Zn的增加量主要积累在叶部,而Pb的增加量主要积累在茎和根部。土壤中Pb的加入促进了芦荟对Cd和Cu的吸收,表明Pb与Cd、Cu在芦荟吸收时具有协同效应。随着土壤中EDTA用量的增加(0~4 mmol/kg),芦荟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增加,其中Cu和Pb的增加较大。在EDTA作用下,芦荟叶部对重金属的迁移增大,其迁移系数Zn>Cd>Cu>Pb。EDTA螯合作用促使芦荟对重金属的吸收。芦荟叶部重金属对Fe的积累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芦荟各部位中重金属对Ca的积累皆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芦荟的活性成分及其在牙膏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芦荟的发源地及古今中外的药用记载,分析了芦荟的活性成份及其药理作用,介绍了在牙膏中的运用及该牙膏的生产工艺,为芦荟牙膏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五种常见装饰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住宅的室内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甲醛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室内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选用橡皮树、虎皮兰、芦荟、吊兰和黄金葛,在密封箱内进行降醛能力的研究。通过测定密封箱内放入植物后甲醛浓度的变化情况,比较所选植物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橡皮树、虎皮兰、吊兰、黄金葛和芦荟均对室内甲醛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净化能力大小依次为:虎皮兰〉黄金葛〉吊兰〉橡皮树〉芦荟。  相似文献   

4.
选用常装饰室内环境的7种盆栽花卉君子兰、菊花、常春藤、秋海棠、吊兰、文竹、芦荟,在相同吸收净化的环境条件下,对其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效果进行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常春藤净化效果最好,净化效率高达93.8%,芦荟次之,文竹最差。  相似文献   

5.
三种植物对UV-B辐射和臭氧污染的电生理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仙人掌、芦荟和假明镜对紫外线UV-B辐射和臭氧胁迫的电生理响应。不同植物在不同胁迫下电生理响应不同,反映了植物对UV-B辐射和臭氧胁迫的敏感程度和耐受性存在差异。对UV-B辐射胁迫的耐受性从弱到强依次为假明镜、芦荟和仙人掌。对臭氧胁迫的耐受性从弱到强依次为仙人掌、假明镜和芦荟。植物电生理的测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对胁迫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可望通过研究植物的电信号响应来筛选监测环境变化的指示生物,还有望用来预测全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求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措施和技术,我们用绿萝、芦荟、常春藤、吊兰、虎尾兰作为材料,用固体吸附热脱附气象色谱法开展一系列的针对性试验。结果表明,这五种植物都能吸收甲醛等挥发性有机气体,但吸收效果有所差异。芦荟对苯系物吸收量最多,效果最好,绿萝则对甲醛吸收效果最好,常春藤的吸收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南方海涂海水灌溉库拉索芦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海南海涂沙滩(非耕地资源)对药用植物库拉索芦荟进行海水灌溉试验,设6种处理,淡、海水配比分别为A1(CK):100∶0;A2:90∶10;A3:75∶25;A4:50∶50;A5:25∶75;A6:0∶100。结果表明:①用一定浓度范围的海水灌溉时,库拉索芦荟苗期返青系数、根的综合生长量等植物生态指标为处理A3>A2>A1,超过一定海水浓度后则递减;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表明,芦荟叶片鲜重、干重A1、A2、A3三种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而根干重A3显著高于A1,A4比A1处理叶片鲜重、干重减产均在20%以内,表明海水灌溉库拉索芦荟是可行的。②海水灌溉明显推迟芦荟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时期,随着海水比例的增加,抽苔期明显推迟。③各种处理海水灌溉的沙滩深度在0~10cm范围内,盐分含量随深度迅速下降,10cm以下下降幅度变缓;经3年的海水灌溉试验,海涂沙滩在未作任何人为调控措施下,0~50cm沙滩含盐量仍在0.3%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针对蓝藻水华问题,选取壳聚糖纤维和芦荟大黄素为原材料,制备了负载芦荟大黄素的壳聚糖纤维(CS-AE纤维).研究了壳聚糖纤维对芦荟大黄素的吸附效果以及复合材料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能力.结果表明,芦荟大黄素可以有效地负载到壳聚糖纤维上,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属于化学吸附.吸附平衡时间为240 min,最适吸附温度为30℃,芦荟大黄素的初始浓度为100mg·L-1时,实际吸附量为19.06 mg·g-1.抑藻实验表明,CS-AE纤维能够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当投加量为0.6 g·L-1时,第12 d的抑藻率可达77.6%.实验期间,处理组中藻细胞膜结构发生改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其中对藻胆蛋白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对叶绿a和类胡萝卜素的抑制率.藻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此外,CS-AE纤维能够有效去除藻毒素.综上推断,CS-AE纤维通过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结构,光合系统,以及...  相似文献   

9.
目前室内装修所造成的最主要的污染物质为甲醛,因此本文选取甲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植物熏蒸方法,选用家庭中常见的5种绿色植物对其进行吸收净化对比试验,考察各种植物对甲醛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在24h内,普通吊兰对甲醛的吸收能力达98.70%,其次依次为虎尾兰95.45%、芦荟83.77%、瓜叶吊兰75.74%,而绿萝对甲醛的吸收效果最不明显,为56.54%,由此得出植物吸收甲醛的能力为:吊兰>虎尾兰>芦荟>瓜叶吊兰>绿萝。该研究对降低室内甲醛浓度、提高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瓜榨汁皮肤晒伤后,可用黄瓜汁敷在疼痛的皮肤上约10分钟,清凉透入皮肤,疼痛自然消减。黄瓜汁水丰富,所含的维生素C能增强皮肤的再生能力,既可补充皮肤失去的水分,又可治疗脱皮现象。芦荟蛋清将芦荟捣烂与蛋清、蜂蜜混合,做成面膜,敷面约15到30分钟后用水清洗,可有效增强皮肤的自我修护和再生能力。西瓜皮加蜂蜜皮肤曝晒后,可用西瓜皮捣汁,搀入蜂蜜做面膜,这样可减轻晒伤皮肤的肿痛和脱皮现象。蜂蜜内的维生素和果糖成分,不仅能滋润美白皮肤,还能杀菌消毒,使皮肤恢复光滑。番茄与奇异果这两种都是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用它们混合的果汁敷面,…  相似文献   

11.
流动注射在线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芦荟中的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PDC/MIBK为萃取系统 ,流动注射在线液 液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荟样品中痕量铅 ,对萃取条件 ,流路参数及共存组分的干扰等均进行了探讨。本法的测定精密度 (RSD)为 3 .74% ,检出限 (3σ)为 3 .2× 1 0 - 1 2 g ,加标回收率为 93 %~ 99%。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从仙人掌、芦荟、砂蒿子等不同植物中筛选出对蓝藻絮凝效果较好、无毒的辣木种子作为蓝藻絮凝剂。实验研究表明Na Cl水溶液浸泡的辣木种子水溶液和PAM(高分子)溶液以1∶2配比时,蓝藻絮凝效果最佳、浊度降低最为明显;对水体pH基本无影响;对水体COD、TN、TP均无明显影响。该技术与人工打捞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地去除蓝藻,最大限度地抑制蓝藻的暴发,如要在洱海水域试验,需有围堰拦截措施阻止水体交换。  相似文献   

13.
陕北水蚀风蚀交错区生物结皮的形成过程与发育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结皮的形成发育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性,荒漠地区的诸多研究结果不能直接推演至黄土高原地区。研究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的形成过程与发育特征,是对全球生物结皮认知的重要补充,也是揭示其生态功能的基础。论文选择陕北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的典型小流域,通过定位动态观察和全面调查测算,探讨生物结皮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①流域内生物结皮经历了由退耕裸地—物理结皮—生物结皮的发育阶段。退耕撂荒的第1 年,物理结皮便迅速形成;第2 年,土表颜色明显变深,藓结皮开始发育。流域内藓结皮占绝对优势,发育稳定后(15 a)覆盖度可达90%。②不同发育年限生物结皮的物种组成及种数差异很大。发育初期(<6 a)发现苔藓植物2 科4 属5 种,其中芦荟藓(Aloina rigida (Hedw.) Limpr.)和短喙芦荟藓(A. brevirostris (Hook. & Grev.) Kindb.)为先锋优势种。发育稳定的生物结皮(15 a)鉴定出苔藓植物2 科8 属13 种。其中,丛藓科占6 属8 种,以对齿藓属(Didymodon)的尖叶对齿藓(D. constrictus (Mitt.) Saito)、黑对齿藓(D. nigrescens (Mitt.) Saito)、硬叶对齿藓尖叶变种(D. rigidulus Headw. var. ditrichoides (Hedw.) Zand.)所占种数最多。不同阶段的藓结皮均有藻类伴生,发育初期(<6 a)的藓结皮中鉴定出藻类植物26 科35 属50 种。③水热同期的雨季是生物结皮形成的关键时期。发育2 a 的生物结皮厚度达到6.3 mm,超过稳定结皮厚度(9.8~11.8 mm)的50%,抗剪强度约30 kPa。发育初期(<6 a),容重无明显变化(1.40~1.43 g·cm-3),发育稳定(15 a)后容重下降到1.0~1.3 g·cm-3。该区生物结皮的形成过程同荒漠区类似,但表现出发育速度快、稳定周期短的特点;藻类、苔藓组成及其优势种[坑形细鞘丝藻(Leptolyngbya foveolara)、尖叶对齿藓]与荒漠区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编号专利名称价格AA911食用仙人掌的快速繁殖方法35元AA912混凝土渗水地砖及其制造方法35元AA914食用菌蘑菇膨化食品制备方法35元AA937废机油生产轻柴油的方法35元AA915香菇松食品及其制造方法35元AA916从活竹竹体采集天然竹汁的方法及专用取汁器35元AA919一种利用白炭黑废渣生产活性炭的方法35元AA920利用电厂液态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工艺方法35元AA922粉煤灰页岩铝矾土综合利用的新方法35元AA923活性壳聚糖的制备工艺35元F1359烟气脱硫净化工艺及装置35元F1379低耗环保气涌水净化处理器35元F1414绿色消毒剂制造工艺35元F1438芦荟速冻饺子及其制造方法35元F1439富硒锌鲜菇营养面及其制作方法35元F1441裸露岩体栽植复绿种植基及复绿方法35元F1442席卷常绿草坪的培植方法35元F1483城市垃圾综合处理方法及其系统35元F1484环保彩色免烧瓦及其制造方法35元F1488环保型喷胶及其工艺方法和用途35元G1627环保节能定型煤35元G1629免烧植物纤维混合材料砖及其制备方法35元G1635一种用粉煤灰生产水泥早强混合材的工艺方法35元G1639将猪皮加...  相似文献   

15.
拥抱清风     
城市可月无雨,不可日无风。其实我对风并无好感。在我的印象中,风总是与凄凉和暴戾连在一起,比如凄风冷雨,又如狂风暴雨。我自小生活在海边,那时城镇只有低矮的楼群,四周空旷,又咸又湿的海风夹着阵阵腥臭呼啸而过,呛得令人作呕。皮肤粘乎乎的,衣服脏兮兮的,浑身的不自在。特别是夏秋季节,台风一个接一个,油毡木板的屋顶掀用了,快成熟的水稻吹倒了,甘蔗连根拔起,蕉树拦腰折断,一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这时的我躲在家里,紧闭门窗,龟缩在墙角瑟瑟打抖,看着与风雨搏斗疲惫归来的父母,满身的泥水,满脸的无奈,我心也湿透了。风呀,我恨死你。孩提的我,心中埋下了这根根。真正让我改变对风看法的是去年的兰州之行。时值9月,应是秋风骤起,落英遍地之时。可在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可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伴随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生存造成了极大威胁。所以,为了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观念,新的模式,也越来越受欢迎,并被不少国家作为战略发展,且付诸实践。实现环境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对环境的保护。只有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才能有效实行,才能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阐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描述了目前环境保护的状态与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建议。这对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董庄村的概况董庄位于河北省景县西南。全村有65户,310人。土地面积1407亩,人均占有耕地4.2亩。 1969年以前,董庄是一个穷困、荒凉的村庄。全村仅有4棵空心柳树,20棵老枣树。盐碱地面积12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2%。正常年景,亩产百斤左右,人均收入不足30元。灾害年,每人只分到一碗小麦。大田庄稼稀稀拉拉,农户年年缺粮少柴。到处是白花花,光秃秃的盐碱地。为改变穷困面貌,村干部带领群众扫碱土,搞深翻,换土,平地,挖排碱沟,花费了很大气力,但对盐碱的改良收效甚少。在七十年代,董庄也曾想用多施化肥的方  相似文献   

18.
《环境工作通讯》2014,(11):M0001-M0001
新环境,水碧天蓝,风调雨顺,是我们的共同梦想。 《新环境》,有主张,求真相。倡导精致阅读,是一本不一样的环境新闻杂志。 我们不求读者数量有多大,只为寻找志同道合的环保人。环保是信念,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信仰。我们相信,关注《新环境》的读者。一定坚守绿色理想,且精神丰富,勤于思考,拒绝平庸。  相似文献   

19.
六月的蓟运河畔,一片金黄。阵阵清风掠过一望无垠的麦海,泛起金灿灿的波浪,拍打着极目的云天。红旗,在呼拉拉地漫卷,好象大海上的片片红帆。麦子熟了。挥镰收割的人民公社社员,望着这丰收的景象,喜上眉梢,想想丰收来之不易,更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是啊,这是英  相似文献   

20.
三三 《环境》2006,(8):39-40
建筑,一首凝固的音乐。 一首用所有的石头和建材筑成的,如雕塑般,如诗歌般,既静态又动感的音乐。 好的艺术是不由亵渎的,更需要读懂它性灵的人。好的建筑更需要仰望,那些思想的碎片、艺术的精华、生活的智慧,藏在片瓦只木中,因为无语,故由人评说。 建筑,代表着一个时代,又常跨越一个时代。它用一个时代的语言和思想来诠释,却在另一个时代得到全新的诠释。每一个时代的评说各有千秋,建筑又白成一格,但千百年过去了,若干个时代变迁了,民族的建筑,却总有一种传承的核心及同质的文化。 犹如一栋栋凝固的音乐史诗,尽管历尽桑田,却独自屹立无言,让历史洗礼。 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注脚……以及更多的仰望。于是,我们期待从仰望建筑开始,解读每一个建筑的心声,通过那个时代的语言,了解我们历史的内核与文化的传承。[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