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河套灌区土壤水和地下水动态变化及水平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究田间土壤水及地下水在不同作物种植区、不同灌期等情况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与水平衡特征,以春小麦、玉米、向日葵为典型作物,在河套灌区选取4块2亩的试验田,于2009年4-11月采集田间土壤及地下水样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地块间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差别主要集中在5-9月的作物生长期.夏灌灌水量不足,土壤含水率呈下降趋势,田间土壤水分变化属于“蒸腾蒸发消耗型”;秋浇期内水量充足,各地块各土层含水率均明显增加,田间土壤水分呈“入渗补给型”.各地块地下水埋深月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由于优先流的存在,地下水对灌溉降水响应快.本文定量研究了区域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灌区水平衡要素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可为灌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清河污灌水质有机化合物污染及对地下水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清河7个测点污灌水质、污灌区17眼地下水井水质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和部分样品定量测定,河水和地下水中分别检出93种和56种有机污染物,地下水中苯并(a)芘、四氯化碳浓度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河水和地下水检出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来源、类别、测井分布分析,小清河污灌已造成了沿岸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污染程度与污灌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河套灌区地下水化学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的重要资源,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探究地下水化学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套灌区永济灌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该区域地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并阐明了地下水化学的形成机制,说明不同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阳离子以Na++K+为主,阴离子分别以Cl-和HCO-3为主,且Na++K+和Cl-离子具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性,是决定地下水盐化的主要因子,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l-Na、 HCO3·Cl·SO4-Na和HCO3-Na型为主;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区地下水可分为4类(A1、 A2和B1、 B2类),其中A1类地下水为高矿化度Cl...  相似文献   

4.
多溴联苯醚在河套农灌区土壤和水体中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BDEs作为一类全球性的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具有疏水性,土壤和沉积物对其有很强的固着能力,被认为很难进入地下水中。文章在河套平原典型的黄河农灌区采集地下水、地表水以及表层土壤样品,利用GC-μECD和GC-MS方法测定发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均检测到PBDEs,且主要为BDE209,其在地下水中含量高达5.3μg/L,而地表水中仅为0.03μg/L,揭示PBDEs存在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对土壤中PBDEs的分析发现,其优势同系物为BDE47、100、183和99,主要富集在地面以下0~5 cm和10~15 cm处,该范围普遍发现农用地膜(PBDEs≤5μg/g)的残留物。此外,研究区主要农作物(玉米、番茄、瓜类、小麦和葵花)中,广泛利用地膜的玉米种植土壤中PBDEs的含量最高,达77.13 ng/g。研究显示,降雨淋滤以及灌溉水入渗作用下,地膜中PBDEs的释放可能是研究区土壤以及地下水中PBDEs不可忽略的重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5.
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类污染物干扰而出现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等现象,这就影响城市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保护力度和综合管控效果.这就应结合多方面因素确定合理治理对策,从而保证城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综合治理效果.文章侧重分析城市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并根据城市各项污染提出合理对策.保证城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对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正在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相关立法机制研究,针对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污染之间紧密地关联,对于如何科学有效地协调土壤以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仍然是当下我国污染治理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从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法律制度和法律责任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就如何协调土壤污染地防治与地下水的防治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华北平原典型剖面地下水三氮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平原地下水氮元素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鲜有报道,本文结合华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从山前平原至中部平原选取两个剖面,四次采集地下水样品并测定三氮含量,调查评价典型剖面上三氮污染状况并深入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典型剖面上地下水的三氮中超标最为严重的是氨氮;三氮总量整体上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硝态氮、氨氮、亚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分布不尽相同,前两者在山前平原的含量高于中部平原;第三者则呈相反趋势;从垂直方向上看,三氮含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而减小。在不同的水井类型中,灌溉井和监测井中三氮的含量普遍较高,而在饮用水井中氨氮污染相对严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8.
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黄容  高明  黎嘉成  徐国鑫  吕盛  罗梅 《环境科学》2018,39(10):4694-4704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通过田间原位试验,设置了无物料还田(CK)、常规化肥(F)、秸秆还田配施100%化肥(100FS)、秸秆还田配施70%化肥(70FS)、秸秆还田配施60%化肥(60FS)、秸秆还田配施50%化肥(50FS),对比分析了在化肥减量的基础上,配施秸秆处理的菜地(莴笋-卷心菜-辣椒轮作)土壤CO_2、CH_4、N_2O动态变化特征及温室效应,研究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菜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O_2、CH_4、N_2O排放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排放高峰主要集中在4~8月,且在施肥灌水后均会出现气体的排放峰.秸秆与化肥配施较常规施肥(F)处理提高了土壤N_2O排放量,累积排放量及其排放系数,其中100FS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辣椒季的累积排放通量明显高于莴笋季和卷心菜季,高达60.76 kg·hm~(-2)(P0.05),N_2O的排放系数(以N_2O-N/N计)为0.138 kg·kg-1,而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较100FS处理可以降低氮肥的N_2O排放系数.与对照CK和F处理相比,70FS处理降低了土壤CO_2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量,分别为55.28~1 831.62 mg·(m2·h)-1和7 502.13~25 988.55 kg·hm~(-2),而其他秸秆与化肥配施处理均增加了CO_2累积排放通量,尤其是60FS和50FS处理.对土壤CH_4排放而言,辣椒季的排放波动较大,除CK外,各处理的土壤CH_4累积排放量多为负值,表现为大气中CH_4汇;秸秆与化肥减量30%~50%配施处理均降低了辣椒季的土壤CH_4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通量,而100FS处理提高了CH_4排放量和累积排放通量.与CK和F处理相比,除70FS外,100FS、60FS和50FS均显著提高了GWP.总体上,从温室气体排放角度,在常规化肥施用的基础上减量30%再与秸秆配施可以降低土壤CO_2和CH_4排放,缓解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而对土壤N_2O减排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焦化厂土壤和地下水中PAHs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煤炭为原料的焦化厂是环境中PAHs的主要人为污染源. 针对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优先控制的16种PAHs,对苏南某生产历史长达16 a、面积为44.58×104 m2的焦化厂土壤样品中的w(PAHs)以及地下水样品中的ρ(PAHs)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PAHs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除二苯并[a,h]蒽外,其他15种PAHs均被检出;w(2~3环PAHs)平均值占w(∑PAHs)平均值的92.6%,明显高于w(4~6环PAHs). 地下水中只检出强亲水性的萘、二氢苊、苊、芴、菲、蒽等6种低环PAHs,但未迁移至厂外. 厂区内土壤和地下水中PAHs污染均具有典型的区域分布特征,并且均为化厂车间最严重. 土壤防污性能的差异使PAHs在3.0 m黏土层〔Ky(垂向渗透系数)=1.28×10-8 cm/s〕中富集. 高环PAHs主要与有机质结合以固相迁移,因w(TOC)随深度增加而下降,部分高w(高环PAHs)点位土壤有机质吸附过饱和,未被吸附的高环PAHs向深层迁移至5.0 m含水层顶板,但因强疏水性未进入7.0 m含水层. 强亲水性低环PAHs以溶解态迁移进入含水层,但因地下水流动缓慢(流速为3.71×10-6 cm/s),PAHs污染区仅集中在化厂车间及其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还少有钢铁企业生产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影响的翔实资料,难以回答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污染影响可能很大.而钢铁企业搬迁后厂区原有土地的规划利用、新建钢铁企业地下水的影响评价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且日益受到关注.实际环评中,严格按导则要求进行一级评价,进行大量的实测和模式计算的项目也并不多,大多删繁就简,得出可行的结论.一个大型联合钢铁企业翔实的土壤和地下水调查数据和一新建钢铁项目的环评实例,或可给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结果.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间大水漫灌和高温闷棚是普遍的土壤处理措施,该过程灌水多、温度高,对氮素循环影响大.为了探明休闲期间土壤管理对氮素保持与损失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揭示夏季休闲期间大水漫灌、高温闷棚对不同灌溉施肥模式(滴灌、漫灌)和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处理(单施有机肥、有机肥配施小麦秸秆、有机肥配施玉米秸秆)土壤可溶性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作物收获后,滴灌和漫灌各处理平均w(矿质氮)分别为103.9和68.6 mg/kg,大水漫灌使滴灌0~30 cm土层w(矿质氮)显著降低30%,漫灌w(矿质氮)变化不大.日光温室夏季休闲期w(SON)(SON为可溶性有机氮)为16.3~69.1 mg/kg,SON相对含量为15%~48%.大水漫灌使滴灌和漫灌w(SON)分别显著增加2.9和2.5倍;高温闷棚使滴灌和漫灌w(SON)显著降低107.1和72.4 kg/hm2,降幅分别为41%和34%,同时w(矿质氮)分别显著增加117.9和126.7 kg/hm2,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分别为1.7和1.8 mg/(kg·d).与单施有机肥相比,长期有机肥配施玉米或小麦秸秆可显著增加滴灌w(矿质氮),但对w(SON)无影响.综上,休闲期间的土壤管理对土壤表层氮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其中大水漫灌容易造成滴灌残留氮素的大量损失,而随后的高温闷棚加速了SON的矿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长期平衡施肥和秸秆覆盖对紫色土坡耕地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垫江县长期农田氮磷流失监测点为研究样地,设置3个处理:常规模式(CK)、平衡施肥模式(M1)和平衡施肥+秸秆覆盖模式(M2),每个处理各设3个重复,共建立9个小区(长7 m×宽3 m),并于2018、2019和2020年采集土样,研究不同处理下碳(C)、氮(N)、磷(P)和钾(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8年不同处理之间K含量差异显著,大小顺序为:CK>M2>M1;2019年不同处理之间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含量差异显著,表现为:M1>M2>CK;其他养分含量在同一年份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年份间各处理的土壤C和N含量差异不显著.2018年各处理中K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年份,其中,2018年的CK、M1和M2分别比2019年和2020年高78.26%和98.79%,19.13%和35.4%,54.49%和41.76%.P含量在CK和M2处理中均随着年份增大而减小,且2018年分别比2019年高20.29%和10.67%,比2020年高39.68%和17.33%.各处理不同年份间速效钾(AK)含量无显著差异,而NO3--N和NH4+-N和速效磷(AP)含量差异显著,且均在2020年最高.土壤C :P、C :K、N :P、N :K和P :K在不同年份间都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土壤C :K、N :K和AN :AP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在不同施肥模式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C与N及P与K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土壤C :K与C :P、N :K、N :P和P :K之间,N :K与C :P、P :K和N :P之间,N :P与C :P之间都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土壤P与C :K和N :K之间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土壤NO3--N与NH4+-N、AN :AP和AN :AK之间,NH4+-N与AN :AP和AN :AK之间,AP与AK和AP :AK之间,AN :AP与AN :AK之间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平衡施肥+秸秆覆盖是紫色土坡耕地较为适宜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氮对地下水的污染预测模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翔  刘兆昌  朱琨 《环境科学》1991,12(6):8-11
本文利用分段模拟试验法,研究氮在土壤中的行为及其污染地下水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污染的氮预测模型,并用现场试验监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模型预测表明:产生地下水氮污染的主要因子是硝酸根,而反硝化过程是土壤去除硝酸根的主要途径.因此,保持一定厚度的厌氧土层以利于反硝化作用是防止产生土壤和地下水氮污染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三氮”污染来源及其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杜新强  方敏  冶雪艳 《环境科学》2018,39(11):5266-5275
地下水"三氮"污染来源的识别研究对污染控制与修复有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地下水"三氮"污染来源(大气氮沉降、土壤天然有机氮矿化、地表径流氮输入、人类活动氮排放等)及其在我国的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国际上常用的"三氮"污染来源识别方法,包括水化学方法、统计学相关方法、区域氮平衡法、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及一些新型示踪方法.指出由于"三氮"污染来源的多样性及污染形成机制的复杂性,单一识别方法在应用中均有较明显的局限性,目前主流识别手段为稳定同位素示踪法与多种识别方法相综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新型示踪方法的开拓、定量识别方法的优化,污染源识别与迁移转化机制、地下水补排条件、地下水-地表水转化关系等研究相结合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5.
张婷婷  陈书涛  王君  王朝辉  胡正华 《环境科学》2019,40(10):4718-4724
为研究增温和秸秆施用对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设置随机区组试验,试验设置空白(CK)、增温(WA)、秸秆施用(SA)和增温及秸秆施用(WS)这4种处理.分别在大豆生长季和冬小麦生长季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并采用Illumina Hi Seq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无论是大豆季还是冬小麦田,不同增温及秸秆施用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无显著(P 0. 05)差异,大豆季增温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P 0. 01)高于对照,且大豆季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极显著(P 0. 001)高于冬小麦田.大豆季各处理间土壤细菌纲、目、科和属水平上的类群均无显著(P 0. 05)差异,冬小麦季不同处理间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大豆季CK与WA、SA处理最具优势的芽单胞菌目(Gemmatimonadales)、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的细菌比例之间均存在显著(P 0. 05)差异,冬小麦季CK与WA处理最具优势的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的细菌比例之间存在显著(P 0. 05)差异.大豆季增温处理的物种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最小,冬小麦季增温及秸秆施用处理的物种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最大.大豆季土壤细菌α多样性指标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之间存在极显著(P 0. 001)的相关关系,而冬小麦季这些指标之间则不存在类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水文期河水与河岸带地下水的水量补给关系,以及河水中的氮污染物对河岸带近岸地下水水质的影响,选取了安徽省宿州市杨庄乡的奎河断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末端元混合模型、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河水、上游潜水等补给源对近岸含水层的ρ(NH4+-N)和ρ(NO3--N)的影响,并构建河岸带地下水氮浓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平水期至丰水期期间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水始终补给河岸带地下水,其中,河水对潜水层及弱承压层的补给率分别为10.87%~49.74%和0~19.78%.②空间分布上,ρ(NH4+-N)和ρ(NO3--N)均表现为河水>近岸潜水>近岸弱承压水,且在地下水中均呈现由河流向两岸递减的关系.③近岸潜水层与弱承压层的ρ(NH4+-N)均随着河水和上游潜水ρ(NH4+-N)贡献量的增加而升高,近岸潜水层的ρ(NO3--N)随着河水和上游潜水ρ(NH4+-N)贡献量的增加而升高.④相比于ρ(NO3--N),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更能准确地预测近岸潜水层与弱承压层ρ(NH4+-N)在ORP、ρ(DO)、河水ρ(NH4+-N)贡献量,以及上游潜水ρ(NH4+-N)和ρ(NO3--N)贡献量综合影响下的变化趋势.研究显示,河水与上游潜水的线性混合是造成河岸带地下水氮污染的重要途径,河流氮污染防治措施将为河岸带地下水水质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水热因子对生物炭和秸秆添加的响应,采用LI-8100 土壤碳通量测量仪(LI-COR,Lincoln,USA)测定了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2.25 t·hm-2生物炭-C(T1)、常规施肥+2.25 t·hm-2秸秆-C(T2)、常规施肥+1.125 t·hm-2生物炭-C+...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渭北旱塬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田土壤活性有机碳(LOC)、 碳库管理指数(CMI)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进行定位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了3个水平秸秆覆盖量处理:4 500 kg/hm2(S1)、 9 000 kg/hm2(S2)和13 500 kg/hm2(S3)。结果表明,0~20 cm土层,与CK相比,S1、 S2和S3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分别提高5.08%、 14.12%和28.03%(P<0.05);活性有机碳(LOC)分别显著提高19.20%、 44.02%和23.50%(P<0.05);碳库管理指数(CMI)分别显著提高20.94%、 46.86%和50.21%(P<0.05)。春玉米产量分别与LOC和CMI显著相关(P<0.05),而与TOC则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LOC和CMI较TOC更能灵敏、 客观地反映渭北旱塬不同量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且秸秆覆盖量以9 00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长,水环境中的氨氮污染问题也已成为水环境治理的关注焦点.文章分别从源头削减和末端治理两个层面介绍了中国工业、农业、城镇生活源氨氮减排的技术的发展,氨氮减排技术为氨氮污染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有效的技术和理论支撑;从政策体制方面介绍了氨氮减排现状和要求,对氨氮减排技术及氨氮减排体制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展望,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氨氮减排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未来氨氮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会进一步向智能化、精细化发展,氨氮减排技术在减排体制中体现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