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六磊塘2005~2012年间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和全年的水质达标情况,计算了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得到了水质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六磊塘水质呈现改善趋势,水质整体呈现轻到中度污染;枯水期水质污染最重,丰水期和平水期水质污染相对较轻;各主要污染物中,氨氮的污染负荷最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污染负荷最小。研究结果为六磊塘的地表水质监测和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镇江老城区降雨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地表径流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水体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镇江老城区地表径流污染特征,2010年7月到8月对镇江老城区的城市客厅、江滨新村以及南门夜市这3个汇水区域在不同降雨强度下的地表径流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3个汇水区域地表径流水质COD、NH3-N、SS均超出国家地表水环境V类标准,其中南门夜市(商业区)污染最为严重;从降雨-径流过程污染物浓度历时变化看,各个水质参数均呈现一定的初始冲刷现象,初期雨水污染浓度极高,随降雨历时的延长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干期长度与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水质参数COD、NH3-N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是土壤污染防治和管理的重要依据。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构建了包含10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际、中国、地方、行业标准及相关研究基础对指标进行标准化赋值,建立了各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体系。以天津某石化产业集聚区为例进行了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域2009年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0.59,属警戒状态;处于较差状态的一级指标主要有污染物排放强度(0.48)、综合潜在生态污染指数(0.66)、人体健康风险指数(0.2)、管理水平(0.36)。这表明土壤环境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污染物排放,尤其是有机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风险,镉、汞、砷、铅需重点管控;土壤污染的响应措施效果一般,是未来提升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典型内河港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内河港区为对象,选取港区内船舶、作业机械、运输车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计算方法,结合保有量、活动水平、燃油品质等基础信息计算了该港区在2013年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分析了其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在内河港区及周边水域,船舶排放的SO2占比超过80%;其他污染因子方面,船舶排放占比32%~47%,作业机械排放占比36% ~ 48%,运输车辆排放占比10% ~32%.在内河港区及其周边水域,船舶及港区作业机械的排放均有突出污染贡献.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表径流面源污染已经成为阻碍河湖水质达标的重要因素。选取道路、绿地和屋面3种下垫面,在武汉市开展地表径流面源污染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降雨初期,道路下垫面COD可达115.3 mg/L,NH3—N最高为4.12 mg/L,TP为0.55 mg/L,峰值都出现在降雨开始后的20 min。屋面径流污染物浓度与道路相似,绿地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速率远低于道路和屋面,说明绿地对污染物浓度同样具有削峰的作用。汛期污染物浓度均值高于非汛期,是因为汛期具有小时内降雨量大的特点。南湖流域内地表径流污染高于墨水湖,主要是受建设强度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预测非正常排污事故对水环境的影响,应用Mike21FM二维水质模型软件对长江蕲春段沿江排污口正常和非正常排污情况下的污染物迁移扩散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事故中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非正常排污事故发生后,排污口下游约68 km2的水域面积会受到影响,对该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大。预测结果量化了污染事故在各时段的影响范围及影响强度,并明确了事故发生时的重点保护对象为排污口下游10.4 km处的蕲州镇饮用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曝气技术(A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曝气法(Air Sparging,AS)凭借其高效、原位的优势已经成为治理土壤、地下水有机污染的重要技术,其修复机理是将加压空气注入到饱和含水层以下,有机污染物通过相间传质作用(溶解、挥发、解吸、生物降解等)转化为挥发性污染物,并随气流迁移至包气带,再由其他抽气装置收集到地表气体处理设备。本文总结了AS技术在理论模型、曝气性能影响因素(气体流型、曝气影响半径)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归纳了气体流型的发展过程以及测量曝气影响半径的常见方法。地下水曝气法在国外地下水、土壤有机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理论研究方面也比较成熟。文章比较了AS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认为目前该技术应朝着综合的方向发展,以提高污染物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8.
某办公场所采用独立新风换气系统,通风情况良好,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各污染物指标中仍占重要地位。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室内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等级,办公场所室内空气质量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水力旋流器在暴雨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是一项新技术。通过分析镇江市城市暴雨径流,发现城市地表降雨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COD与SS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控制SS可以有效减少COD的排放量。通过实验室模拟降雨初期雨水,并利用水力旋流器去除其固态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率均在70%以上,可有效地控制暴雨径流中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10.
企业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取化工企业和金属采选与冶炼企业各4家,测定其周边土壤砷、镉、汞、铬和铅5个重金属含量,与其对照点相比,并进行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化工企业周边土壤无重金属超标点位,未出现累积现象;而在金属企业周边重金属污染物有累积趋势,在4个金属企业周边监测点镉和汞均较对照点高,2个金属企业分别有60%和80%的点位镉轻微超标,1个企业全部监测点位砷轻微超标,这3个企业综合污染评价为轻度污染。相对化工企业而言,金属冶炼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更加重要。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受自然成土因素影响,同时也受企业排放污染物类别和排放量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和多元统计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市农村地区浅层地下水2015年11月的水质数据(30眼地下水监测井,15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评估了对当地农村人口造成的健康风险,探索污染物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识别对应污染源。结果表明:30眼监测井的Cr6+、Pb、Cd、Hg、As指标均满足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但有29眼监测井存在超标因子,浅层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均大于可接受风险水平(1×10-6),浅层地下水不适宜直接饮用;监测井可以划分为A组、B组、C组,A组水体受到原生地质污染、营养污染和盐类污染的共同影响,B组受有机污染、盐类污染影响,C组受原生地质污染、盐类污染、营养污染、有机污染的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灌区及配套工程顺利实施,受退水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应该优先考虑并引起足够重视。按照存在生活供水的灌区工程应遵循的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增水不增污、增水减污等原则,受退水区的水环境质量应作为工程实施效果的主要指标。本文对已有的灌区工程涉及的地表水监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了灌区主要纳污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现状。为进一步分析灌区各类退水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针对灌区工程范围内不同的灌溉控制单元,分析其主要退水的类型、水量和水质,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来源和占比。寻找重点污染源和主要水污染问题,提出各类退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方向、任务和主要建议,对灌区及配套工程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延安市安塞县境内杏子河中游主河道水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石油类污染物对上覆水体的二次污染规律。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沉积物中石油污染物达到释放平衡的时间为16~18 d,上覆水体二次污染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2.8 mg/L和3.5 mg/L;通过释放前后沉积物的石油含量对比发现,沉积物表层10 cm厚度对水体的污染贡献最大,是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的主要源头。根据沉积物组分分析,杏子河沉积物中共检测出11种烷烃,7种多环芳烃。通过释放前后峰面积比较发现,碳原子数在12和17之间的烷烃容易进入水体,成为杏子河石油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杏子河多环芳烃污染的主要组份是苊、芴、异丙基萘、菲、蒽、苯并[a]芘。  相似文献   

14.
辽东湾入海污染物调查及海域水质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辽东湾入海污染源、污染物总量及近海海域水质调查、监测,并对其水质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估。其污染物主要来自沿海各城市排入近海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入海河流携带污染物,海水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残留饵料、排泄物等以及沿海港口码头的作业船舶和海上航行作业的机动船等泄漏、倾废;氮、磷营养盐过度排放导致赤潮频繁发生,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水质有机污染严重致使海产养殖病害,生物物种减少;重金属、人工合成的难降解的有机物等有害有毒的污染物沉积近岸海底,对近海水质安全形成威胁。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工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比较严重,其TSP,PM10,PM2.5,SO2,NOx和CO的排放量均占北京市固定污染源排放量的54%以上,煤烟型污染是工业污染的主要部分,占源污染物排放量比面源大,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和冶金行业,污染源主要分布在城八区中的外四区,特别是工业比较集中的石景山地区和朝阳区,工业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中细颗粒物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6.
温度在300~1 100℃时,由程序控温电加热水平陶瓷管反应器在N_2气氛和模拟烟气气氛下,试验研究了水蒸气对乙烷(C_2H_6)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影响。在不同温度和模拟烟气中C_2H_6的化学计量比条件下测试了NO的还原效率,讨论了水蒸气对NO还原效率的影响。对反应后铁样品的组分和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水蒸气参与了金属铁的氧化反应,而C_2H_6参与了Fe2O3的还原反应,它们的共同作用影响了铁表面的微观结构和组分的变化,从而影响了NO的还原效率。在N_2气氛中,700℃以上时水蒸气降低了C_2H_6还原NO的效率。当C_2H_6的量一定时,随着水蒸气的增加,NO的还原效率有一定的增大。有水蒸气、800℃以下时,不使用C_2H_6时的NO还原效率低于有C_2H_6时,而在800℃以上时高于有C_2H_6时的NO还原效率。在N_2氛围和含有水蒸气条件下,800℃以下时C_2H_6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要高于相同条件下甲烷(CH4)的效率;800℃以上时C_2H_6/CH4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效率的差距逐渐减少。在模拟烟气、800℃以上、富燃料条件下,水蒸气和SO_2对C_2H_6在金属铁表面还原NO的影响较小,可忽略。在模拟烟气(O_2体积分数2.0%、CO_2体积分数16.8%、NO体积分数0.05%、H_2O体积分数7%、SO_2体积分数0.02%、N_2配平)、900℃以上、富燃料条件下,如空气过量系数SR1=0.7时,C_2H_6还原NO的效率超过90%。在富氧条件下,水蒸气使NO的还原效率显著提高,如在模拟烟气(O_2体积分数2.0%、CO_2体积分数16.8%、NO体积分数0.05%、N_2配平)中,当SR1=1.2、1 000℃时,体积分数7%的水蒸气使NO的还原效率增加了27.6%。  相似文献   

17.
选取北京师范大学监测点于2015年1月进行PM_(2.5)样品采集,应用离子色谱仪(IC)分析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采用WRF-CAMx-PSAT模型系统对采样时段PM_(2.5)及典型离子的区域来源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采样期间(2015年1月2—20日)与重污染过程(2015年1月13—15日)北京PM_(2.5)质量浓度分别为(105.9±72.6)μg/m~3和(232.2±80.2)μg/m~3,PM_(2.5)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浓度分别为(47.4±39.8)μg/m~3和(120.7±23.3)μg/m~3,分别占PM_(2.5)的44.2%和53.9%。SO_4~(2-)、NO_3~-和NH_4~+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组分,非重污染过程和重污染过程这3种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之和分别占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的80.5%和89.3%。模拟结果显示,本地源排放是北京市PM_(2.5)、SO_4~(2-)、NO_3~-、NH_4~+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为81.4%、79.5%、58.1%、95.3%,北京周边源排放对PM_(2.5)贡献率较大的有保定、天津、张家口、唐山,这4市占北京周边省市排放源贡献率的72.0%。  相似文献   

18.
在调查燕山石化废水排放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污染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燕山石化废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基本可实现达标排放;废水主要污染源是辅助装置及生活污水,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是化工一厂和炼油厂;主要污染物外排口是东沙河外排口;首要控制的污染物为COD,与国家“十一五”总量控制指标相同.  相似文献   

19.
丁坝对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影响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度平均的水流和污染物迁移扩散的通用微分方程为控制方程建立数学模型。设置上游丁坝,模拟分析丁坝长度占河宽的不同比例(10%、20%、40%)以及污水口在坝前2m的位置条件下,丁坝对水流流场及污染物迁移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丁坝长度达到河宽的40%的时候,污染带的宽度最大,而出口端面污染物浓度较低。通过设置合理的丁坝长度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沿程污染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计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将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归纳为七大问题,即: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覆盖面积减少、草原退化、自然灾害加剧、空气污染和酸雨、水污染和缺水。以统计数据为依据,从7个方面展现了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遭受破坏的程度。扼要说明了由灾害和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介绍了中国政府就治理污染、防止生态环境破坏的环境保护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