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城市土地使用的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城市土地使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之间的关系,从城市土地使用的角度系统地提出了保护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实现紧凑式发展是必然趋势。土地要素作为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探究城市交通紧凑式发展如何影响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对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基于2005—2019年中国东部地区84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分别构建城市交通紧凑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城市交通紧凑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最后通过建立空间误差模型探究交通紧凑式发展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并解析了不同交通因子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差异化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9年东部地区城市交通紧凑度整体不断提升,且区域差距呈逐渐缩小之势。(2)研究期内东部地区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且利用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效率值由2005年的0.393提升到2018年的0.618;2019年受政府环境规制影响效率值又下降为0.398。(3)空间计量结果表明,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紧凑式发展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且交通可达性因子的影响力最强,公交系统效率因子居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子...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效应视角下分析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为优化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基于2003~ 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座城市空间面板数据,综合应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时空格局特征进行刻画和识别,通过构建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及其偏微分分解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呈现持续上升特征,城际差异呈现持续扩大化特征,并伴随着极化现象.(2)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并非随机状态,而是存在显著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局域空间格局以HH和LL为主,以LH和HL为辅.(3)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会带动邻近城市土地开发强度.(4)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第二产业、城市交通和房地产投资对本地城市具有正向直接效应;经济发展、人口城镇化、第二产业对邻近城市具有负向溢出效应,城市交通对邻近城市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据此,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考虑城际之间空间溢出效应,发挥城际之间合作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传统发展模式发思后的理性回归,是一种将社会发展从单纯经济增长拓展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绿色交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环保交通,其核心是交通的通达、有序,参与交通个体的安全、舒适,同时尽可能少的消耗能源、产生污染。绿色交通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交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交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本文以深圳市为例,从交通设施、居民出行、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几方面分析了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7年深圳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从优化公众出行结构、推广绿色交通工具、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对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需求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我国城市的特点,提出了制定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并对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总体结构和总体配置,以及实施步骤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国外"棕地再开发"土地利用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棕地再开发是当代西方国家重要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之一。本文界定了棕地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其成因及棕地再开发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广阔前景。并将棕地再开发与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如紧凑城市和理性增长,及城市用地改造策略如旧城更新和工业区置换进行了比较与区分,指出它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利用方面的优势。接着论述了棕地再开发策略在美国、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实践情况,对其再利用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归纳,这些国家制定与实施了不少环境与经济方面的宏观计划与实施细则,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注入、税收减免、交通引导、保险保障、基建投资等途径大力支持和引导棕地再开发。最后明确了在我国实施棕地再开发策略的优势,认为要遵循“政府宏观调控、企业市场运作”的原则,推进土地循环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国内私家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导致城市社会成本的快速增加,使得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管理矛盾加剧。随着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私家车带来的社会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城市规模对于私家车外部成本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从城市土地资源、交通出行效率、交通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方面,分析私家车的外部成本,选取了国内27个城市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建立了计量模型,探讨了私家车外部成本与城市规模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来探索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地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特性入手,结合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讨了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级差地租理论出发,分析了影响城市土地等级的各种因素,结合数学模型,建立了一种划分城市土地等级的方法体系。并应用这种方法对胶州市市中区进行了土地分等定级,为土地有偿使用和城市规划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所辖区城市土地利用为研究对象,采用2012年土地、资金、劳动力投入及GDP产出的截面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2 R模型,对研究对象2012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尚未达到最优,土地投入量仍有冗余;主城区规模收益达到最优,郊区及郊县的土地规模可适当扩大;大部分区县用地结构效益未达到最优,集约用地应以用地结构优化为主;土地的资本投入效率高,而建设用地使用的集约程度尚有提高潜力。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依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06年,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和方式不同;(2)不同城市,苏南、苏中和苏北之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和地域差异,其中,省会南京最高,苏北的宿迁最低。最后,对造成这种时空差异的现象从区域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等方面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变化系统仿真模拟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研究的重要内容,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现有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多针对单一的城市区域展开,无法解释城市群地区,城市一体化战略指导下城市交互作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运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综合考虑经济、人口、城市化、政策等主要人文因素,并将城市交互作用因素引入SD,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构建土地利用变化系统SD模型,运用1997~2006年的历史数据进行检验,并对武汉城市圈2010~2020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SD模型是有效的,两种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差异性,说明城市交互作用是除经济、人口城市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外,土地利用变化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入手,依据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原则,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构建了一个具有三级层次结构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06年,江苏省13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和方式不同;(2)不同城市,苏南、苏中和苏北之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和地域差异,其中,省会南京最高,苏北的宿迁最低。最后,对造成这种时空差异的现象从区域经济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等方面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并提出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部3省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时空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识别区域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特征与模式,是推进可持续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与管理、助力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从人口承载、生产与消费、公共服务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建设用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探究了2000~2014年期间我国中部3省多尺度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特征与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中部3省城市建设用地人口承载、生产与消费、公共服务和综合功能总体呈改善趋势,但演化过程复杂;(2)不同尺度尤其是城市群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特征差异明显。沿长江和城市群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强度高,但城市群地区空间异质性较强;(3)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以复合型演化模式为主,演化格局复杂。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功能演化模式类型最多,且局部地区呈衰退型演化格局;城市建设用地生产与消费、公共服务功能和综合功能演化模式类型相对较少,且大多集中连片分布,武汉城市建设用地综合功能加速改善型演化特征显著。如何深入探究城市建设用地功能演化模式形成机理,并系统制定多级城市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策略,是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中国梦"等战略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重庆市作为长江中上游特大型城市,工业发达,经济快速发展,市区热岛效应明显,但是很少对其研究。以2007年Landsat5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单窗算法对重庆市城市地表温度进行反演,并进行城市地面亮温等级划分,在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NDVI等方面对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和空间格局分布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城区热岛现象显著,且分布不均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热岛效应影响不同;城市地面亮温与NDVI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最后结合重庆市的特殊地形,提出了以下解决城市热岛效应的对策:加强城市规划,调整城市结构;构建最佳绿化结构,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控制工厂废气排放量。  相似文献   

17.
秦淮河流域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及其演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四期遥感TM数据和GIS技术,通过分析20年秦淮河流域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及其演化机制,为流域综合管理和模拟提供重要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增长显示阶段性和空间的不均匀性,增长拐点发生在1994年和2000年,空间上表现出增长“热极”与“热带”;②城镇用地增长阶段性是经济社会过程及驱动因子演化阶段的反映,回归分析显示城镇用地增长与城镇人口、经济总量及开发区发展相关系数高,这归于1992年开发区创建、投资增加与2000年撤县设区驱动的结果;③城镇用地增长格局变化是社会经济物质载体演化的体现,1992年后开发区成为城镇用地增长首要来源,2000年后东山新市区与大学城成为其增长核心和新形式,机场与高速公路网强化对城镇用地的空间导向。研究结果较客观地刻画了城市化格局与过程的演化规律,参数应用与数据精度的提高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从城市土地的投入和产出角度,对全国30个省会城市的城市用地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国30个城市(包括直辖市和部分省会城市),仅上海、杭州、广州和昆明等4个城市为DEA有效城市,即在现有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下,投入产出达到最佳状态,其余26个城市为非DEA有效城市;(2)南京和哈尔滨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的发展阶段,上海、杭州、广州和昆明处于规模效益不变的发展阶段,其余24个城市都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发展阶段;(3)30个省会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且城市土地利用普遍不集约;最后对如何提高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复杂而迅速,采用定量模型对此地域的时空格局进行模拟,在土地规划领域有重大意义。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首先采用DPSIR模型对大城市边缘区的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服务设施用地、绿地等进行驱动力机制的定性分析,得出每种用地相应的驱动力、压力和状态;进而采用CLUE S模型,通过用地变化驱动力因子作用权重系数的求解,模拟时段内各类用地的需求分析与用地变化的动态分配过程,对边缘区的用地演变进行模拟;最后通过用地现状图对模拟用地进行验证,模拟结果基本拟合。在模拟的基础之上,设定了两种大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的情景模式,即不作任何空间约束的用地演变和进行可持续发展约束的用地演变,有针对性地提出该区域的发展需要重点保护水体和自然风景区。其方法及成果可为大城市边缘区制定发展管理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南阳市为例,基于3 746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GIS、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析了我国中部城市居民通勤碳排放的空间分异特征,重点研究了居住地和工作地中小尺度土地利用因子对通勤碳排放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内生变量中,通勤距离和通勤方式均是影响居民通勤碳排放的显著因素;在外生变量中,工作地的道路密度和商业用地占比、居住地的人口密度与通勤碳排放呈显著正相关,公交线路数量、居住地的土地利用混合度、工作地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占比与通勤碳排放呈显著负相关。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优化调控和低碳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他同类地区城市土地利用低碳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