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海岩 《劳动保护》2001,(4):42-44
二、防护手套的分类标记代号(一)防护手套的分类标记防护手套按防护性能分类 ,分类标记及其含义如下 :L———表示劳动防护手套□———防护性能 ,用两个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手套材质 ,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手套质量等级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注 :个别手套的材质或性能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可能引起重复时 ,改用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二)防护手套的分类标记示例质量为二级品的橡胶绝缘手套 :L-JY-X -2质量为一级品的塑料耐酸碱手套 :L-SJ-S-1质量为三级品的人造毛皮防寒手套 :L-FH -P-3(三)分类标记代号…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建立GYS—300系统的原理图及其主要装置特性。还阐述了高压容器对水射流系统动态压力特性影响的试验及其结果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地选配高压容器,可使往复式增压器高压水射流系统获得良好的动态工作特性,并使所研制的水射流系统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智能化计算机辅助工业事故分析系统的设计,讨论它的设计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执行技术(如推理方式,推理方向,与规则的建立),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知识库中的事实与规则进行推理求解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分析原因,提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PLGS(PresureLiquefiedGasSimulator)仿真程序的结果,定性分析了外焰加热条件下液化气储罐爆裂的原因。即储罐内压力在安全阀打开后的上升,储罐壁内的热应力及高温引起储罐壁材料的软化。  相似文献   

5.
尤安 《劳动保护》2001,(8):16-18
体系的模式基于国际石油工业勘探和开发(E&P)论坛的HSE指南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行业标准SY/T6276-1997,并考虑到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涉及的主要要素的兼容性 ,在经过石油、炼化企业广泛试点的基础上 ,历经两年的时间 ,我们制订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HSE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国石油集团HSE管理体系是中国石油集团全面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有利于推进和维护企业文化 ,是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和可持…  相似文献   

6.
外焰加热条件下液化气储罐爆炸原因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PLGS(PressureLiquefledGasSimultor)仿真程序的结果,定性分析了外焰加热条件下液化气储罐爆裂的原因,即储罐内压力在安全阀打开后的上升,储罐壁内的热应力及高温引起储罐壁材料的软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射流技术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1名称与性质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射流技术专委会,其英文名称为SpecialCommitteeforWaterJetTechnology,其英文缩写为SCWJT,是水射流科学技术工作者依...  相似文献   

8.
白木  周洁 《安全与健康》2001,(12):40-43
国际海事组织(IMD)大会在1979年的第十一次会议上,考虑了海上遇险和安全通信的议案;并做出决定,为保障海上人命安全,改善海上遇险和安全无线电通信,与搜救协调组织相结合,建立一个采用最新技术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因此,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the Global Meritime Distress andSafety System,缩写为 GMDSS)是用于遇险、安全和救助行动的综合通信系统。 一、GMDSS的功能和海区划分 GMDSS的基本概念是岸上的搜寻当局以及遇险船舶和遇险人员附近的其它船舶…  相似文献   

9.
AsimplemethodforpredictingofmasburningratesincompartmentfiresYangLizhongFanWeichengJiangFenghui(StateKeyLabofFireScience,USTC...  相似文献   

10.
基体改进技术在劳动卫生监测中的应用冯慧,管斌,周青,王晓玮,梅莉华,邓明镇(安徽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合肥23002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基于分析技术日趋完善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有了很大提高,其优良的分析性能,在劳动卫生检...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安全生产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笔者首先指出“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宏观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 ;进而对“安全生产运行机制”概念及其构架进行了论述 ;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运行机制应包括 5个方面的子机制 :“国家监督 ,部门责任 ,企业自律 ,职工维权 ,中介服务” ;最后对每一个子机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核事故引发的应急任务往往需要集成多个部门应急资源和能力来协同响应。这些海量核应急信息、知识汇聚于网络,其固有异构性限制了跨部门核应急集成的能力。为解决此问题,基于语义X列表理论提出核应急集成框架;以“事件-任务-资源”为主线构建本体结构列表和集成推理规则;给出假定核事故场景和资源、任务信息,搭建S-BOX模型和响应决策推理实验,验证了本方法可有效表达异构核应急信息与知识,实现按需集成。  相似文献   

13.
王自龙  蒋勇 《火灾科学》2020,29(4):253-260
为确定化工园区突发事故的应急资源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推理的化工园区应急资源需求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基于案例推理的模型构建;(2)化工园区事故的案例描述;(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案例适应。最后,以石化园区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资源需求预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实时地对化工园区应急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为化工园区的应急资源储备和配置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学习贯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阐述了学习体会和实际应用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比较分析现有各种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证据推理的安全性评估方法。在评估过程中,首先确定评价因素集及相应的权重和评价等级及评价等级效用值,然后利用解析算法进行证据的合成,并根据方案最终效用值到各评语等级效用值之间距离的大小确定评价等级。最后,将该方法运用于某客运索道安全评估,得出客运索道安全性评价为较好,并通过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进一步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对建筑安全事故历史案例经验的利用,提高建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如何利用智能化技术制定事故应急措施进行研究。将规则推理引入案例推理中,建立了建筑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推理模型。通过计算综合相似度,在案例库中检索出相似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关键属性运用规则推理对相似案例的应急措施进行适用性修改。计算特征属性权重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传统粗糙集方法进行改进,对冗余属性提出了灰色重要度的概念,避免了冗余属性权重为0的情况。选取基坑事故案例对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安全事故应急措施推理模型具有普遍适用性,可应用于事故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7.
提出将改进的BP神经网络应用于森林防火专家系统的不确定性推理中,其良好的自学习和泛化能力,可以解决基于可信度规则的知识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导致的规则激增,推理速度缓慢的问题。该方法将不确定的知识用可信度区间表示,通过知识编码,设计并训练BP网络,最后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可以自动学习专家的典型经验,并且能将之准确的推广,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确定和典型样本的选取决定了准确精度。在实际的专家系统不确定推理应用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商业综合体火灾扑救效率,在分析描述情景结构组成的基础上,设计了商业综合体火灾情景分层网络模型,将复杂的商业综合体火灾化为层次清晰的模型。引入了模糊规则推理理论,分析了商业综合体火灾情景构建的流程,运用模糊推理理论的合成推理规则方法对商业综合体火灾进行情景规则的推理建立,并构建火灾情景发展网络链路图,实现火灾情景状态发展可视化。  相似文献   

19.
安全系统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了系统工程在安全领域中应用的情况,并指出国内使用的名词“安全系统工程”与“系统安全工程”在含义上是有区别的,认为在安全领域中应制定名词统一标准。文章还讨论了安全系统工程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CBR和RBR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辅助决策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事故呈现多发态势,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辅助决策专家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种使用简便、结果可靠的环境应急决策手段,可以提高环境事故应急处置的成功率。目前辅助决策专家系统多基于CBR或RBR推理模式,介绍了两种推理模式的优缺点,研究了如何将二者联合使用构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辅助决策专家系统。利用CBR推理模式得到与用户输入条件相近的案例,用户可参考案例中应急处置部分内容指导应急处置,同时利用RBR推理模式得到与用户输入条件相近的化学品MSDS信息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步骤以供用户参考,上述三部分内容共同构成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南以供用户参考,提高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