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2005—2014年我国部分煤矿事故致因,选取煤矿员工个体、组织管理、群体、领导、环境5个方面,对人的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结合灰色系统理论,衡量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同人因事故的作用程度,以辨清其内在动态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车滩煤矿为例,选取了影响煤矿伤亡事故的11种因素,并分别以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为参考数例,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为掌握事故发生规律及进行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Elman神经网络的煤矿事故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事故频繁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针对煤矿事故的特点,根据我国1998~2007年煤矿事故数据,将灰色预测模型GM(1,1)与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结合,建立煤矿事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灰色Elman神经网络模型优于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符合煤矿事故的特点。由此可对煤矿事故进行科学的预测与分析,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煤矿人因事故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煤矿人因失误事故致因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出相关的关键影响因素,运用灰色系统关联理论,根据国家安监局近十年煤矿事故统计数据,对煤矿人因失误事故影响类型进行了分析。以煤矿事故发生起数和事故死亡人数作为参考指标,计算和分析行为失误致因、个人违章、组织管理失误等十项主要与煤矿人因事故相关的灰色关联度,进而推算出这些因素的灰色关联序,确定出导致煤矿人因失误事故的关键因素,最终得到煤矿人因事故与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化分析结果。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煤矿人因失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很好地说明人因失误与各关键影响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对煤矿人因事故主致因机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煤矿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安全流变理论及其在煤矿事故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提出了“安全流变理论”,分析了事物“安全流变”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基础 ,描述了煤矿事故的安全流变特性 ,同时指出煤矿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可以用“安全流变理论”进行解释 ,进而说明“安全流变理论”是符合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以车滩煤矿为例,选取了影响煤矿伤亡事故的11种因素,并分别以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为参考数例,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为掌握事故发生规律及进行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无量纲化和分辨系数的应用使得邓氏灰色关联度法在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结果上缺乏合理性,基于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种灰色关联度的改进方法.这种方法将邓氏灰色关联度法与新灰色关联度法相融合,并引入了动态分辨系数减少了邓氏灰色关联度法的误差,将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用于煤矿本质安全评价,准确评价了各矿在本质安全的表现,为各矿提出分类整改建议,有助于本质安全型煤矿的发展,同时完善了煤矿本质安全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8.
徐晶晶 《安全与健康》2023,(3):60-64+69
文章为有效研究煤矿不安全动作,将煤矿事故起因可能涉及的人员分为一线员工、中基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三类,以40起煤矿事故为样本,统计了三类人员的不安全动作和频次,并采用灰色—熵权评估模型计算了三类人员不安全动作的综合关联度,得出三类人员的关键不安全动作,为事故预防和安全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保障,煤矿事故预测是煤矿安全评价和决策的基础。结合灰色SCGM(1,1)_c预测模型和马尔可夫链理论的优点,根据煤矿生产的特殊条件,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链的SCGM(1,1)_c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灰色SCGM(1,1)_c预测模型对我国1990—2010年的煤矿事故百万t死亡率进行初次预测,然后根据初次预测结果,利用残差模型对SCGM(1,1)_c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修正。最后在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SCGM(1,1)_c模型对我国2011—2013年煤矿事故百万t死亡率进行了预测,并对两种模型的预测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尔可夫SCGM(1,1)_c预测模型既能揭示煤矿事故百万t死亡率变化的总体趋势,又能克服随机波动性数据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继续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健全和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建立非煤矿山安全许可制度,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健全责任制,提高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总体水平。2006年全区非煤矿山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10%,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起数比2005年下降20%,杜绝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相似文献   

11.
安全投资与安全效益的预测及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建立了安全投资与事故损失预测模型.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安全投资与安全效益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并利用这2个模型对某石化公司的安全分项投资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初步确定该企业安全投资中各分项投资与事故损失的预测值.确定了该企业安全投资中各分项投资与效益的相关程度,找出了安全投资结构中与效益关联度最大的因素,并优先将其作为安全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安全投入的重视程度,在明确煤矿企业安全投入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相关统计资料从实证和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安全投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投入能够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为煤矿企业创造效益;能够预防煤矿事故并降低事故损失,最终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水平。煤矿企业应该在保证安全投入充足的同时,注重基础性安全投入与提高性安全投入的有效结合,并保证安全投入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安全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事故指标的性质和作用,识别影响事故系统的经济社会因素,构建事故控制指标预测的多变量灰色方法模型。引入事故折减系数对政策干预成效进行量化表征,并构建事故折减系数的预测模型,得到基于安全改善的绩效指标。结合事故指标历史数据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多变量灰色模型在事故指标趋势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致灾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煤炭的安全开采,还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和谐稳定.煤矿安全工作是党和政府管理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我国煤矿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随后介绍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结合我国煤矿事故的特点运用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对一起煤矿事故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提高煤矿安全监管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杨长瑞  于威  王磊 《安全》2013,34(3):9-10,13
本文根据安全系统工程中事故树原理,利用事故树分析手段,对煤矿水灾事故资料进行了逻辑分析,从中找出煤矿水灾事故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并对其结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以便掌握煤矿水灾事故的原因、规律,为防范煤矿水灾事故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煤矿管理者能直观便捷的掌握事故的相关信息,事先掌握煤矿安全状态的优良,利用B/S模式和灰色预测理论,针对煤矿事故统计数据,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并分析验证灰色预测模型应用于煤矿事故预测的可靠性.最后,以c语言为基础编程语言,利用Visual Studio2010和SQL server 2008软件设计和开发了煤矿事故预测模块,实现了煤矿事故在线管理与预测功能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17.
不管是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原因的理论分析来看,还是从实证分析来看,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事故频发倾向是导致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为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弱化人的事故频发倾向,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职能模块入手,结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求,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系统,辅之以生产工具管理、生产环境管理与生产技术创新等,以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事故中“安全流变-突变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安全流变- 突变论”是安全科学理论的一个新内容。通过用此理论,对煤矿几类典型的事故分析和综合,进一步认识事故发生、发展以及结束的机理,获得与事故密切联系的几个关键状态点,由这些状态点可以预测、预报事故。  相似文献   

19.
煤矿危险源风险预警与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结合煤矿人-机-环境特点和不同煤矿事故的发生机理,对煤矿危险源风险预警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危险源的煤矿风险预警与控制的一般流程,给出煤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监控和预警的方法,为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分析国内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讨论煤矿本质安全的内涵。探讨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致因与根源,指出人的行为安全是我国煤矿本质安全的主要特征。通过研究我国煤矿事故的控制管理,选择事故率作为我国煤矿本质安全判别的参考标准;分析我国煤矿生产的现状与差异,提出了对我国煤矿的本质安全性进行分类判别的思想;从深入开展煤矿安全管理理论研究、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立法、建立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和有效组织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实现煤矿本质安全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